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个幸福的方法:乐观,可以学得会?

悲观者只见到机会后面的问题,乐观者却看见问题后面的机会。

——惠特尼

1.

中国有句古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么乐观是天生的,还是也可以后天习得呢?

心理学家发现,人的性格虽然很大部分取决于遗传基因,但是后天的培育同样重要。

马丁·塞利格曼,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发现,“习得性无助”,“习得性乐观”,后者说明乐观也是可以后天习得的。

2.

1967年塞利格曼在研究动物时无意中发现“习得性无助”。

经典实验:把狗关在笼子里,实验人员听到响声,就对狗进行电击,被关在笼子里的狗逃避不了电击,只能忍受痛苦。多次实验后,即使在电击前,先把笼子打开,听到响声,狗就倒在地上开始呻吟、颤抖。

其实没有电击,狗也不逃走了, 此时的狗经过多次失败后,认为做什么都是徒劳的了。狗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放弃了努力,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一个人老受挫折,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开始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最后放弃努力,成为一个习得性无助的人。从长远来看,习得性无助对自身的危害很大,等于把自己的命运完全交给了不受控的外部环境。

3.

一天,塞利格曼在花园里除草,5岁的女儿在旁边乱蹦乱跳,这让他很不耐烦,忍不住对女儿大发脾气。女儿说对他:“从三岁开始我每天都抱怨,现在我五岁了,我决定不再抱怨了,这对我来说很难,但是如果我能停止抱怨,你能停止发脾气吗?”

这一刻,塞利格曼惊呆了,他反思过去的自己一直是一个抱怨者, 那一刻他决定改变自己。

赛利格曼选取包括抑郁症患者在内的年轻人,教授他们乐观的技巧,一年半后实验组的抑郁症患者相较控制组减少了10%, 这证明乐观是可以后天习得的。

赛利格曼通过研究乐观的人,发现解释问题与面对挫折时所采取的归因方式,决定了一个人是悲观者还是乐观者。

《伊索寓言》中有一个故事:一只饥饿的狐狸路过葡萄园时,发现架子上挂着许多葡萄,垂涎三尺,可自己怎么也摘不到。就在很失望的时候,狐狸突然笑道:“那些葡萄没有长熟,还是酸溜溜的。”于是转身高高兴兴地走了。狐狸没有吃到葡萄,还是肚子空空,但一句自我安慰的话让它摆脱了沮丧,变得快乐起来。

这个故事启示:对于同一件事,同样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结论就会不同,心情也会不一样。

4.

习得性乐观就是习惯用乐观的心态来看待问题。

塞利格曼总结习得性乐观的两条法则:

1、人们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解释时,对好的事情做持久的、普遍的和个人的归因;

2、人们对已发生的坏事情做短暂的、具体的和外在的归因。

这种对事件的解释方式是后天习得的,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将悲观的归因方式转向乐观的归因方式,这就是习得乐观的基本内容,尽量用正面的字眼表达你的心情。

举例:

小孩考试没考好,乐观的人会想,只是这次准备不充分,下次改进就好(特定归因、短暂归因)。悲观的人会想,真是笨死了,总是考不好(普遍归因、持久归因)。

5.

如何才能培育习得性乐观的心理,学会用正面思维做选择:

1、“ABC模式”

A (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件,可以是任何负面的事件;

C(Consenquence)——代表负面事件的后果;

B(Belief)——代表负面事件发生时内心自动化的悲观想法、解释。

习得性乐观的第一步是找出ABC 之间的联系,觉察到自己不同的信念B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C。

对不好的事件合理归因。

比如说:

A、在酒店遇到态度不好的服务员;

B、意识到可能只是她累了/专门给你脸色看;

C、心平气和/大发脾气。不同的归因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局。

2、常怀感恩之心

每天躺在床上睡觉的时候,回想自己的一天,有哪些事情值得感恩?想三件值得感恩的事情,为什么?

3、近朱者赤

经常靠近乐观积极的人,感染积极乐观的情绪,而不是跟人扎堆抱怨,说人长短。

4.赏识他人

多发现别人的优点,而不是紧盯别人的不足,在交流中经常赞赏他人,自己也会得到欢乐,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6.

乐观的人通常对自己有更高的预期,并坚信自己能达到这个预期,为了达到预期,他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于是实现预期的概率也更大。

因此乐观的人比悲观的人通常更容易获得美好的人生,自然也就更容易获得幸福感。

乐观是温暖的太阳,能照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变得温暖而滋润。

乐观不是一种性格,而是一种习惯,人人都可以学得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101个幸福的方法:乐观,可以学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