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要求我们趋利避害

人非性本善,也非性本恶,而是性本自私。人的生物本能就是趋利避害,这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准则。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追求快乐是生存的意义,具有生物适应性,为了保障自身利益,通过适度的自私让自己保持快乐是人性的体现,是非常有必要的。福楼拜把“愚蠢、自私、身体好”视为幸福三要素,共情能力强的人过的并不快乐,遵循人性,活的很自我的人才更接近于生存的本质。

人性是自私的,一味迎合别人,是违背人性的。过度迎合讨好别人,会逐渐丧失自我,还会宠坏对方。鉴于此,鬼谷子说:“好事做尽,必有灾殃。”维护自我,更好存在下去的过程中,对他人的伤害在所难免。人人都犯过错,都伤害过他人,因此,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如但丁所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里说:“成功基因的一个突出特性就是其无情的自私性。这种基因的自私性通常会导致个体行为的自私性。然而我们也会看到,基因为了更有效地达到其自私的目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滋长一种有限的利他主义。……我们常常会发现明显的利他行为实际上是伪装起来的自私行为。”

暴露自私是正常现象,因为人都是自私的,只是我们没能很好地掩饰而已。李宗吾在《厚黑学》中提出:“古之成大事者,不外面厚心黑而已!”他把厚黑分为三步功夫,第一步是“厚如城墙,黑如煤炭”;第二步是“厚而硬,黑而亮”;第三步是“厚而无形,黑而无色”。第三步才算最高境界:至厚至黑,天上后世,皆以为不厚不黑。万物皆为我用,道德也是被用来利用的,就像仁义道德掩盖下的最高层级的“厚黑”,能达到更好伪装,更好利用他人的目的。人是利己的,更大程度上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争取更多人的支持。因此,尼采一针见血指出:“最高尚的人恰恰是最自私的人。”

世界所有事物都由两个对立统一的部分组成,社会亦如此,由两套秩序组成。第一套秩序:公平正义,道德礼节。第二套秩序:各种利益方的利益纠葛。第一套秩序是表象,是手段,人人都放在嘴上;第二套秩序是内在,是目的,人人都记在心里。几乎人人都会披上一层光艳的道德外衣,然后千方百计的为自己谋取利益,你看到的公平正义都是表面,社会的本质就是一片弱肉强食的丛林。千万不要被第一套秩序迷惑,要用第二套秩序分析事物,这个世界不存在所谓的真假,一个真正了解人性的人,不会纠结于真假,在我需要你的时候,你真就够了,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对谁真诚一辈子,没有一直永恒不变的任何东西。罗素说:“人之所以有道德,是因为受到的诱惑还不够大。”叔本华说:“只要条件许可,机会成熟,人人都是想作恶的。”人类的邪恶是没有止境的,千万不要试探人性,我们永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坏。爱因斯坦说过:有两种事情是无限的,一个是宇宙,一个是人类的愚蠢与邪恶。“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花开生两面,人生佛魔间。”人性亦正亦邪,每个人都既是好人,也是坏人,人本身就是善恶一体的。能互助互利时,人会表现出善的一面,为了达到长远的利益最大化或心理的平衡,甚至可能做出舍己为人之举;危及自我利益时,为更好的存在,人则表现出恶的一面。我们不能因为某人做一件好事,就给他打上一个好人的标签,做一件坏事,打上一个坏人的标签。纪伯伦说:“当你触及生命的核心时,你会发现自己并不高于罪犯,也不低于先知。”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意思是:那些不管说了什么都能做到讲信用,并且还会坚定果断的为之付出行动的人,其实都是浅薄固执没有见识的普通人,有智慧的人只做最聪明的,不做“最对的”。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途经蒲邑,遇到卫国大夫公孙氏占据蒲邑反叛,蒲邑人扣留孔子。一番打斗后,蒲邑人也害怕,就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去卫都,我们放了你,”孔子和他们立了盟誓,蒲邑人将孔子放出东门。孔子接着前往卫都。子贡说:“盟誓难道可以背弃吗?”孔子说:“这是要挟订立的盟誓,神是不会理睬的。”

人是自私的,是否更有利于自我的更好存在才是人的善恶标准,道德和法律都是用来约束人性当中真实存在的自私性。只要不牵扯到自己的利害关系,人都在讲“仁义道德”,一旦牵扯到自己的利害关系,人都会表现出自私的一面。老俗语说的“未尽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是有一定道理的。利害面前无君子,这就是人性,遵循人性,正常地生存下去,一切都顺理成章,理所当然。

当今,主流国家的法律都认为,个人犯罪,亲人之间不检举、不揭发、不举报并不违法,这叫做“容隐制度”。如果法律不给人性留温度,人性就分分钟崩塌。中国的“容隐制度”最早起源于孔子的理念,他认为亲属之间不指证、不举报是合乎人伦道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这也正契合了孔子的“亲亲相隐”观点。

社会就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按照自己的目的活动着的人群。从保险业忽悠亲朋好友,制造业的不让灯泡永久耐用,天然钻石垄断商的渲染宣传,到医疗界给病人用昂贵的药品和支架……哪里不是人性自私的折射。人都是遵循人性生活的,凡事不要太认真。

弘一法师提出回归本心的人生三见:“一见自己,自己是一团欲望,七情六欲,贪嗔痴恋,见了自己,感受了本我和真我,所以学会了豁达;二见众生,众生是人性,妖魔鬼怪、名利权情,见了众生,明白了众生相,所以学会了宽容:三见天地,天地是规矩,是阴晴圆缺,是生老病死,见了天地,就体会到了伟大与渺小,所以学会了谦卑。”

明代洪应明的《菜根谭》有云:“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人是利己的动物,都在为更好的存在而生活,人与人之间难免会磕磕碰碰,不要过多计较,走好自己的路,才有希望活出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人性要求我们趋利避害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性要求我们趋利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