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詹老师:向细微处猛着力

学习詹老师:向细微处猛着力

读詹老师的文章,会发现他写文章大体有这样一个基本思路。首先他会介绍这篇文章出自于第几册第几单元;其次,他会给出相关名人对于相关内容的论述,或者是教师用书里边对相关内容提出的阐述,或者是教材的助读内容的有关表述;然后,他会提出自己对某处认识的不同之处或新的思考。在这些新的思考里边,我们会发现他并没有从大的方面去推翻他人的解读,而是从细微处入手去深挖掘或者发现与众不同之处。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关于《昆明的雨》的解读。这篇文章的解读里边有关于开头结尾的作用是属于中观的梳理,还有相关典故的描写的解读,等等。但是这里边他对一处语言的解读非常的细致。这一处是对什么进行解读呢?

“这种东西”和“这东西”。在讲干巴菌那一段是很多人都会讲到的,但是詹老师读到的是“有意思的是看到干巴菌的丑相时,称之为‘这种东西',而等吃到嘴里因为美而大为惊讶时,就略去种,直接称为‘这东西'看似差别不大,其实用词是颇为讲究的,因为一方面为构成句式,从四,三停顿到三四停顿的节奏变化,在形式上就能。能增加反差的戏剧性。另一方面,通过节奏替换,使人对东西的惊讶和对味道的惊讶在前后情景中予以了侧重处理。这种侧重处理符合人对陌生食物的认知过程。

你看就是由“这种东西”到“这东西”,由四个字到三个字,很多读者当然也包括我

读到这个地方都是通通放过。但是詹老师不放过这些细微之处并从这里边去挖掘了一种情感是的的节奏。如果结合全篇前面和后面所讲内容,再去分析,淡淡的情味,就特别突出。这是一个典型向文章细微处深发力的代表。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例子,不一一例。

向细微处猛着力的精神,不仅仅体现在詹老师对教材的解读,在对教材的助读内容上,詹老师也是这样对待的。我们来看一看《旁批一处失误引发的问题——〈一棵小桃树〉解读》,应该说《一棵小桃树》非常的经典文章,很多大家都上过。詹老师对这篇课文的批注发力。想一想这些批注,所有上这篇课文的语文老师都见过,可是我们真的去认真思考过这些批注是否得当吗?至少在詹老师对这里边一个批注提出问题之前,我是从来没有怀疑过的。詹老师对《一棵小桃树》的第二处批注提出了质疑,“课文中一些描写反复出现,比如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着生意,要仔细体会”。以前自己在读到这个批注时并没有觉得有问题。可詹老师不一样,他读出了这一个批注有问题,并且,来找出依据,是这样说的“就这段原文,没出息,出自作者奶奶之口,并有相关的描述,给出一点批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了,就是我们把整篇课文无论看上多少遍,除了作者奶奶说的这一段找不出其他直接写没出息的文字,这样编者所谓的多次是无法落实的”细想来确实如此。可见,平时对教材中的助读内容,是直接拿来,未经思考与甄别。正是缺少这种质疑精神,即便有可能生发思考与研究价值的材料放在眼前,我也发现不了。

同样对教师用书,他也提出了质疑,在《灯笼》一课教师用书课文研读部分有这样一些内容,概括出文章语言三个特点,其中第2点,书面语化和第3点多引用古语。詹老师却说也许把第2、3点并在一起讨论更为恰当,因为引用古语只不过是体现书面语的一种方式,关于《灯笼》一文有,教师用书里还有“多是短句很少用长句”这一判断,詹老师结合文章第一自然段明确告诉我们,恰好是这一部分是包括了复杂短语的长句,而非教师用书里边,用所谓的短句来说明,散文语言的简洁简明说明其书籍的节制和含蓄才告诉我们这是不成立的。

可见,用质疑的眼光审视教材,向细微处着力,且猛着力,你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詹老师:向细微处猛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