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1听书笔记:行书,怎么看门道?

行有变化

行书的门槛,首先是它的变化灵动。能变化到什么程度呢?同一个字,写成楷书的时候,在不同书家的笔下,都差不多,但写成行书的时候,不同书家之间差别可就大了,甚至同一个人的行书在不同的作品里也是有着差别的。

这是行书的“行”字,分别有楷书和行书。你可以从中对比体会一下楷书的一致性和行书的变化感。

写得好的行书,每个字都像在舞动。如果说楷书、隶书、篆书这些书体,好比是一个模特在静态地摆造型,但是所谓“行如走”,写行书就是走起来了,在运动中还要完成精准的笔法动作和结构造型。

如果不是训练有素,很可能在运动中失去控制,动作完成不到位,在书法中就叫“笔法不到位”,或者“结构跑掉了”。体育运动中,跳水、体操、花样滑冰也都有类似行书这样的难度。

更何况,写行书,同一个人不同时间写会有变化,不同的人写也有变化,你从上面“行”字的例子就能体会出来。米芾、赵孟頫、陈道复、徐渭各有各的样,这对学习者来说,也增加了模仿的难度。

行有法度

行书的第二道门槛,是它虽然变化多端,但仍然有规矩法度。虽然不像草书那样有明面上所谓的“草法”,也就是固定的偏旁部首的写法,但也有约定俗成、大体稳定的写法。

举个例子,比如能够的“能”字,楷书怎么写你肯定心里有数。我放了一张自己写的“能”字,它不是那么规规矩矩一笔一划写的,右边偏旁两个匕首的“匕”甚至还挺飞扬灵动的,但能说这就是行书的“能”吗?

还真不能。

因为按照行书的规矩,这两个匕首的“匕”得连起来像个长短的“长”字。王羲之的《兰亭序》里的“能”字就是这么写的。

王羲之以后,唐代、宋代一直到明代的书法家们,不管是苏轼、米芾还是董其昌,大体都遵照这个写法。哪怕米芾的“能”字是一笔写成的,它也还是行书的形体。

总体来说,行书和楷书字形是接近的,但有部分的字,写法确实有差别。所以,一个人想要学习行书书法,就要通过大量观察模仿前人作品,熟悉那些约定俗成的写法。这就有点像你学外语的时候,要背那些不规则动词一样。

懂书法的人欣赏一幅行书作品,那些特殊的字得写得合乎法则,也是起码的要求,这是行书的第二道门槛。

佳作如云

行书的第三道门槛,是大家名作实在太多了,后人难以超越。

大家熟知的最有名的几件书法,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帖》等等,都是行书。书法史上的名家,以行书见长者也是最多的。

行书是最实用的,除了官方文件用楷书,古代文人平时自己写信、写文稿,大都是用行书。写得多,精品自然就多。

另一方面,行书这种字体动静相宜,有着“悠然见南山”的从容和洒脱,与古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节奏很是契合。于是,杰出的书法作品,便是在这不经意间,趁兴一挥中诞生了。

听我说完这三道门槛,你是不是也觉得,一幅行书作品飘忽不定,到底该怎么欣赏呢?还记得我们前边说过的“楷如立,行如走,草如奔”吗?既然是“走”,欣赏行书,就要去把握平衡稳定中的动感,一个人走得好看,肯定既不能跌跌撞撞,也不能拖拖拉拉。

行书三把尺

你一听历史上行书佳作特别多,是不是心里有点慌,怕自己看不过来记不住?别怕,我先帮你做个减法,咱们先记住下面这三幅作品所代表的风格。拿它们当成一把尺子,去比照其他作品,就不会慌了。

第一幅当然就是王羲之的《兰亭序》。我猜,全中国学书法的人,临帖临得最多的也是它。

其实《兰亭序》的真迹并没有流传下来,只有唐代的摹本,其中冯承素的摹本被认为是最接近王羲之的原作的,现在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要是讲到行书这种字体的特点,《兰亭序》可以算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我把它叫作“纯粹行书的典范”。它比楷书稍微潦草一点,但每个字你都能认识。

咱们说行书像走路,那么《兰亭序》就是走得最从容的一幅,不紧不慢,很是惬意。《兰亭序》的笔法也是王羲之笔法的集中表现,后面我们会细讲。后来的书法家,行书的笔法大多是学习《兰亭序》的。

第二幅,是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的《地黄汤帖》,这幅作品也是唐代人的摹本,珍藏在上海博物馆。这个《地黄汤帖》,行书、草书混搭,特别有宏大的气势,属于激情澎湃、浪漫一路行书的代表。我临习过很多次,每次临都有些新的体会。

古人学习书法,很注重师承,或者是家学,或者是师傅传给弟子,口传手授,代代相传。王献之学习书法比一般人更有先天有利条件,他父亲王羲之就是大书法家,所以起点很高。

但是另一方面,大树底下好乘凉,却也不容易从父亲的风格中跳出来,走自己的路。书法史上,父子都是书法家的有不少,但是很少有像王献之这样能自成一家的。父子二人相比,王羲之的书法比较内敛,讲究法则,王献之则很外放,痛快淋漓,不假思索,信手拈来。

如果以诗人作类比,王献之是李白一路,王羲之是杜甫一路。所以后来的书家,豪放派的大都推崇王献之,温和含蓄些的则更推崇王羲之。

我想请你记住的第三幅行书名作是苏轼的《渡海帖》。

苏轼的书法,和诗词文章一样,是有开创性贡献的。在一定程度上说,苏轼改变了书法历史的一个走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所以被列为北宋书坛的“宋四家”之首。

我们知道,书法特别讲究“法”,也就是前人立下的规矩。你小时候学习书法不是描过红,或者临过欧体、颜体么?这其实都是让你学会书法的法则。可是,法则会不会把人限制住了呢?这个问题在苏轼之前,很少有人想过。

到了北宋,苏轼来了,他想过,也敢突破法则。所以你看他的《渡海帖》,肥肥胖胖的,但是又很轻松自然,一点都不笨重,这是他的个性在书法中的实现啊。

“我的书法我做主”,这个潮流,苏轼是发起者,也是代表人物。所以宋代以后的很多书法家,书法看上去怪怪的,不像二王那么帅气,这是苏轼倡导书法要张扬个性的结果。

总结

五体当中,行书是我们日常写得最多的书体,但也是门槛最高的书体。

行书有三重门槛,首先它自由,灵动,字体变化大,充满动感,给书写者增加了控制的难度;同时它又有法度的约束,不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最后,历朝历代行书名家名作很多,后人很难超越。

欣赏行书,就要去把握平衡稳定中的动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1011听书笔记:行书,怎么看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