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茶笔记-茶类发展史上

小愿望,让喝茶简单点,懂茶简单点,开通了公众号《茶精分》。

与茶友的交流中,得到的反馈主要是:

1,都知道茶叶水深,想买不敢买,怕被坑被骗,也有的付出大量学费买不到好茶,能来这里看文章的,都想听点轻松的,实在的;

2,多数茶友学茶,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成体系,所获信息真假难辨,容易被带着走,师傅教你啥,你认为啥就对,问题是师傅如果就是错了的呢;

3,学茶学的浅表,没有形成对茶的鲜叶,工艺的基础认知,遇到问题不明白来龙去脉,无法分析,只能听师傅的,大神的。问题是卖茶的多数自己就不懂还在侃侃而谈,懂茶的茶商因为要和价格要利润不会说太透。

综合考量,准备以专业的大学教材为基础,以笔记的形式向大家说茶,希望大家可以成系统地学茶,懂茶,辩茶,买茶,喝茶。

学茶第一课,我国的茶叶工艺发展史。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明白了“来龙”,才能捕捉规律,学通弄懂。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茶叶经历了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制茶到机械化制茶的发展过程。

一,采食茶树鲜叶

从神农时代算起,中国发现和利用茶树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流传最广的说法是神农尝百草。在《神农本草经》《史记》等书中都有记载。

二,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最早是生煮,类似现代的煮菜汤。《晏子春秋》“婴相景公时,食脱栗之饭....,茗菜而已”说的就是齐国相国晏子吃糙米饭,几样荤菜之外就是茶叶做的菜。

茶作羹饮记载于《尔雅》“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晋书》中也有“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

三,从蒸青团茶道龙凤团茶

三国时期,魏国已经出现简单的茶叶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者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三国魏人张揖《广雅》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芼(音mao,二声)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如陆羽所说是从加入葱,姜,橘皮等物煮之,形同煮菜饮汤。

由于用鲜叶直接加工的饼茶有很浓的青味(类似于青草味),所以用蒸青制茶法去掉青味。就是将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再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降低苦涩味。

唐代到宋代期间,贡茶渐渐兴起,朝廷为此成立了贡茶院,就是制茶厂,组织研究制茶技术。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就是晴天把茶采摘下来,然后按照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进行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经过这样的加工,茶叶去掉了生腥的草味,变得鲜美甘醇。唐代饼茶中间有孔可串穿,有大有小,大饼茶为一斤至五十两。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出现了研膏茶,蜡面茶,并且逐渐在团饼茶表面有了龙凤之类的纹饰,称为龙凤团茶。制作工序为采摘鲜叶后,浸泡于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然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再置于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制作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以保持绿色,提升茶叶质量;但是水浸和榨汁的做法,造成内含物质流失,极大影响了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关于鲜叶内含物质在公众号第一篇有说),并且整个过程耗时,费工,这些促成了蒸青散茶制法的产生。

四,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加工中,为了改善茶叶苦味重,香味不正的特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为了减少内含物质流失),直接烘干(提味提香赶跑草腥味)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为蒸青散茶,保持了茶的香味,同时出现了对散茶质量的评审方法和品质要求。

唐代除了团饼茶外还有粗茶,散茶,末茶。只是饼茶最为出名。到了宋代才出现团茶改为散茶重要变革。

由宋代到元代,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存在。到了明代,朱元璋1391年下诏“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废除龙凤团茶而蒸青散茶兴盛。

五,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团茶和饼茶,蒸青(字面意思,蒸茶,水蒸气加热)散茶是可以把香味更好的保留,但是香味不够浓郁。于是出现了炒青(用干热发挥茶叶香气)。

炒青在唐代已经有,经过宋代,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做。制作方法是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已经和现代的炒青绿茶工艺非常相似。

总结:

1,茶叶最早是树叶子直接生吃到煮的喝汤(作为佐料)。

2,为了去除树叶子的草腥味,用蒸一蒸的方式做茶就有了蒸青团茶,饼茶。从三国到宋朝。

3,由于饼茶工艺的缺陷导致茶叶苦味重,香味不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蒸后不揉不压(为了减少内含物质流失),直接烘干做成蒸青散茶。

4,由于蒸青的工艺导致茶叶的香味不够浓郁,就有了炒青散茶,利用锅炒的干热,发挥茶叶的香味,逐渐形成了今天常见的绿茶制法。

这是茶叶制茶工艺发展中的最大变革,经历了唐,宋,元,明四代才完成。从而开始了由绿茶向现在的六大茶类发展的开篇。

下一期,将会说一说怎样从绿茶发展到六大茶类和手工制茶到机械制茶。到此,茶叶工艺的历史就说完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茶笔记-茶类发展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