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月色真美

    说到情感,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个人的事情,除了至亲至近之人,别人的喜怒哀乐与我们都不想关。正如鲁迅所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但真的如此吗?

    蒲松龄给他亡妻写的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欲唤墓中人,班荆诉烦冤;百扣不一应,泪下如流泉。”

    当读到这一句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天人永隔带来的巨大悲伤;一个人向已逝的挚爱亲人发出的呼喊,这么微弱,但又这么有力量。

    人的悲欢何止是能相通的。

    又比如,74岁的德国大文豪歌德爱上了19岁的乌尔莉克。仿佛枯木逢春,老头儿歌德突然像男孩一样陷入了爱情的狂热。他请求一位公爵代自己向乌尔莉克求婚,然而得到的回答是“拖延和推诿”。歌德非常痛苦,写下了他晚年最负盛名的爱情诗篇《玛里恩巴德哀歌》。

    好文字不仅能创造情感表达的新形式,还能让人从自身的渺小中脱身出来,让读到它的人,都能感同身受。

    为什么要通过阅读来体验情感?

    过去的人,是为了在书里找到更精确的情感表达方式。而我们这代人,又多了一个理由:有些情感,在现实中已经找不到载体了,必须到书里才能重寻旧梦。

    比如离别之情,离别是最伤情的场合,所以出现了大量的诗文,但是,情感不能以虚浮的方式存在。每一种情感,往往都要附丽于特定的场景符号。

    比如在唐朝,人们若是从长安城送别友人,通常都会送到城郊的灞桥。灞桥旁边遍植柳树,“柳”谐音“留”。所以,在灞桥边置酒送客,同时折柳相赠,就成了通行的送别仪式。

    后来,送别改到了火车站,所以,19世纪和20世纪的文学作品,又留下了大量关于“月台”的段落。

    而在今天的互联网,每个人都以账号的方式生存于虚拟空间,即便万里之遥,也可以瞬间面晤。所以,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人不再分成“眼前的人”和“离别的人”,而是分成“通讯录里有的人”和“不认识的人”。

    那离别之情会不会消失呢?不会,那是人类永远也不会愈合的伤口。

    阅读之所以能提升人的心性,不就是因为那些好文字能把心底事写成人间事,把人间事写成宇宙洪荒中发生的普普通通的事吗?

    一个人要是不能通过读书拥有想象力,要是不能让自己内心的节律随着整个人类共通的情感而律动,要是不能活成一个超越自己生命的存在,他还就不如一只牡蛎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晚月色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