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持续40年的绮梦—观话剧【长恨歌】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小说借蒋丽莉妈妈的口,描述王琦瑶在选美获得上海小姐第三名之后委身于李主任那段:像她那样小家子出身的女儿,没见过世面也就罢了,若是见了世面,怕也是只有这条路可以走了。剧里则是王琦瑶自己对着蒋丽莉说的这一段。在爱丽丝公寓做了金丝雀。

      这本书是真经典,大学时代的读物,最精彩的是书里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很细腻又很妥帖。王安忆说这本书不是写了一个人,而是写了一座城。这四十年来的风云变幻。

      距第一次搬上舞台已有18年光阴,演员也换了好几波。朱杰的表演一开始有点生硬,慢慢的进入状态,尤其晚年的装扮很适合她,无论是发型还是服装都能很好的凸显。虽然我很欣赏吕梁,他的【12个人】、【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也都是佳作,但他儒雅、随和、隐忍、谦逊的气质,与李主任的阴险、狡诈、多疑、善变,实在是格格不入。第一幕,与王琦瑶在选美后台的相见,完全没有表现出运筹帷幄、挥斥方遒的决断与掌控。在爱丽丝公寓的第一次就和盘托出给王琦瑶托底的一盒小黄鱼也跟他的性格不符。他与王琦瑶的恩爱是在等待的过程中滋生出来的点点滴滴。他就算在女人面前也不会放松,只有在京剧里才能真正的放松。


      小说一开始没有直接描述王琦瑶,而是花了大段的笔墨在描述上海的鸽子、格子、弄堂、从点到线,再到面,最后才是上海的女儿—一大波王琦瑶的出场。话剧则是直接切入选美,也直接带出了程先生。那个一直在为王琦瑶托底的男人,当她拼命往上走的时候,总有那个程先生在下面。

      剧里的程先生似乎就没年轻过,一开场就是个面目模糊的中年男人。但是他的审美是到位的。服装的搭配,节奏的把控是老练的,只是,在恋爱这件小事上,或许是爱之深,反更怯。他的爱是不求回报的付出,数十年如一日。


      蒋丽莉和吴佩珍算是王琦瑶生命里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话剧着墨不多,吴佩珍不好看,但嫁得好,而且摘了眼镜,烫了头发,也颇有几分姿色。蒋丽莉家里环境很好,只是人拧巴,就喜欢反着来,她对王琦瑶有点任性的喜欢、迁就,再加暗恋程先生,也就顺水推舟的三人行。




      剧里把她选美时穿的白色婚纱贯穿始终,或许是在彰显她活了一辈子,却一直有个遗憾,没有嫁过人。不过,如她那般冰雪聪明,早在那日跟严师母打趣,说认真相过几次亲,只是介绍的是秃头带娃的男子,也就断了这个念想了。

      严师母的演员演得很好,把一个资本家的大房太太,又八面玲珑、又心思缜密,还有点手段心思,做作的热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毛毛娘舅康明逊算是王琦瑶生活中的一个亮点,当然,也是一个污点。既然已经断了嫁人的念想,奈何人总是情感的动物,两个寂寞孤单的人,在一起抱团取暖,也是自然而然。王琦瑶也一直想探康明逊的底,如果放在现今,康就是那种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三不男人,还没开始就阐明了自己的立场,二妈的孩子,事事做不得主,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婚嫁之事更是由不得自己。贪恋那一点暖,王琦瑶还是动心了,不提过去,不想将来,只顾着眼前的那一点暖。

然而,将来总会来。得知王琦瑶怀孕后,康明逊也就彻底退出了。


      王琦瑶找萨沙作孩子的爸爸,也是心存侥幸,想蒙混过关。可是,作为康最好的朋友,苏俄混血儿,萨沙也不是傻孩子。最终,他还是回苏联继续啃大列巴。

      每次给王琦瑶托底的,始终是程先生。程先生照顾了王琦瑶母女一路,却逃不过文革,第一批自杀的人里就有他。物是人非,他跟王琦瑶隔着千山万水,总也是回不去了。

      剧里直接省去了描述王琦瑶的女儿薇薇,一句话就阐明她长大后随丈夫去了美国。


      四十年后,年青人又开始了怀旧。40年代的气息,暧昧迷人,王琦瑶顶着上海小姐的光环,保养得宜,优雅妩媚,那一场绮梦,隔着细纱再向人招手。

      年青的老克勒color陷进去了。一曲探戈回味绵长。她的一切都美好而魅惑,带着40年代的风情,带着40年代的悸动。

      王琦瑶开始是抗拒的,都可以做自己儿子的青年,怎么可以,可是,又是那么诱人,四十年的情爱,细数起来又有多少快乐的日子,屈指可数。她,沦陷了。


      年轻人的热情,来的快去的也快。毕竟,那么大的年龄差距,自是如鲠在喉,逃避过后,坦然面对,只是,对王琦瑶来说,如果没有感受过甜,那倒无妨,感受了甜,却又要重回苦,那是万万受不了的。可是,她还有什么可以给他的?为了他,她把当年李主任给她的一盒金条系数送给他,只望他能多陪她几年。可是,他不要。


      他的朋友,棚户区的长脚,把发财的主意打到了她身上,半夜抢劫,最后失手掐死了她。

      王琦瑶的一生,跌宕起伏,人人只看到了她的光鲜,殊不知,那背后的无奈、挣扎、抗拒、沉沦。她是那个,看到了自己的命运,却也要努力在自己的命运画卷上画出一大朵一大朵牡丹花的人。


      又是30年过去了。今日的上海,又早已脱胎换骨,宛若新生了。在这里,又会发生怎样的传奇,经历怎样的人生。

      三个小时的浓缩,还是有点仓促,借人物的口描述心理活动,还是有点书面化。以为忘却的内容,在剧中人物开口的同时,都想起来了。方寸之间,一生的时光,静静流淌,一段瑰丽的传奇,一个陆离的绮梦,默默的降下了帷幕。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场持续40年的绮梦—观话剧【长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