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刷书,一起成长,我们今天来看得到课程《有效打造你的个人品牌》。
在现在这个社会,个人品牌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上的各位作者,都多也怀揣着自媒体的梦想,希望在能够有自己的品牌知名度。
那么怎么才能打造出个人品牌呢?
《有效打造你的个人品牌》主理人张亮,在互联网领域从事运营十几年,是有着几十万关注量的运营牛人。他在课程中,从5个维度,介绍了关于打造个人品牌的运营经验。
第一,利用产品运营的思维,明确品牌定位。
作为个人品牌,你的产品就是自己。你要做的,就是按照定位理论,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位置。
优势,就是你的能力、潜力和资源;位置,就是你针对的目标群体。
想要做好定位,有四个简单的步骤。
第一步,自我分析,明确自己的长处、短处、优势和劣势。
第二步,在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领域,设定一个长期目标,确定自己的IP。
第三步,拆解大目标,形成一个个在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小目标,并且明确达到这些小目标的资源和能力。
第四步,搞定这些资源和能力,达成阶段性的小目标。
这里最关键的是找到自己的定位,这个定位将成为你特征鲜明的标签,要和别人要有区分度,并且能够在这个细分领域里达到第一集团的位置。
如果定位领域强手较多,自己的竞争优势不明显,这时可以把你定位的领域继续细分。比如同样是PPT领域,你可以再细分为商业发布会PPT,或者项目建议书PPT。
领域划分越细,达到第一集团的可能性越大。但这有副作用,就是细分领域的目标群体人数越少,要注意平衡。
第二,利用渠道运营的思维,选择正确渠道做认知建设。
有了自己的定位,形成个人标签,就要把自己推介给目标群体,让目标群体认同你的标签。
具体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你要影响的受众群体。
第二步,明确能够到达和影响他们的渠道。
第三步,在这些渠道上,反复强化你的人设。
找到目标用户,找到通向目标用户的渠道,通过渠道向用户展示你自己,加深用户对你的印象,这就是上面三个步骤的内容。
有两件事特别提醒,第一是尽早进入新出现的渠道,比如公众号已经很早,头条也有段时间了,现在微视频算是新出现的渠道,现在进去来得及;第二是建立一个“主场”渠道,引导新用户方便的了解自己,强化对方对自己标签的印象。
第三,利用内容运营的思维,完成个人品牌的蓄势。
做个人品牌,要不断积累,形成个人品牌蓄势。
在你定位的领域里,你要做三件事:
1.持续输出内容;
2.持续学习和积累;
3.戒断那些对你个人定位造成冲突或干扰的信息,不要展示它们。
持续输出内容,也有三招:
一是赣榆发表意见与承担责任。越是有影响力的事件,需要承担的责任越大。倒过来,不想承担责任,就不会做出什么有影响力的事件。
二是通过日常的积累,形成自己的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里有个方法,你可以用小本子不断记录,看看这些事情都造成了什么影响。
三是不断重复上面两条。坚持是成事儿的基础。
第四,利用活动运营的思维,向外借力,成为话题主角。
借力就是明确自己的需求,有目标、有策略地获取帮助,达成目的。包括两种,向热门人物、热门品牌借力,向热门话题借力。
1、向名人借力
首先要明确借力的对象。选择能够提升你的人。包括同领域的资深前辈,以及对你影响力和品牌有需求的受众。
选择好有影响力的人物后,就要建立联系,深化相互之间的关系。可以持续输出观点,获得他们的欣赏和信赖。或者其他能够吸引注意力的行为。
想要获得别人的支持,先要满足对方的需求,然后再请对方帮你达成你的目标。
2、向热门话题借力
向热门话题借力,要完成三步:
首先,对舆论保持敏感,随时知道当下的热点。微博热搜、头条热点、百度热搜等,这些都是热门话题发源地。
其次,从自己擅长的领域,把自己的观点和热点事件结合起来,持续发出声音做出行动。明确表态非常重要,在舆论里,必须有鲜明的态度,才能获得支持。虽然站队也会引来很多争议,但有争议才有支持,模棱两可的观点没有人会感兴趣。不要怕被骂,是个关键。
第三,将志同道合者转变成追随者或配合者。还是要满足对方的需求,用双赢或多赢的方式去换取追随或配合。
第五,利用数据运营的思维,善用反馈来促进品牌升级。
数据是品牌的反馈,用反馈可以指导品牌迭代。具体有三个步骤:
1、利用公开数据和手头已有数据,找到数据中的变化和不寻常之处,分析原因。
2、在数据分析基础上,提出假设,找到解决方案。
3、验证解决方案,并通过验证不断优化。
通过数据得到现象,通过分析找到假设,这些假设必须快速得到验证,就形成了“假设——验证——执行——假设”的循环。
比如说,你想看看什么样的文章标题类型可以提高打开率,就可以试验不同的标题类型,并积累打开率数据,找到打开率高的标题类型,这可能是你的目标群体最喜欢的方式。然后经常验证,看看这个标题类型是否能够保持高打开率,还可以中间也做几次对比试验。这样验证确认后,你大体就知道应该怎么取文章标题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主要内容,5个维度打造个人品牌,值得你试一试。
天天刷书,一起成长,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