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四姐妹》听后感

继续听樊登读书,每次听都有收获。今天继续听李老师的提升魅力值的女性。

01 陆英:着眼身边人,为子女搭建最初的人际关系

张家四姐妹的母亲陆英很早就去世了,但陆英对于几个孩子的影响却是十分深远的。

四姐妹母亲 陆英

陆英结婚十六年,怀了十四胎,生下了九个孩子,似乎一直在忙着怀孕。

其实,陆英短暂的人生不止于此,她为几个孩子搭建了她们最初的人际关系圈。

辛亥革命之后的几年,国内局势一直不稳定。陆英觉得,现有的生活环境不适合子女的成长,于是和丈夫张武龄商量,决定举家搬迁。

这时的陆英已经是七个孩子的母亲,她怀着身孕,拉上保姆一起,挨家挨户耐心地看房子,最终选定苏州九如巷的一幢房子。

其实在搬到苏州之前,他们还搬过一次家,是从合肥搬到上海,但上海的房子一出门就是大街,陆英认为环境过于嘈杂:一来不安全,二来不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才又从上海搬到苏州。

陆英对子女们成长环境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古时候的“孟母三迁”。

搬到苏州之后的生活,虽然家里书香气息浓郁,但这种文化氛围只停留在子女和父母身上是不够的。毕竟有九个孩子,夫妻俩精力有限,没办法手把手、一对一地管教每一个孩子。

陆英开始考虑,孩子们平时和谁相处的时间最长呢?是保姆,他们也把保姆称为“干干”。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从小照顾他们长大的干干。

陆英对于人际关系的认识首先就跟别人不一样,她觉得最重要的不是给孩子们请多好的老师,而是孩子们朝夕相处的人和环境。

于是陆英下定决心,要把家里的保姆们培养起来。怎么培养呢?她做了三件事——

首先,陆英对家里的每一个保姆都很了解,她深知每个人的长处和才能,然后让她们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陆英的欣赏和认可,让保姆们就有了最基本的自信,她们的学习欲望就一天比一天强。

随后,陆英在保姆中发起了“扫盲运动”。在陆英的带领下,张家上上下下的保姆们都接受到了基础教育。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里,孩子们当然也会耳濡目染,更加努力地学习。而且,受了教育之后的保姆们对孩子们也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

陆英做的第三件事就更厉害了。她在去世之前,从自己的私房钱里分给九个孩子的保姆每人两百块大洋。一来,是为了感谢这些年保姆们对孩子的付出;二来,有了这些钱,保姆们就不愁生计了,她们就能留在张家继续保护孩子们,为他们争取利益。

经过陆英十几年的培养和管理,他们家的保姆已经不是普通人家的保姆了。第一,她们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能够对孩子们起到监督和促进作用;第二,她们和四姐妹之间建立起了真正的亲情和信任。

张武龄:为子女搭建第二层人际关系圈

陆英去世之后,培养子女的重任就到了她的丈夫张武龄的身上。

四姐妹父亲 张武龄

张武龄意识到了子女教育的紧迫性。于是做了三件事——

首先是学昆曲。

张武龄生平最反感的就是赌博,看到孩子们在玩类似于赌博的骨牌游戏,他很不高兴。

怎么才能给孩子们培养一个比较高级的爱好呢?于是他想了个办法,他跟女儿们说:只要你们以后不玩骨牌,我就让你们学昆曲,等以后能上台唱戏了,我就给你们做漂亮衣服。

几个姐妹一听,顿时就有了兴趣。从这以后,张武龄聘请了最好的昆曲老师来家里教女儿们唱戏。

在张武龄的悉心培养下,张家的几个女儿很快就成了昆曲小明星,而且一生都和昆曲有着不解之缘:张元和成了著名的昆曲作曲家,而且嫁给了昆曲名家顾传玠;张允和担任过北京昆曲研习社的组长;张充和在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也都教授过昆曲。

第二件事是办了一所女子中学。

为什么要自己办学呢?因为孩子们的祖母还是一个比较传统守旧的人,她不希望几个女孩子出去抛头露面。中国人讲究孝道,张武龄只好顺着母亲的想法。但孩子们长大了,总不能一直不去学校上学啊。

于是,张武龄萌发了自己办学校的想法。

为了办好这个学校,张武龄拼尽了所有的社会资源。他和当时的教育家蔡元培、蒋梦麟结成朋友,还请了很多名师,比如大作家叶圣陶当年就在他的学校里教过书。

张家的四姐妹在整个中学期间,都接受了最好的西式教育,而且还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第三件事是鼓励孩子们开办家族社团。

在苏州九如巷时期,四姐妹组成了一个“水社”,紧接着,几个弟弟也组了一个社团“九如社”。

四姐妹的“水社”还创办了自己的杂志,名字就叫《水》,里面刊登一些文艺作品和社会评论。从组稿、投稿、编辑,到印刷、装订,都是姐妹们一起齐心协力完成的。

这本杂志后来还成了张家孩子们内部联系的纽带,相当于书信的功能。后来新中国成立之后,张家四姐妹分散在了各地,这份杂志就停刊了。但到了1996年,四姐妹又团圆了,于是她们把这份杂志重新办了起来,一直办到了今天。

张武龄没有把女儿们往社交名媛的方向培养,而是着力培养几个女儿的爱好和学业。通过昆曲、办学、办家族社团这三件事,为四姐妹打通了她们的第二层人际关系圈。

在这一层人际关系圈当中,四个姐妹逐渐明确了今后的事业方向,还结识了志趣相投的伴侣。

这个时候的张武龄,根本不担心女儿们的婚事,不仅从来不逼婚,还谢绝了上门提亲的朋友和亲戚。到后来保姆们也明白了张武龄的一片苦心,也帮助拦那些上门介绍对象的人。

四姐妹的三层人际关系圈

对于张家的四个姐妹来说,父母给她们搭建的两层人际关系圈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且受用终身。

有了父母打下的基础,她们逐渐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第三层人际关系圈。这第三层人际关系就是围绕在她们身边的各类文化精英和艺术爱好者。

拿四妹张充和来说。

她被北大破格录取,读了两年书,后来生病没有继续往下读。虽然没毕业,但她的才华已经有口皆碑。

张充和二十六岁时,重庆政府给了她一份工作。那时候,教育部新成立了一个部门,叫礼乐馆,蒋介石命令教育部集合一批专家,协助他制定礼乐。张充和凭借深厚的戏曲和古典诗词功底,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在工作期间,张充和认识了很多艺术爱好者,包括商人、工程师、小说家、官员,等等。

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名人,叫沈尹默,他对张充和的影响不亚于张充和的父母。

沈尹默是学者,也是一位有名的书法家。张充和认识沈尹默之后,马上向他请教书法,并决定拜他为师。

在沈尹默的指导下,加上张充和本身有一定功底,所以进步很快。张充和还特别勤奋,她每天早上至少练字三个小时,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她临去世之前,可以说是坚持了一辈子。

而且,书法确实也是张充和后半辈子的主要工作。她和傅汉思结婚之后,去了美国,在耶鲁大学美术学院,张充和教的就是“中国书法”这门课,一教就是几十年。

张充和 楷书《酒德颂》

说到这里,我们就能总结出来,围绕在张家四姐妹身边的人际关系大致能分成三环——

第一环是张家自家的兄弟姐妹,以及他们身边的保姆们。

在四姐妹上学之前,保姆们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不仅提供最贴心的照顾,还起到了监督学习的作用。

四姐妹从事的都是和爱好有很大关联的职业,像是文学、历史、书法,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最核心的部分。越到后来她们的个人价值就越高,就能接触到更多专家和名人。

第二环是张家的女婿们。

大女儿张元和,受父亲的影响一生痴迷昆曲,三十岁时嫁给昆曲名家顾传玠。

二女儿张允和,在父亲开办的中学里认识了周有光,周有光后来成了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

三女儿张兆和,自己本身是一名作家,曾经写过一本很有名的小说《湖畔》,还担任过《人民文学》的编辑,后来她嫁给了同样是作家的沈从文。

四女儿张充和精通古诗、国学、昆曲、书法,最后她嫁给了著名汉学家傅汉思。

第三环是围绕在张家四姐妹和张家女婿身边的整个精英文化圈,包括商人、工程师、高级官员,等等。

1946年,张家四姐妹、六兄弟,顾传玠、周有光、沈从文三连襟与周晓平、沈龙朱、沈虎雏在上海合影。

这三环人际关系是环环相扣的,它们随着四姐妹的成长逐步扩大、升级。这里面有张武龄和陆英的智慧,也有四姐妹本身的努力。

张家在选择和维护人际关系方面,是不是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呢?

首先,重要的人际关系可能看上去极为普通,可能就是你身边最频繁接触的人,比如你每天都要打交道的同事、邻居,等等。

其次,想要维护受益一生的人际关系,不能靠单方面的崇拜和主动,而是需要互相影响、彼此成就。

最后,千万不要抱着“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的心态,认为只有最顶尖的人才值得去结交。人际关系需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拓展,就像张家四姐妹,从一个圈层再到另一个圈层。

总结

四姐妹之所以能在同时代大多数女性中间脱颖而出,离不开她们的父亲张武龄创造的家庭氛围和教育模式,也离不开她们自身的性格和努力。

围绕在四姐妹身边的三环人际关系,这三环人际关系随着四姐妹的成长逐步扩大、逐步升级。这里面有她们的父母——张武龄和陆英的智慧,也有四姐妹自身的努力。

每天进步一点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合肥四姐妹》听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