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节课我能教的更好 ——读《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有感

下节课我能教的更好

——读《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有感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

“如果让我重新做这件事,我会做得更好。”

“如果让我重新比赛,我会跑的更好。”

“如果让我再上一次学,从头再来,我一定会考上满意的大学。”

诸如此类的话语在生活中耳熟能详。可是,真的是这样吗?有些事是有多次机会的,但有些事是没有第二次机会的。每次公开课结束,常听到老师们说,下节课我能教的更好,对教学来说,这是一个向上的目标,是教师对前一节课反思后产生的美好愿景,更是促使教师积极行动,解读教材、精心备课、提质增效的动力来源。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对自己在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中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一个优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反思,备课,实践,期望,在不断的重复中,深度思考备课中的预设课堂,发现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备课是预设课堂的精确度,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引领学生学习的实践能力,长期坚持,自会“修炼成精”,也就打开了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通天大道。

下节课我能教的更好,首要问题是老师们有没有这样的期望。一节课结束,常常听到老师们层出不穷的怨言,课堂死气沉沉了,知识基础薄弱了,上课不专心听讲了,无人发言了,甚至会说“麻袋上绣花儿”——不是学习的料等,将一切责任怪在学生身上。试想,有这些的抱怨的想法,还会思考下节课上的好坏的问题吗?不可否认,学生中间的确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反过来说,你的课上的很精彩、很完美吗?项羽乌江失败后说:“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学生身上,岂不是与项羽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笑啊。只有认真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存有“下节课我能上的更好”的期望,课堂教学才能更有成效。

下节课我能教的更好,其次要解决“下一节课怎么教才能教的更好”。这取决于两个方面:对上节课的反思深度和下节课的充分备课。怎样反思课堂教学呢?一个主要的做法就是写教学后记或者课后反思,针对备课时的预设的思考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照,知识点讲解的优点和不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学生真实的基础知识水平怎样,课堂的教学环节、教学策略有无改进之处,还可以从所讲知识是否做到深入浅出、讲课语言是否生动有趣、课堂目标设定是否合理、调动学生方法是否得当等方面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形成获得新的认识,从而改进课堂教学。当然,反思要尽可能避免面面俱到,要设定一个明确的主题,找准反思点,深入剖析,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到充分备课,一方面取决于老师的知识积淀,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教师教育教学的理念。要充分地查阅资料,尝试写一写教材解读文章,既要注重知识的传递,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前面的深度反思后确定恰当的教学策略,突出课堂教学实效。

有句话说得好,读书是最好的备课。阅读教育教学专业书籍、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开展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背景阅读,还可以通过阅读教育教学专业刊物,不断提高教育理论素养。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自己的课堂观、教学观、学生观,形成驾驭课堂教学的高超能力,有效解决出现的教学问题。

我们付出努力后,在一个个“下节课我能教的更好”的目标激励下,我们会形成自己科学有效的教学风格,上出让学生满意、自己满意的课,就会体验到课堂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此时,优秀教师的荣誉也会向你招手,翩翩而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下节课我能教的更好 ——读《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