作者:史遇春
——刘裕刺客沐谦不杀司马楚之
事主司马楚之是谁?
司马楚之(公元390年~公元464年),字德秀,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
晋宗室,晋宣帝(司马懿)四弟司马馗八世孙。
北魏[(公元386年~公元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大臣。
父司马荣期,晋安帝(司马德宗)任为梁、益二州刺史,为参军杨承祖所杀;司马楚之年十七,送父丧还归丹阳郡;时值刘裕(即南朝宋武帝)诛杀晋宗室大臣,司马楚之逃亡于汝、颍之间。
山阳公奚斤(北魏将领、官员。)攻城略地至河南,司马楚之遣使请降,遂被北魏拜为使持节、征南将军、荆州刺史。
后大破(刘)宋军于长社,以散骑常侍征召还朝,封琅琊王。
又从征凉州,平定仇池而还。
拜假节、侍中、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云中镇大将、朔州刺史,王爵如故。
司马楚之在边二十余年,以清俭著闻。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和平五年(公元464年)薨逝,年七十五,褒赠征南大将军、扬州刺史,谥号贞王,陪葬金陵。
据《魏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五》中的《司马楚之》记载:
司马楚之少时,英气勃发,能够折节对待士人。
他曾与司马顺明、司马道恭等聚集武装力量。之所以如此行事,大概是为了应对时局之变吧!
等到刘裕自立为帝后,司马楚之就制定计划,展开报复。
他收集士卒,据守长社。
当时,投奔司马楚之的士卒有一万多人。
得知士卒集结于司马楚之跟前,刘裕深为惧怕。
为了消除司马楚之对自己构成的威胁,刘裕就派遣刺客沐谦,前去刺杀司马楚之。
沐谦混到司马楚之身边之后,司马楚之并不清楚沐谦的真实身份。
故而,司马楚之对待沐谦,就如同对待身边的其他人一样,周到而友好。
沐谦在司马楚之身边,也很得司马楚之的照料与关爱。
为了完成刘裕派遣的刺杀任务,沐谦在得到司马楚之的信任之后,有一天晚上,他谎称自己生病。
沐谦有此举动,是因为他已经在心里推演过了。
沐谦估摸着:
根据司马楚之的为人与处事方式,在知道自己生病之后,他一定会前来探望;自己便可乘此机会,刺杀司马楚之。
当日,司马楚之听说沐谦生病之后,果不其然,他亲自携带了汤药,前去探望慰问沐谦。
等到司马楚之真正站在沐谦的跟前时,沐谦却被司马楚之深深地感动了。
结果,沐谦从席子底下拿出藏匿的匕首,对司马楚之以实相告:
“将军您现在的实力,深为刘裕所忌惮,但愿您不要轻率从事,先以保全性命为先!”
司马楚听后,叹气道:
“若真如您所言,刘裕要对我下手,即使我有所防范,肯定也很难做到十分周全、恐怕也会有所闪失。”
沐谦听司马楚之这么一说,就下定决心,请求委身侍奉,以贴身保护。
司马楚之的推诚信物,能够深得士人之心,其行止,大致都是这样的。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刘裕。
刘裕(公元363年~公元422年),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
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一世孙。
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
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公元420年~公元422年在位)。
刘裕自幼家贫,志向远大,不拘小节。
因孝敬继母而被世人称颂。
初为北府军将领。
自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始,刘裕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消灭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
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史称刘宋或南朝宋。
执政期间,刘裕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废除苛法,亲自听讼,振兴教育,策试诸州郡秀才,举善旌贤,并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
刘裕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较大贡献,并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被明李贽誉为“定乱代兴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语出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宋武帝,自是南朝第一帝也。”]之称。
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刘裕计划出征北魏,结果还未来得及出兵,就病逝了,终年五十九。
庙号高祖,谥号武皇帝,葬于初宁陵。
著有《兵法要略》一卷,今佚。
(本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