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三题

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留有遗憾,特别是人至暮年,又好回首往事,因此,纠结或缠绕心头的,往往是想做没有做到,条件,机遇,环境让其没能成行,或擦肩而过,因而,带着遗憾,甚至伤痛,悔恨终生。本人草民一枚,知名度小之又小,社交范围窄之又窄,只好躲在僻静人稀之处,捡拾心中没有实现的梦想,回味走过的前半生。

(一)大学之梦

1966年春天,我虚岁七岁,父母商议,让我上学,当时很小,在家玩惯了,一想与大家在一起,不是特别愿意,母亲说我不听,她又不忍心打我,没有办法,只好告知学校老师,学校设在本村中央,是村办小学,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也就是复式班,全班学生既有刚入学的儿童,也有十几岁的高年级学生,岁数各异,参差不齐,这种教学模式沿续好多年,累了老师,坑了学生,称为大杂烩,一点也不为过。

教书先生是我同宗叔父,他原来曾在外乡任教,且是一单位负责人,不知某年某月被辞退下放回家,今又拾起老本行,走进学堂。

叔父听说我不去上学,委派高年级几个男生,连扯带抱,甚至几个人抬,强行把我抬到学校。

离开母亲,离开家,我是多么地无助,记得自己蹲在校园哭泣,周围几个发小围着,叔父哄我,还给我几颗大枣,我攥在手里,吃不下,如同今天的小朋友第一天上幼儿园,虽然没有大喊不叫,可那种委屈,那种伤感,在外人看来,可怜巴巴。

停止哭泣,叔父老师把我领进教室,因为我岁数小,个子矮,把我安排在最前头,周边是年龄相仿的发小玩伴,至于第一堂课是怎样讲的,内容是啥,我又是怎样听的,早已忘记,可从此我再没旷课逃学,按时去学校,成为名复其实的小学生。

叔父老师很严厉,上课有说话的不行,打闹更不允许,有些调皮的男生没少挨打,教鞭,长烟袋是叔父的法宝,我胆小又不顽皮,在同龄中,学习上游,不闹事,叔父很少打我,只是做错作业,他也批评,当时不接受,甚至有抵触情绪,今天看来,那是无私地关爱。

从六六年到七六年,特殊年代,学黄*,学张**,交白*成了英雄,十年间,荒芜了那一代人,我就是亲身经历者与受害者之一。

一九七六年七月,我高中毕业回乡务农,一年之后被广大村民推举为村民办教师,从此走上三尺讲台,开始了我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

一九七八年七月,国家恢复高考,我有幸参加,但是自己的那点墨水自己清楚,十年寒窗,文化知识没学多少,基础没打好,因此,名落孙山。

第二年,我又参加中考,又是如此。后来,教书,种田,结婚生子,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身体状况也不如以前,上有老,下有小,死了这份心,与高校无缘,命中注定,没有深造的机遇。

如今,我的启蒙老师——同宗叔父也已过世,人生路上的第一步是父母教我走路,知识的海洋是叔父,还有诸多老师引领,那个不重视读书的年代,大环境所致,与某人无关,也许有人会讲如果现在我会怎样怎样,出人头地,有所作为。高等学府我没踏进,心存芥蒂与遗憾,可社会这个大学堂更锻炼人,只要你有一颗执着的心,又有坚定的信念,梦想一定能实现,社会上的精英人才,有许多学历不是很高,可叱咤风云有其矫健的身影,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努力了,奋斗了,脚下之路虽然有荆棘,但开创进取,强者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

(二)当兵之梦

男女青年年满十八周岁,可以去当兵,进步之言保家卫国,小目标男性混个对象,或有幸退伍转业,成为吃“皇粮的”,女性入伍,凭身姿可镀金几年,找个对象,嫁个好人家,个人后半生也算幸福。

我在上高中毕业时也有参军入伍的想法,可听外人一讲参军条件,心一下子凉了半截,自身条件欠佳,一瓢冷水使我清醒许多。

原来,当兵也不是挺容易的。高三上半年,部队到学校选拔空军学员,这可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先是海选,身材、体重有标准,相貌端庄,最基本的是外官上没有伤疤,身板要直。

本人有几个方面不占优势,一是身材,高而瘦,让人初步印象弱不禁风,身板不挺拔,略显罗锅,十六七岁就这样,到了成年人不知会向何处发展;二是前额头有明显的疤痕,是我五六岁被同宗的大我十几岁侄子,挖圈坑里时用铁锨弄伤,也算我幸运,如果在往下一厘米,其左眼会受伤害,样子也不是现在的模样;三是右脚与小腿连接上方,有一柳叶状的斜疤,疤痕长约五厘米,另外右手中指指甲脱落变形,是我七、八岁与玩伴转水车(一种人力或畜力的提水工具),被水车齿轮轧伤,成为如今的样子,因此公共场合,我不主动伸出右手,感觉有点难为情,酒场多用左手端酒让酒,在自己看来,多有不雅,影响他人情绪,免去彼此的尴尬。

以上几点,足以把我拒之门外,因此,海选目视第一关便被淘汰,也自知自明,死了这份心。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军人倍受推崇,如果是适龄男青年,家庭条件欠佳,可军装一穿,军帽一戴,全副武装,或参军前夕,或在部队待上一年半载探家,会有媒人,不请自到,撮合一桩婚姻,促成一段姻缘。那时村上的女青年,见军人飒爽英姿,爱慕之情油然而生,不管家庭条件好坏,只要是当兵的,倍受青睐,没听说那个男性青年参军入伍直至复员,还光棍一条,军队这个大熔炉锻炼人,成就人,也让千千万万的男青年从此告别单身,真是“中华儿女多壮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发小十八岁入伍,去了河南郑州,属于济南军区管辖,他参军前,一身戎装,我好羡慕,只是先天不足,后天又磨难多,与军人失之交臂,终生不能从军,成为我一生的遗憾。

我们书信来往,叙述离别后彼此的心情,从小一起长大,一起上学,回乡务农在一个生产队劳动,又有共同的爱好——读书,无论是自己买得,还是借阅他人,都把书再转借,共同享受,汲取精神营养,他临走时,把他曾购买的长篇小说《夺刀》赠我惠存,我至今还保存着,成为友谊的见证物。

发小入伍一年多,其父前去探望,返乡时让其捎来十几本书,有《写作》、《古代散文选》等,今天有几本我还存着,看到这些书籍,书皮发黄,但我们的情谊还在,岁月带走我们的容颜,但情感永远珍藏在心中。

在八十年代,一个当兵的,每月补助很少,除去买点日用生活用品,所剩了了无几,更何况还有父母。我收到发小的赠书,心情激动,多少个日日夜夜,挑灯夜读,从书中找到曾经的过往。

同宗兄长也曾当兵,弟兄三人,家中只有三间小土房,后来又修了两间偏房,日子过得紧巴巴,如果在家务农,恐怕对象难处,谁家的姑娘愿意嫁入寒门,但是,参军入伍,一身绿军装,让诸多姑娘爱在心中,当年入伍离家时,我正在高中读书,学校组织全体师生排列公路两旁,挥动彩旗,夹道欢送,那场景如同昨天,还浮现在脑海,我见到兄长,与此告别,另见本村一姑娘也前来送别,我当时想,也许一段姻缘从此而缔结,但后来结果不是这样,另有姑娘在等待,一年之后,兄长返乡探亲,订下婚事,一对新人终成眷属。

邻居也曾当兵,其参军地点是内蒙古赤峰,他是炮兵。训练是常态,步枪,高射炮从他口中,娓娓道来,最多的是他说军人行军拉练,当年中苏(现在的俄罗斯)关系紧张,我国在北疆布兵许多且有几道防线,一旦战争爆发,全幅武装。他讲过挖防空洞,一座山包,看外表没有什么,走进会发现,山洞会从一边挖到另一边,里面供电、供水等设施齐全,一切为战争做准备。

当兵的人不怕苦,天天跑操训练,特别是特殊年代,不提高警惕不行,外部势力时时威胁着神州大地,全民皆兵,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军队这个大熔炉造就人锻炼人,更培养人的坚强意志,地震灾区有他们的身影,抗洪救灾帽徽闪闪,山林救火又是他们不怕牺牲,冲在危险的最前头,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是军人的骄傲,也是华夏儿女的楷模。

军人,一个英雄群体的名字,在心中,在脑海,情结难以释怀,永远的向往,永远的敬仰。


(三)恋爱之梦

高中毕业,父母为我说了一门亲事,事先曾对我说过,我当时以岁数小为由,不是很愿意。

父亲脾气大且暴,我从小惧怕他,今天来讲,就是“一言堂”,家长式作风作祟,这门亲事是当村的,王姓,按辈份小,女的管我叫爷爷,现在与妻子戏言,你跟着我不吃亏,辈份长了,由孙子辈上升到爷爷辈。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我的婚姻中,双方父亲要好,起了决定性作用,我与家人服从加顺从,再不愿意也无可奈何。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刚开始,无论是男娶还是女嫁,作为子女只能同意,不能反抗,至于抗婚是让外人嗤笑的,自由恋爱在乡村还是凤毛麟角,封建思想认为有伤大雅,败坏门庭。

现在想来,我与内人的婚姻,没有一点儿曲折与浪漫,在媒人与双方父母的撮合认可下促成,至于感情基础几乎是零,一场沒有恋爱的婚姻让我们走进围城。

小时候,露天电影看得不少,可大部分是战斗片,《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英雄儿女》等,其中有的影片看有十几遍,片中台词记得滚瓜烂熟,在这些影片中《英雄儿女》中的女主角王芳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偶像,男性青年的女神,心中且有小小奢望,如果将来能娶像王芳这样的女人做媳妇,那真是太幸福了,后来了解,扮演王芳的演员叫刘尚娴,是一资深表演艺术家,她的眼神,她的笑容感染一代又一代人,也让那个年代的男青年有了爱情的目标,铭记在心中的情爱时时涌动,我也是,尽管影片中没有半点儿爱情故事,可女神形象如同雕像镌刻在心中。

未婚妻大我三岁,身材好,面容佳,是大家公认的“村花”,特别两条乌黑过腰的大辫子更是让我青眛,提亲时的不愿意是一种推辞,实际内心深处,窃窃自喜。在春秋季节或冬季,未婚妻围有一条长长的桃红围巾,老远一看,鲜艳耀眼,美女加装饰,更激起我的遐想与憧憬,好像美好的生活向我走来。

由于岁数小,处于懵懂,对于爱情一窍不通,不像现在,媒体、书籍讲情爱的故事内容曲折,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匮乏的年代,不知爱的表白,只好让爱藏在心中,默默地注视,心中爱的涟漪涌动,彼此心中始终处于一种朦胧状态,仿佛隔着一层纱,看不清庐山真面目,只好让爱珍藏。

在没有任教师之前,我曾当过一年记工员,也就记工分的,每天晚上给生产队的社员,只要当日出工参加劳动,都给记上工时,大麦二秋参加粮食分配与年终分红。

我与未婚妻是一个生产队,白天男女出工有时不在一起,晚上记工时,大家要见面,特别是我,作为记工员,要认真负责,面对面,询问劳动项目,出工时间,有时队长在场,省去许多麻烦,大部分时间都是社员你来我往,每次都记完工分,都得八九点,有时会更晚。

那时我已定婚,天天与未婚妻打照面,我腼腆,她也不大方,有时我们很难为情,多亏她有一表妹,每次代言,不愿见面,又想见面,矛盾重重。每次写完工分,有时浑身出虚汗,特别是额头,汗水流下,如今想起,偶有调侃妻子,为什么见我怵头又脸红,其实我也是,那种心情难以用文字描述。

有时与儿孙讲起我们的爱情故事,他们如同听《天方夜谭》,觉得不可思议,又不可理喻,真的没有丝毫的恋爱经历,能让爱情保鲜,走过四十年的婚姻之路。

看到如今的男女青年,恋爱期间,甜甜蜜蜜,卿卿我我,如果进展顺利,如胶似漆,甚至谈婚论嫁。看电影,逛超市,或走进茶座酒吧这是必须的,小礼物,生日派对,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条件好,环境好,大趋势,男女之间的爱情让人羡慕,又让人嫉妒,他们太幸福了,天天生活在甜蜜之中。

我与妻子婚前没拉过手,更别说拥抱与接吻,每次过节,我们这儿的习俗是邀请未嫁女方到男方家吃顿饭,临別时再给点礼金,每次节日前都是母亲去叫未婚妻,来之后彼此显得拘束,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沒有,想来真是当年太幼稚,也不开放,思想僵化得失去了多少情爱。

结婚之前,父母让我与未婚妻去县城,买些双方所用的必需品,我们骑车前往,出村事先约定,一方先行,在远离村庄的地方停留,另一方后到,然后再一路同行,偷偷摸摸,如同做了错事,自我感觉不光彩。

一路上,没有过多的甜蜜之言,只言片语,至于讨好女方,我不会做,也做不到。

中午饭在一餐馆吃得,双方紧张,吃得好不自在,按理讲,走进剧场,看场爱情电影,不是更好吗?可本人木讷,未婚妻也内向,因此,好的机会没有充分利用,想来那种二人你情我愿的场景成为遗憾的过往。

说来好笑,我从小对于男女情爱知之少之又少,更不懂得这其中的愉悦与享受,小学初中读书时与女生还有沟通交流,当然只是学习或打闹。上了高中,男女有别,几乎男生女生彼此不言谈,偶尔有人私语,大伙儿会起哄,让双方都很尴尬,那个年代,禁锢了一代年青人,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压仰的情感不能释放出来。

八十年初期,一些爱情电影走进人们的视野,一些所谓的“禁书”也有了市场,年青人接触新鲜事物,对于男情女爱,表现的不再矜持,僵化的思想复苏,成双成对,牵手拥抱接吻,并不是伤风败俗,是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

港台爱情歌曲,大街小巷流行,给爱情注入新的助推剂。

年代不同,其生活方式,风俗人情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年逾花甲的我羡慕年轻人,经历一段刻骨铭心的恋爱,双方彼此深入了解,走进婚姻的殿堂不是更好吗?

如果有来生,我要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结果不重要,要享受那个过程,人生路上,不再留有遗憾。

2021.8.21

你可能感兴趣的:(梦想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