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第1篇有感

    这几天每天读几页《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第1篇——孩子的未来,既在父母生命中,又在父母手心上。收获颇多。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让我明确:教育孩子,要回归常识,看见孩子的限度,发现孩子的长项,学会理性地带孩子。

  女儿七岁,我和老公对他寄语了无限多的期望,给他报了许多培训班:舞蹈、古筝、小主持人、围棋、小主持人、游泳,老公还在家亲自教女儿画画和写软硬毛笔。开始我们也有这个意识,先让孩子多进几个培训班,发现她最擅长的,然后就盯着她最擅长的帮助她寻找发展的舞台。可是当女儿真的进了一些培训班之后,就发现我们内心的“完美主义”思想开始作怪,看见别人家的孩子古筝弹得好,就巴不得她也弹得一手好古筝;看见别人家的孩子上台主持自信满满,巴不得女儿也能自信满满的上台主持......其实,我们心理最清楚,女儿最有天赋的、最喜爱和擅长的是舞蹈。可是我们依旧丢弃不了“完美主义”的包袱,让各类培训班把女儿的日常填得满满的。这几天,读了《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认识到我们还是非常的不理性,不懂得取舍,把孩子宝贵的童年浪费在她的“短板上”,比如弹古筝和小主持。明明知道弹古筝和小主持是她的短板,偏偏让孩子坚持学下去,各种威逼利诱都用上,就为了让女儿也懂一点音乐,就为了让女儿能再自信一点、大胆一点。

    教育孩子,要回归常识,看见孩子的限度,发现孩子的长项,学会理性地带孩子,仅意识到是不够的,还得做到,并坚定地执行。那么,父母心中首先要树立“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明确目标。我想,这是我和老公目前急需商讨确定地。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第1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