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札记 ——我的黑泥柴烧莲子壶(图文原创)

我是疯狂的“紫砂原教旨主义者”吗?

不是!但我是“火与土艺术”疯狂的迷恋者。

我是疯狂的“纯手工原教旨主义者”吗?

也不是!我只是疯狂的“手感主义”迷恋者而已。

我是容不得瑕疵或缺陷、处处拿着放大镜去挑剔、去吹毛求疵的“完美主义者”吗?

更不是,我认为人也好、器物也罢、作品也行,不完美就是完美,否则,哪里还有动力去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呢——某前辈不是说过么:最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能发现,当我学着去包容、去接受某些不完美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包容和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所以,对于陶瓷器而言,只要是用泥料烧制、手感甚佳、形质精美的器物,我都很迷恋。比如,在选择紫砂壶的时候,是否一定是黄龙山紫砂原料、是纯手工还是使用了某种加工工具、能不能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其实都不是我优先考虑的。我相信每件器物都有自己独立的灵魂,它们会在某个时空交汇点上与我相遇,一期一会,彼此心动神旌,于是,就拥有了彼此……总而言之,我是个既理性又感性、但总体上很感性的“恋物者”,同时,我的视野很宽、胃口很好,既能发现看上去很普通的器物的个性之美,又不是很介意它的若干瑕疵,彼此看见,对上了眼,心神感动,便把它收了下来。

这把黑泥料柴烧莲子壶也是这样得来的。

它看上去造型很普通,除了把手下端有所不同之外,基本上算是传统器型中经典的“莲子壶”造型(据说“莲生万象”,所以,各色莲子壶,造型在经典款之外,也会因制壶者的不同而呈现加入某些“个性化”因素);色泽亦不醒目,黑黑的,许是放置太久,壶身上蒙上了一层薄尘,越发不讨喜;壶身由于烧制过程中的窑变,还有些色差瑕疵。它像个无人关爱的丑孩子,怯怯地藏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等待着那个与它灵魂呼应、心灵相通的主人。我看见它的时候,就像看见了某个时间段的自己,个子矮,颜值低,有点自卑,在人群中绝不醒目,经常怯怯地藏在某个角落,默默地努力用功——当我把它捧在手里,轻轻拂去表面的浮尘时,甚至能感受到这把壶的脉搏跳动——所以,在朋友不解的眼神里,我毫不犹豫收下了这把并不起眼莲子壶,小心地把它带回了家。

我要好好地对它,用它泡茶,也会用心保养它。

首先,当然是好好清洁一番。

这把壶不知道是放置时间太久,还是原本就有人比较粗暴地使用过一段时间,壶内外都有浮尘和污垢。我先用烧开的滚水浸泡,水凉了之后再用茶巾反复擦拭洗涤,然后继续换烧开的滚水,水凉了之后用茶巾继续擦拭,如是这般,反复浸泡擦洗好几次之后,才加上凉水将其放在火上一同煮沸,小火慢煲了一个小时,冷却后取出茶壶再看,壶身内外尘垢洗涤一清,变得干净利落,原本灰蒙蒙的表皮,居然变成棕黑色,并隐隐泛起油光。

我决定,用这把壶来伺奉生普,茶性生猛,当然需要沉稳的器具来加以中和。

所以在接下来的开壶程序中,我挑选了上品生普茶叶,连同已经清洁好了的莲子壶一起放进了大煲,注满凉水,端到灶上,开火,煮!不到半小时,水开了,把煤气灶调到小火档,揭开盖子,煲里的茶叶随着沸水上下翻飞,而沸水也已经变成了深棕色的茶汤色,我甚至在脑海里开始自行脑补一段画面:咕噜咕噜作响的茶汤浸润着茶壶,而茶壶也在持续地、慢慢地吸收茶汤,器与茶,逐渐彼此相容,彼此妥协,彼此冲撞接纳,直到浑然一体……大半个小时后,关火,静待茶汤冷却,最后把壶捞出,清洗干净,用茶巾擦干晾干。

在接下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会反复把玩、冲泡生茶,在茶汤的浸润下,原本略微有些发亮的壶身会慢慢收敛起浮夸的油光,转而变成更深沉、更稳健的包浆色。

是的,器物在使用久了之后,时间会慢慢地在它的表面沉淀下一层油润而又醇和的“包浆”,拥有独特的触感与光泽。紫砂壶如果开壶得当、冲泡得法、清洁得宜、把玩得趣,很快就能在壶身上形成包浆,这是时光对器物的馈赠,也是对器物拥有者的奖励,而用壶冲泡喝茶这件事情,也因此变得妙趣横生、意味深长。

有人说:这不过是一把不起眼的、价格便宜的普通茶壶而已,又不是什么名家铭器,值得买吗?买了来,又是清洁又是开壶又是冲泡,值得花那么多功夫去“养”么?

每次被问到这样的问题,虽然懒得争辩,但还是忍不住问自己:到底什么器物,才是真正值得“玩赏”、“使用”、“保养”呢?

如同经常追问自己的: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才值得我为之努力奋斗、为之付出辛劳、为之浪费时间呢?

回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总喜欢追逐那些价值高昂、名家加持、毫无瑕疵的“铭器”,以为只有那样的器物,才是值得买值得用的,随着年龄的增加,在日月星辰下穿越过风雨霜雪,终于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原来,岁月大半是庸常;原来,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原来,世间从无“完美”我们只能从“不完美”中去发现和感悟“残缺之美”;原来,名气、金钱,终究只是过眼烟云,纠结来争斗去终究不过是云开雾散后的海碧天青……顺带着,连看待事物、把玩器物的观念,都随着年龄的变化产生了很多的改变。

我不再迷恋器物的价格,不再在乎是否为名家手作,更能坦然地接受某些不是特别明显的瑕疵。我更在乎的是:器物与我,有可以互相确认的眼神、有无形中畅快呼应的灵魂和心跳吗?为了这眼神、心跳和灵魂的呼应,我能不能慢一点,给自己机会给器物时间,在彼此拥有的岁月里,去深入思考、沉浸体验和用心感悟吗?

爱它,就要去坦然接受它的“不完美”,同时去不断思考、去发现和体验它的“美”,这不就是我一直追求的“玩物尚志”、“器如人生”么?

    日子照例一天天过去,白天总是忙碌,唯有独处的夜晚,才是属于我的世界。每当夜深人静、身心俱疲的时候,总喜欢搬出些心仪的器物,慢慢摩挲细细把玩。此时,黑泥莲子壶里总是会泡上上等的生普,接下来的一小段与“器”相处的时间里,冲泡出来的金黄色茶汤、弥漫在空气里的氤氲茶香,会让我灵魂出窍、两腋生风,常常忘记身处何处、今夕何夕。

也曾揣着目标急急赶路,无暇精细洞察深入思考,更无兴趣去沉浸体验、用心感悟,现在,终于学会了放慢节奏做回自己。当那些与我灵魂相契的器物穿过岁月尘烟、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彼此的灵魂便有了神秘的交集。它到底经历了什么,沉淀了什么,有多少故事在它身上发生,又有多少双手曾经爱怜地抚摸过它或是粗暴地摔打过它……其实我并不知道,但终于,我拥有了它,它也拥有了我,不是为了投资升值,亦不是简单地占有或者仅仅就是为了炫耀,更不可能在彼此拥有之后就能改变现实中的那些无奈和苟且,但是,它能让我目光澄澈心神笃定,帮助我更好地触摸我从未经历过的历史——那是逝去的过往;也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我们生活的、当下这个时代。

可以肯定,这不是个最好的、也不是个最坏的时代,它没那么复杂,当然也决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但是,它属于我,属于我拥有的、或是即将拥有的那些器物,我将带着这些心仪的器物、带着我的茶与壶,一步一步穿越这时代的河流,与它们一同欢笑一同悲伤、一起奋斗一起歌唱!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莲札记 ——我的黑泥柴烧莲子壶(图文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