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教观学苑开学典礼开示

净土教观学苑  开学典礼开示

今天是我们净土教观学苑的开学典礼。学人代表整个净土教观学苑的工作团队,来跟诸位报告我们创办净土教观学苑的宗旨。我想诸位看到这个标题,首先看到的是“净土”两个字。“净土”就是我们心中一定有佛的功德,因为它是佛力加被的法门。所以听到净土,就知道我们是要提起佛号的。那为什么在念佛的过程当中,要加一个教观呢?因为,假设没有智慧的观照,没有智慧的引导,我们的佛号很难到达净土。一般人的佛号,他的活动范围,只有在三界活动,所以一般人的念佛,很难超越三界。如果我们很深入地去了解历代净土宗的祖师,我们会发觉,在净土宗祖师的开示当中,尤其是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他明显地把念佛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善念式的念佛,一个是善根式的念佛。我们刚开始接触净土,主要的内心世界就是一种信仰,我们相信阿弥陀佛的功德无所不在,相信阿弥陀佛他一定可以救拔我们,所以我们愿意在我们心中把佛号提起来。但这个佛号它完全靠信仰的支持,这个佛号很难坚固、很难究竟圆满,这种念佛——善念式的念佛,它只会在我们生命当中创造一种安乐的功德。所以,我们应该从一种善念式的念佛慢慢慢慢地提升到一种善根式的念佛。你必须有一个根。佛法只要讲到“根”,那就是一种智慧的觉悟,对真理的观照。我们透过智慧的观照,就可以把这个佛号的力量完全表达出来,而能够究竟地解脱——所谓的临终正念往生西方。所以,我们今天创办“净土教观学苑”,其实是希望帮助所有念佛的人。我们希望你能够从一种善念式的念佛,而提升到一种善根式的念佛。这个过程我们会有三年的时间来做一个教育。今天我们利用开学典礼,简单地说明一下。请大家看净土教观学苑的《修学纲要》,我们先看第一个,因地的修学,再看果地的功德。先看因地。在净土宗,当我们提起佛号的时候,我们生命当中会出现两种力量:一个是佛陀的加持力,一个是我们心灵的开创力,佛力跟心力的交互作用。我们先看佛力。我们要有佛力的加持,一定得有个所缘境。我们想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谁代表阿弥陀佛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音声,因为它最容易进入到我们的世界,音声跟我们的关系最为直接,而观想、观像,相对就复杂。所以当我们提起一个音声时,要能够达到佛力的加被,必须有专注力跟相续力两种力量出现。一般人很容易做到专注,说:一句弥陀念、诵、听。当你提起佛号,念从心起;然后你创造一个音声,声从口出;第三个你把它听回去。所以当你听得到你的声音的时候,阿弥陀佛的光明,在你心中已经出现了。那么这个时候你背后的力量,是什么支持你的佛号呢?信仰,一种信仰。但是,这种信仰很难抗拒我们无始的妄想,所以我们刚开始在心中,只能够创造点状的佛号,就是念念佛、打打妄想,打打妄想、你还念念佛。在妄想的隙缝当中创造佛号,因为你没办法抗拒妄想。你只有趁你没有打妄想的时候,提起佛号,你不能跟妄想直接抗拒,没办法!因为你念佛的时间是今生才开始栽培,而你的妄想是打了无量劫,是熟境界。所以我们刚开始的念佛,必须在佛堂、必须在没有人干扰你、没有人刺激你的时候,你在佛堂当中把冷气打开,心平气和,然后提起佛号。刚开始是在没有敌人的状态中去提起佛号,这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可以再进步,可以从专注力而提升到一种相续的力量,让你这种点状的佛号,变成片状的佛号;从心于佛号专一安住,提升到心于佛号相续安住。这个时候就不是只有信仰而已了,信仰的力量已经不够创造一种相续的佛号了,你就必须有一种智慧的观照了。你的佛号跟你的心理水平是有关系的。你心理素质不够,你是创造不好坚定的佛号的!因为你的佛号是谁在念呢?不是嘴巴念佛啊!是那个明了的心在推动佛号,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才会变成不可思议!所以你如果要提升你的佛号水平,你必须要提升你心理的素质,因为佛号是你的心在忆念,是能念的心、是那个明了的心在念佛,不是嘴巴念佛。 净土教观学苑开学典礼开示_第1张图片我们怎么样提升我们的心理素质,让佛号更坚定呢?当然必须有历代祖师的传承。这当中善导大师讲得最简单,就是修皈依。你不是只有信仰而已,你必须要通身靠倒!我们必须观想,自己是生死罪障凡夫,无量劫来常没常流转,没有出离的力量。第一个,你要观照: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一个人要先了解自己。我们的定位只有八个字,就是“业障深重,求出无门”;第二个,我们要相信,阿弥陀佛有广大的加持力,他一定可以救拔我,弥陀大愿必定救拔。这两种智慧:一个对自己的了解;一个对佛陀的了解,佛陀是怎么回事?弥陀的愿力广大,他必定救拔。印光大师说这两个还不够,又加了一个:就是“无常迅速,早作准备”。印光大师把善导大师的思想又加了一句话,就是说你要把死亡这件事情放在心中,你没有太多时间了,你没有太多时间打妄想了。他说,你一个人要把佛号念好,要把“死”字挂在额头上,就是说你的生命不多了,你必须有一种危机意识。我们把善导大师跟印光大师这两个智慧的观照,把它加起来就是三个智慧:第一个,你观想你自己“业障深重,求出无门”;第二个,你观想阿弥陀佛“本愿广大,必定救拔”;第三个,你要知道你自己“无常将至”,你必须“早作准备”。你说:我还年轻,是吧?怕啥!不可以这样讲,年轻人往生的多得去了!所以,透过智慧的观照,我们对阿弥陀佛的佛号,就不只是一种点状的信仰。点状的信仰就是说,它只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它只是在你做完工作,去旅游,你把生命的时间都扣掉以后,剩下的时间才给阿弥陀佛,他只是你生命的一小部分,这个叫做信仰。你这样子是很难把佛号念好的,因为你的心态,佛号在你心中的定位,只是你生命的一小部分,它没有足够的力量来产生你生命的改造、生命的流转,不可能!但是它会让你生命当中,活得快乐一点。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加持是相互的关系,不是单方面的关系。诸位要知道,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你对阿弥陀佛的付出有多大,他会给你多大的回应。所以,我们透过智慧的观照,我们就知道,其实阿弥陀佛是我们的全部,叫做“一心归命,通身靠倒”,这句佛号你是怎么想的,这很重要!你念佛的时候你是怎么想,这就是你的智慧水平、就是看你对人生的理解有多深了。你认为它是一部分,它就表现一部分的力量给你;你认为它是全部,它就给你全面的加持。所以,你想在心中创造佛号,你就要有智慧了。印光大师他把念佛的人再加上智慧的观照,他这个信心就叫做真实的信心,而不是一般的信心了。有些人念佛,他也不观照,就是一路念,念到时间到就出来,该干啥还干啥,就这样子。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他也不知道阿弥陀佛怎么回事,他也不知道这个死亡什么时候到,完全靠信仰,点状的念佛、片段的功德。所以,念佛的人第一件事情,先完全接受弥陀全部的光明,就是你必须把心态准备好,这个是需要教育的。你必须了解自己,你为什么流转?你为什么会在三界生生世世的流转?这个事情一定有原因的。第二个,在〸方诸佛当中有那么多佛陀,阿弥陀佛为什么能得到历代祖师、〸方诸佛唯一的赞叹?凭什么释迦牟尼佛讲完阿弥陀佛的时候,六方诸佛会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凭什么?他在诸佛当中有什么样的特色?你都必须了解。你对佛陀不了解,你不可能把生命交给他,不可能!这不合逻辑。我们不可能把我们所有的生命,交给一个陌生的对象,不可能!完全凭信仰是做不到的。所以,我们在念佛的过程当中,除了一念的信仰以外,那个智慧的观照就变得很重要了!它会让你的信仰更加坚固,更加广大,让你的生命能够完全地投入,你无所保留的“一心归命,通身靠倒”。这个都是要教育的。这一块就是我们在净土教观学苑安排的净土学,就是在培养大家怎么样能够创造一个全面的佛号的功德,而不只是片段佛号的功德;就是希望大家把点状的佛号提升为片状的佛号。好,这个地方是佛力不可思议,这一块我们会有一些相关的课程,提升大家念佛的水平,让佛陀的光明,在你的心中全面地开展出来。当你心理准备好了,佛陀的光明会全部在你心中散发出来。 净土教观学苑开学典礼开示_第2张图片我们再看第二点,这个是净土宗最弱的一块,心力不可思议。心力,从佛法的角度,我们心里是没有什么力量,当然我们本来有力量,但是后来被很多的问题障碍住了,所以我们必须把很多原来的力量表达出来。净土宗,如果你看《弥陀要解》,你就会知道,我们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三种力量出现,缺一不可。这三种力量都跟智慧有关系,你不可能天生就有,不可能!都要经过后天的教育。首先,我们看第一个,安住力,这最根本。在《楞严经》里面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安住的,有攀缘心,这是习惯,不需要教育。这个攀缘心有什么问题呢?它让我们的生命不得自在,我们没办法控制我们的情绪,因为攀缘外境,我们就住在外境,就心随境转。心随境转有两个过失。如果你没有在打坐,那你就感觉不出攀缘心有什么过失。第一个,你在禅定当中,过去的业力会出现很多的影像,只要你仁者心动,你就完了!这是第一个过失,破坏你禅定的功德;第二个,最可怕的是临命终时。诸位!临命终时,它不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时候,绝对不是!古人说,腊月三〸算总帐,那是算帐的时候。我们先不谈过去的业力,这一块太复杂了,就谈谈今生的业力,谈谈你今生从小到大所做的事情,这几〸年就够了,算这笔帐就够了。唯识学上说,你从小到大,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可能忘掉了,但是临终的时候都会现前,你一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在一瞬间都会让你重新看到,所以你的心是百感交集。只要你的心看到这个所缘境,只要你动一个念头,你的佛号就没了,因为心随境转,你就去投胎,中阴身就是这样。一念差池全体残,你才知道生死业力的可怕,所以,这个生死关不容易过。为什么呢?因为你临命终时,它不是风平浪静。我们要训练自己不随外境的干扰,才能够很自在地忆念你的佛号,然后跟弥陀的本愿接触,跟弥陀的本愿感应而往生西方,不受外在业力的干扰。这个很重要!其实,光是生死业力,它不可能让你投胎。那是需要一种因——亲因,你一定要动念头,要动爱取。你只要不动念头,这个业力它没办法影响你,所以你跟业力也是感应道交,你要不感应它,它有跟没有一样的。有地雷我不去碰它,就等于没有。所以,临终的正念,诸位!你要知道,我们不是今生才来到人世间,我们在人世间打滚太久了,这个因缘业力错综复杂,我们不知道临命终时,会出现什么景象来刺激我们。但是,我们可以做好准备,就是你的心中必须有一个机制、有一个系统,能够遇到这个境界的时候,能够保持不迷、不取、不动。那怎么办呢?这个事情迟早要发生的,但你不要担心,佛陀有的是方法。佛陀告诉我们说,你应该要了解,就是什么叫做“诸法因缘生”。这句话很多人不懂,我们嘴巴讲“诸法因缘生”,其实你不一定懂什么叫“诸法因缘生”。你不了解空性,你就不了解因缘,这两个是有关系的。佛法的空性,它不是讲现在是空,不是这样子。佛法的空性,从《楞严经》的解释就是说,你本来是空性的,本来是空的。佛法的空性是建立在你的原点——你生命的原点,你本来清净,它没有说你现在清净,没有说!说你本来是清净的。那么我们本来是清净的,这说明什么事情呢?说明这些都是妄想创造出来的,你本来不是这样子的。所以,《楞严经》讲,你要能够在临终时——当你人生所有的遭遇境缘现前时,能够保持不迷、不取、不动,那你首先要了解,你的人生是怎么回事?我们的人生,只有一句话就可以说完了——“来无所从,去无所止”,人生没有开始,它也没有结果。你说你哪有开始?我们了解人生,佛陀最喜欢用做梦来譬喻。你把做梦了解了,你就了解人生了。你做梦有开始吗?你一个晚上做五个梦,第一个梦,梦到你是国王,从什么地方开始的?没有开始!“因缘和合,虚妄有生”,业力成熟了,啪!无中生有现出来。你今生会跟谁结婚,你今生会做什么工作,那是你过去生在某一个时间、某一个地方,造了一个业,这个业成熟了,这个大海里面的水泡冒出来了,“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没有开始。人生是无中生有,是从空性中显现出来的一个假相,那是一种业力的释放,就跟做梦一样,完全是你的梦心显现出来,没有开始。你说你做转轮圣王做完了,欸,第二个梦变成蚂蚁,因为你福报享尽了呗。你说,前一个梦我当国王的,我买了那么多的珍宝,我上辈子做转轮圣王,买那么多珍宝跑哪里去了呢?没有了!“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人生没有结果。诸位!你要知道,没有一个人有结果的。你福报大,你住在豪宅,你最后也没有结果;你福报很差,你也没有结果。所以人生只是个过程,是一种业力的释放,那是一个因缘的假相而已。 净土教观学苑开学典礼开示_第3张图片我们来到人间,主要是来还债的。当然我们还债也在创造未来,但是主要是还债——“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只要跟生命的果报,跟结果有关系的,都是跟业有关系,只是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它而已。诸位!你要知道,你临终要能够不随境转,你平常就要训练你自己不随境转。不可能说你平常没有这种功能,临终突然间出现这种功能,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佛法不讲无中生有,一定有因缘。你现在要栽培它,它以后才会出现。如果你现在的心,别人嘴巴一动,别人讲一句话,你的情绪就很波动,那你临命终时,你一定会受到外境干扰,一定的!这是等流性嘛。你上游的水流是黑的,流到下游自然是黑的,除非你过程产生了修学、产生了变化,否则你上游是什么、你平常是什么,你临终就一定是什么!所以,佛陀说,你不要把现在的假相看得太重。你要想一想,忆念真如、想想你本来面目。你本来是清净的,你“本来无一物”,你何必去惹这个尘埃呢?既然人生只是个过程,你何必多事呢?弄得你通身的业力,弄得你临命终这么被动,因为你到最后什么都带不走!所以,真正的觉悟,是你平常就必须培养的。我不相信你平常是颠颠倒倒的,临终突然间有正念,我不相信!这个不合乎佛教因缘观。你那个正念谁给你的?你怎么有这个正念呢?上帝给你的?不可能!福报可以,佛陀可以送你福报,福报可以透过回向,相互受用,大家可以分享,智慧不能分享,智慧这一块不能分享,善根不能分享,不能取代的!所以这个安住力,对净土宗人很重要!虽然临命终你可能只需要三分钟、五分钟的安住,因为你只要冲过临终时这个妄想的现前,你只要熬得过去,阿弥陀佛就现前了。可能你临终只需要五分钟的正念,但是,临命终五分钟的正念,你平常要花很多时间来栽培。你就要花很多时间,因为你别无选择!当然,这个看你的善根。有些人善根深厚,他听了几遍就懂了,因为他有一个美好的过去,他过去很用功;有些人善根差,也没关系,不要自暴自弃,只要他肯努力,就会改变。你说书到今生读已迟,你今生不读更迟!所以,我们不管我们的过去,反正过去已经过去了,关键是我们能够把握现在!我们一定要在临终时,培养一个向真如、向空性安住的力量,就是至少你看到一个因缘假相,不要马上就动,你这样什么事都办不好。你这样子的话,你人生完全是充满了不确定。修行不是把自己的功德创造出来就算了,你要面对很多很多的考验,我们第一堂课讲到佛陀的成道,你就知道了。你自己要有一些对治力、调伏力,因为你过去的业力、你过去的妄想,它绝对不会放过你的,所以这个地方一定要注意!这一块,我们会花很多时间,来说明什么是空性,让你的心慢慢慢慢地往内收,把心带回家。其实,你攀缘人生,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它不会因为你的攀缘而变得更好。你只要做你该做的事就好,不要打太多的妄想,这都没有用的。我们总是觉得,我想得越多,就会把事情做得越好,不是这个意思,你错了!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你该怎么做,还怎么做,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就好。所以,我们要花很多时间来教育,虽然我们临命终,可能只需要五分钟的安住,但是我们要花三年的时间,教育你怎么样安住。一个思想的改变,不是那么简单!教育只能够潜移默化,除非你是六祖大师,你是顿悟的,这种人很少,我们大部分都是慢慢改变的,今天改变一点点,今天走三步,然后退两步;明天再走三步,再退两步,慢慢慢慢累积。点点滴滴,滴水长流则能穿石。我们的根性不够,只能够这样子,透过教育慢慢地改变。 净土教观学苑开学典礼开示_第4张图片第二个,调伏力。有些人说,我们念佛就好,干啥要调伏呢?问题是我们内心当中,有一个很强大的生死业力。其实空正见只是一个根本,这个调伏力跟引导力是一个别相。我先讲讲生死业力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人投胎,都是有业力而来的,但是业力形成的因缘,每一个人都不一样。在《楞严经》上说,什么叫生死业力?当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时——这个外境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一件事情——我们先有感受,这个时候没有影像只有感受。如果是满我们心中希望的,我们是出现快乐的感受;如果它是违背我们心意的,我们出现痛苦的感受。但是感受过去,马上就经过我们的想象,就会创造一个影像出来了。这个影像第三个就是受想行,我们就住在这个影像了,我们就深生好乐。如果这个影像是来自于痛苦的,问题不大,痛苦的经验对我们不会产生一种牵引的力量。最可怕的是,它曾经让你感受到快乐、让你感受到幸福,对这个影像,你就会产生坚固的执取,叫爱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死了以后,如果你没有经过佛法的训练,你一定会来三界投胎,一定会来的。因为你的内心深处对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事,有一种坚固的影像,这个影像就是一种爱取。也就是说,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对生命的了解都是片段的,我们没有哪一个人看到人生的全貌,我们只希望我心中的影像再出现。其实,人生苦多乐少。我们付出太多,得到的快乐太少。佛陀说,就像刀上的蜂蜜。为了要舔那个微少的蜂蜜,我们被刀子给割伤了,但是,我们没办法记取教训,每一次都愿意来轮回,因为我们被心中的影像骗了。我们为什么认为人生美好呢?因为你根本不在乎外境是怎么回事,你在乎的是你心中的妄想,问题在这里!当你在回忆人生时,你是把过去的影像拿来回忆,所以你被自己的妄想严重地误导!这叫做无明或者叫盲点。如果你在临终之前没有成功地把心中的影像给化掉,你不可能往生!你说:我往生的愿力很强。诸位!你念佛的业力再怎么强,不可能强过你无始劫来那个“数数现行、深生好乐”、那个多生多劫栽培出来的业力,你不可能的!就像憨山大师说的,你念佛是今生才栽培,扣掉你工作、吃饭、睡觉,你念佛顶多四个小时。一天二〸四个小时,你打了二〸小时的妄想,连睡觉都打妄想,你用四个小时的佛号,去拼二〸小时的妄想,而且你也不见得能够念四个小时的佛号,你就知道没有那么简单。所以,解决问题不是靠行力,要靠善巧智慧,你要转,转识成智!佛陀告诉我们要思惟苦谛。其实你心中的影像,虽然给你快乐,但是它给你很多很多的痛苦,它让你生生世世轮回,它让你每一世的轮回都深受老病死的折磨,甚至于严重一点,它把你带到三恶道去,你付出的代价太多,你得到的快乐太少,你划不来!你可以有更好的选择!我们到极乐世界,也是快乐的境界,而且快乐五尘也是有影像,但是这个快乐没有过失。你喜欢吃蜂蜜,这个可以理解,但是你不要吃刀上的蜂蜜,你吃玻璃杯里面的蜂蜜,多好呢!所以,我们要透过智慧来化解心中的问题。你今天会坐在这里,“仁者心中,必有一物”,这个是六祖大师说的。你心中或多或少一定有一个影像在牵引着你。诸位!在世间法说,这个是一种追求物质的动力——欲望。他为什么辛苦地去读大学?他为什么辛苦地工作呢?他心中一定有个东西在支持他,就是一种妄想,一种影像。每一个影像不同,有些人要买房子,有些人是想干啥,这个都跟他过去的生活经验、他的遭遇有关系,可能今生也可能前生。但不管是怎么来的,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它消灭,这个要靠智慧。你必须跟你自己沟通,告诉你自己,放掉它对你是有好处的!我们的心中要有寄托,没有错,凡夫不能无住,但是你可以有更好的寄托。你可以把你的心寄托在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宫殿楼阁,它也会让你快乐,这个快乐没有过失。你不要把影像寄托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你都要付出代价的,你何必呢!所以,我们从内心的安住开始调伏,透过教理的学习,你开始检查你的内心,你哪里出了毛病。你今天会轮回,你一定有问题,没有问题你不可能轮回,除非你乘愿再来。“仁者心中,必有一物”,那个东西你没有消掉,你临命终的时候,你念多少佛都没有用,真的!你不是它的对手!我希望大家不要低估你无始劫来所留下的那些妄想的力量,不要低估了它们。它生生世世陪伴着你,所以我们必须透过教育来调伏。我们只能告诉你观念,当然做还是要诸位自己去做,但是我们把方法告诉你,怎么去检查你的妄想,怎么去做一些修正,调伏你的爱取,把你生死的业力斩断,临终时没有人可以去束缚你了,你才能够轻松自在地往生。如果你三界的业力,把你绑得死死的,你临终是跑不出去的。所以,为什么要厌离娑婆,才能够欣求极乐?你要把你这个三界的绳子先解开来,你才可能去的。如果说,不要处理我们的生死问题,那祖师直接讲欣求极乐就好了,干嘛要厌离娑婆呢?所以,你要做两件事情:第一个,把三界的绳子解开来;第二个才跳得出去。所以调伏力,这也是我们教育的重点。从苦谛的思惟,告诉你自己,老是执着你心中的影像,虽然它会给你短暂的快乐,但是你想一想它背后那把刀,你为了这个付出了多惨痛的代价!你想一想,值得吗? 净土教观学苑开学典礼开示_第5张图片第三个,引导力——忆念净土,欣求极乐。从小乘的角度,他只要做前面两个就够了:安住力——安住空性,调伏力——调伏爱取,就是空正见跟出离心;大乘佛法要多一个引导,他要趋向净土,趋向菩提,佛号必须有一个愿力来引导、发愿。前面都是消灭的,都是在破坏过去,这个引导是在引导未来。不过引导力,很多净土宗的修学者他的佛号的引导,只有到净土。我只能够说非常可惜!你可以做得更好!诸位!你想想看,你为什么到净土去?不是让你去享受快乐的。你看《阿弥陀经》,《阿弥陀经》前半段用快乐来引导你,七宝池、八功德水,但是你看到《阿弥陀经》从中半段的时候,佛陀口气一转,“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开始讲圣道的功德,你往生是因为不退转。诸位!你如果为了快乐,你不用大费周章到净土去,你到诸天去就好了,诸天就够快乐了。你到净土去,是为了成佛而去的,为菩提道求生净土。阿弥陀佛花了五劫的时间,他思考出来的净土,如果只是为了快乐,他需要思考五劫吗?他把诸天的快乐,把它 copy(复制)过来就好啦。身体健康、神通自在、宫殿楼阁,这些诸天都已经是现成的。难就难在这个快乐的背后,它有圣道的力量,这个就是需要他思惟,为实施权,表面是快乐,背后是一种圣道的功德。所以阿弥陀佛创造净土,他的内心,他真正的意思,是要让我们成佛的,快乐只是一个方便法门。所以,你必须把成佛纳入你生命的规划!我再讲一次,你是为了成佛才到净土去的!净土不是你的终极目的,它只是你一个过渡。“诸法因缘生”,诸位!你现在的规划错误,你以后一定会后悔!你少做这个动作,你到了净土,你就会觉得进步比别人慢,你的成就比别人小,因为你自己刚开始没有做好规划。所以,我必须教育大家:你必须有往生净土的愿力,你必须有成佛的愿力,这两个不冲突的。你可以一次做好,你为什么分两段呢?我们不妨看看佛陀在法华会上与舍利弗尊者的一段对话。你看在以前的经典,舍利弗尊者那是多么威风,智慧第一啊,佛陀什么事都叫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去做。但是到法华会上,舍利弗尊者却是羞愧得很,感到非常地后悔。他说:我一个阿罗汉,我跟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相比,他们证得空性,我也证得空性;他们有安住力、调伏力,我都有,为什么文殊菩萨能够坐千叶宝莲,到〸方世界转大法轮?我现在只能在山上思惟空、无相、无愿,我们产生的作用为什么差那么多?他甚至于怀疑佛陀是不是有所偏心。佛陀说,这跟我没有关系,我的说法就像雨水,雨水是平等的,但是如果你是个小草,你心中吸收的水分当然少;如果你是一棵大树,你自然吸收的水分多。这个是你们自己的根机,跟雨水没有关系。你不能够说吸收的水分少,你怪雨水,对不对?你自己没有准备好。诸位!你与其到了净土再来后悔,你为什么现在不多做一点?所以我们要强调发菩提心。求生净土跟发菩提心,这两个是缺一不可的,因为你迟早要成佛的,这两个没有冲突。所以我们引导力有两种引导:第一个,引导你趋向净土;第二个,引导你成就佛道。虽然我们现在还做不到,但是我们必须把这个愿力放进去,这个就是种性,因为你必须有这个种子,才可能出现水果。你不能到了后面再做,有点来不及了。所以,《法华经》上说,直接成佛的是最好的。那些小乘的学者,一开始他们因为对三界的痛苦感受太深了,所以他们就是赶快跳离三界,到涅槃的地方,然后再回小向大,那样很折腾。你看法华会上说,这种回小向大的人,虽然他回小向大,他过去的习气——“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不喜欢跟人家接触,那个习惯性不断干扰他,还有就是法执,对清净法的执着。其实很多事情你一次做好,一次到位多好。总而言之,我们教育除了让大家提起佛号,还希望你们心中产生三种力量: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你的心力,必须要做好准备!我们不知道,临命终会发生什么事。有些人福报好,善终,他在很多人助念当中往生,这个人他多生的福报够;有些人可能发生车祸,有些人可能在加护病房等等,临命终的所缘境是不可预测的,这个跟业力有关系。但是有一点是可以做好,你可以做好全盘的准备,这个是你可以做的——做好心态的准备!所以,我们必须要透过佛法的教育,因为你没有从佛法里面的学习,你从世间的经验是得不到这三种力量的。如果可以的话,那佛陀就别出世了。所有的智慧都必须从佛法的学习而来,叫传承。世间上没有这方面的传承。那么从佛力跟心力的结合,一句佛号三力具足有什么好处呢?我们看看第二个:果地功德——临终的正念。我们临命终的时候,把净土的善根——一心归命阿弥陀佛,把佛号提起来,然后我们那个能念的心,具足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就能够成功地解脱一切业力的干扰、妄想的干扰,而跟弥陀感应道交,往生净土。我们净土教观学苑三年的目的就在这里。虽然临终的正念可能只需要五分钟、〸分钟、三〸分钟,但是我们要花三年的时间教育大家,但是值得!身为一个法师,我知道诸位不容易。你们在生活当中,你要工作,有家庭,要修行,压力很大。但是我告诉大家,你别无选择!因为你只有透过佛法的学习。如果我能够把善根直接给你那就最快了,但是我们所有的法师不可能把善根送给你,我们只能够把自己走过的路——我是这样过来的,我把这个路带大家走一遍。我们经过佛学院的教育,我们这样走过来的,如是我闻,如是我修,很多的过程是不能取代的,你要亲自去走。我们愿意把这个过程重新带大家走一遍,但是你们得到多少,就看你的用心程度了。你想一想,得到人身不容易啊,你出世的时候能遇到佛法的住世,遇到佛法还在,不容易啊!你是不是应该把握呢?错过了这次的机会,你以后还会有机会吗?难啊!哪一个人愿意再陪你再走一趟?不容易啊!与其生生世世糊里糊涂地流转,你是不是应该做些改变,把握机会从这个地方跳出去?所以,我希望大家珍惜这个机会。陈会长的慈悲,他促成这个因缘,我们感谢陈会长,也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我们是这样想,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设计这个格子呢?当然你的精进我们看不到,但是我们是希望透过这个出席率,给大家一个push,就是说,唉,我今天有事,但是我如果不去,我这个出席率就丧失掉了。或者你在忆念这件事情的时候,会给你一种某种的一种…当你在真妄交攻,去还是不去的时候,可能会推你一把,我们是这样想的,因为在家居士俗缘太多了,每一个人都有很多的理由,来证明他是可以不用去上课的。但是如果你这样子的话,你每一次都被妄想打败,其实你失掉很多的机会。所以我是觉得说我们应该拉大家一把,就是说我们透过你的出席率,当然我们不能透过你的出席率来表达你的好乐心,这样子不公平,但是这个是唯一的我们能够做的只有这样子,透过出席率,我们用大众的力量来引导大家,你一年就只有上课的时间就这三个月,或者我们还有下一个功课,那这个机会也不是你经常有,你是不是可以就是说,把这件事情放得比较一个重要的地位。因为你听到一个道理进去,你就会去消化,就像刚刚陈会长说的如理思惟,它就会产生一种力量出来,但是如果你没有听进去,那你这个力量怎么产生呢?你连这个种子都没有,你怎么要求它开花结果呢?因为你不知道这堂课到底对你的重要性有多大,可能会这里面有几句话是对你很大很有帮助的,当你Lose掉以后,你再去补,就像刚刚副长说的你当下的因缘,你在听课的因缘,它那当下老师跟学生当下那种感应力,那句话进去,力量是很大的,你事后再去看DVD效果差了,它只能当复习,它不能当做你第一个因缘,所以我们安排这个上课的出席率,我们是为了帮助大家,我希望大家不要有太大压力,但是要有适当的压力,因为就是要给大家压力嘛,没有压力做不了什么事情。这个世界上,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不需要压力,那个人叫无学。佛陀不需有压力,他所作皆办。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怎么能没有压力呢?我们为了达到临命终的正念,我们要处理无始劫来所留下的问题。我们过去生留下的东西太多问题了,在轮回当中,每一次的生死,留下很多负面的东西,你都要处理的。临终的正念不是那么简单的,我要提醒大家,有一个叫阿赖耶识,你学过唯识,你不学唯识你就不知道怕,你的就一天过一天,你就把眼前的东西处理好就好,阿赖耶识它把你过去生所有的东西都记录下来了,它不会放过你,所以净土宗,哪一个人说净土宗只学净土这一块,大乘这一块不学的,你大乘这一块不学,你怎么样能够去调伏烦恼,怎么样能够临终,妄想干扰你的时候,业力干扰你的时候,你怎么办?你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我问你。除非你善根深厚,除非你烦恼淡薄,但是末法时代这种人太少了,今天我们会在末法时代流转,我们的共业就是烦恼粗重,生死业力强大,魔强法弱。你最好对自己有所了解,不要高估了自己,你如果善根深厚烦恼轻薄你早就在正法时代就解脱了,你拖到释迦牟尼佛的末法再出来,你可想而知嘛,你如果认为你自己很厉害的话,我听几遍就懂了,那你为什么不在佛陀正法时代出世呢。我们要假设自己是一个,我以前在读佛学院的时候,我民国七十六年一九八七年读佛学院,我们老师告诉我,【人一能知已十知,人十能知已百知】用最笨的办法学习,我们在看东西的时候,我每一个都是看过,一而再再而看,《楞严经》我至少读过十遍我才敢出来讲,用最笨的方法学习,这种人最扎实。所以我希望大家你不要随便放弃其中某一个课程,因为你不知道这个课程可能对你有多重要,你可能不知道。这是我在上课之前,当然时间很快就会过去的,但是你心中留下什么,那就看大家的努力了。我们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身为一个法师,我们会用最大的努力带大家走一遍,但是你得到多少,就看你的用心了。在开学典礼最后,我简单讲几句话,我今生办了几个僧团的教育,也办了几个居士的佛学院,在我印象里面,第一届都是很殊胜。第一届,真的,这个很奇怪!这个道理是什么,我还没找到。但是每一次只要第一届,不管是净律学佛苑第一届,还是北斋的。我以前奉忏公师父的慈命,在台湾办的一个法界学院,莲因北部斋戒学会,可能有些人听过,就是北斋也是第一届很多人受益。第二届、第三届慢慢就差了。所以,诸位有幸成为第一届,我预测三年后,你们会告诉自己不虚此行。我只能说你会感觉值得,这三年的辛苦是值得的,绝对不会让大家空过的。我们经历过很多的生命,但是过去已经不能改变了,因为它是一个既成的事实,过去只能当回忆。但问题在哪里呢?因为每一期的生命,都会留下些东西,当然有好的,我们也不否认,过去有美好的一面,但是从唯识的角度,大部分都是跟生死业力有关,都是障碍的多,我们留下的痕迹,坏的比好的多太多了。我们今生开始要处理生死问题了,这个问题就来了。如果你学佛只是让你自己增加福报,来生生活得快乐一点,那你这个问题都不要去碰,你该干啥还干啥,你就糊里糊涂过去,反正来生做个大国王、大富长者,享受一下快乐的美梦就算了。但是如果你要了生脱死,这个问题就要严重了。你要把这个隐藏了无量劫的水沟打开了,你就要面对两个问题:第一个,业力;第二个,思想,就是你的妄想。如果你今天是走圣道门,走难行道的、藏传佛教的,他两个都要做,叫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他们要处理业力的问题,也要处理思想的问题,所以他要生生世世在三界流转,慢慢地忏除罪障、积集资粮。净土宗我们占了便宜,我们只要处理一个问题,可以暂时不处理生死业力,叫“带业往生”。但是没有一个人,可以带着妄想往生,不可能!你一定要正念!净土宗你可以先不碰业力这一块,先不碰可以,但是你思想这一块要处理,因为它要求你临终时,你的烦恼,你的妄想不能在现行位,必须在种子位,它是在一种调伏的状态。这个问题就来了。这个思想,净土宗对于思想问题要求非常严格。你只要一念妄动,哪怕你就动这一次,你就没有机会。因为一念妄动,你就投胎了。你还有机会说:欸,我后悔了,再给我一次机会。没有了!你只要一念妄动,你就要付出几〸年生老病死的代价。所以临终的时候,你只要做错了事情,你就要付出代价,要用一生的生命,去偿还你当初的错误,再来一次。但是我要提醒你:你来生再来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如果你有志于往生,最好把握现在。从佛陀的预言,我们现在是在一种下坡的阶段,叫末法时代,它一代不如一代——魔强法弱,正法的力量慢慢薄弱了;干扰你的、诱惑你的邪法力量,会越来越强。当然这个趋势有多大,不知道!可能是直接下来,也可能是缓慢。但是大方向,我们是走在佛法的下势的阶段。如果你今生不往生,你来生更难往生。你最好早做准备,不要把希望放在来生。你最好有背水一战的决心,后面没有退路了,你才能够提起精神,好好学习。如果我们今天不接受教育,我告诉大家,按照正常情况你不可能往生,因为你生生世世所留下的功能,不可能让你创造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不可能的!你要可以的话,那你根本就不要学佛了,你自己有本事能够面对生死,那佛陀出世干啥呢?当然你没有学佛法,你也是不知道怕,问题在这里!你没有学唯识,没有学《楞严经》,没有学很多佛法,你根本什么都不知道,因为你整天跟妄想打在一起。你也不知道你出现什么问题,你也不知道到底哪里生病了,你完全不知道,你就傻不愣登地过一生,到临终的时候就随业流转,就这样子。所以很多人不知道怕,问题在这里!我们是需要教育才会改变的。我们现在是走在一种顺生死流的阶段,你必须要教育才能够产生反转。修行是要作改变的,不是顺其自然,你没有资格讲顺其自然,你现在还没有资格,你现在是要作出改变,因为你的问题太多了。所以净土宗,你不一定要修很大福报,你那个业力,就在断恶修善这一块,但是你起码的五戒要守好,因为重大的罪业会干扰你的正念,它会产生障碍,你起码的戒律要持好。但是它不是很重视你需要修很大的福报,因为业力这一块不是很强调,但是它思想这一块是非常重要!临终你不能起一念的颠倒!当你提起佛号时,它禁不起一念的颠倒,而且你没有第二次机会了,你只要念头一动就没了,就投胎了,你不可能再回到这个临命终状态,不可能的!所以你临命终时,你没有第二次!只能百分之百的成功!所以你必须要在思想改造这一块,不要轻忽!这就是我们说的要正念分明。很多净土宗的人,他以为不需要改变,他就能够正念分明,他以为这样子。但是他低估了妄想的势力,以为你把眼睛闭起来,你什么都没看到。你想想看,你为什么生生世世会轮回,这难道没有原因吗?难道这些东西,你不处理它,它就可以放过你吗?所以我们叫做逆生死流啊!我们现在是鱼啊,是逆生死流,你要改造你内心的问题——颠倒妄想!诸位!按照佛法的定义,我们现在是生病了,你不吃药它不可能好的。当然我们不要断根,我们不要断烦恼,但是起码你必须让那个烦恼在调伏的状态、在你的控制范围,它的确可以带业往生,但是你必须要正念分明。那表示你可以不断烦恼,但是你必须调伏烦恼,这个就必须要有一些智慧的观照,不是你强压得住的,你压不住它的。所以佛法为什么要事修跟理观?提起佛号一定要智慧观照,否则你过不了临终的妄想关、烦恼关、生死关,三关你都过不了,最后你还是被打回来。你不能怪阿弥陀佛不帮你,有些方面阿弥陀佛是做不了主的,他没办法给你的。身为阿弥陀佛,他该做的都已经做了,他能做的已经做到极限了,问题是我们准备好了没有?阿弥陀佛准备好了,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有些事情阿弥陀佛没办法做的,所以我相信事出必有因。诸位今天能够坐在这里,你跟三宝的缘结得很深,我只能告诉大家,诸位很幸运。我们今天能够开设六个课程,找这么多台湾的法师在百忙当中过来陪大家学习这个课程,就好像我经常讲,一个大学生教国中生一样,陪你们走一趟,因为这个课程我们都太熟悉了,这是诸位的福德因缘,要好好珍惜!还有陈会长的发心,提供大家这么好的环境。总而言之,我们准备要上路了。好。阿弥陀佛!

你可能感兴趣的:(佛法修学概要,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