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一路去,萨尔浒之战,杨镐该负全部责任吗?

坐镇沈阳的明军总指挥杨经略做梦也不会想到,他精心布置的萨尔浒之战会以如此吊人眼球的方式遭到了失败,看着仅仅只有一路回来的明军李如柏,这位科班出身的将领无奈的摇了摇头,在表面上来看,杨镐坐镇沈阳,用纸上谈兵的方法使得各路明军调配不当造成了在漫长的战线上各自为战分散兵力,造成了明军被后金军各个击破。那么,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其他的问题吗?后金军的我只一路去真的是唯一的制胜法宝?

首先从战争开始的时候,杨镐的做法的确多多少少书生意气,胡乱指挥。他对于后金的兵力和军事配置根本一无所知,连接派出杜松,刘綎等将领分兵向后金军的驻地赫图阿拉前进,并且派出使者联络叶赫,朝鲜一块出兵,从表面上来看,杨镐的部署似乎没有什么问题,杜松等人都是明朝一贯能征善战的勇将,但是杨镐真的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的战略规划,首先一个最大的前提就是后金军龟缩在赫图阿拉的老家,等着杨大人把所有的军队和军需都准备整齐了,最后等着杨大人的军队一二三一起上,抹脖子,杨镐作为明军层面最大的指挥官,他连最基本的后金因为是游牧民族的特性,在单兵战斗力和游牧民族特有的机动性都把

把握的不准确,于是在杨镐的瞎指挥下,明军就出发了。很多人将这次的军事行动可能在心理上就当成李成梁时代的和塞外的各个游牧民族日常开战而已,哪知道,半只脚已经踏进了鬼门关上面。

如果单单是明军仅仅对敌情的预判不准,或许合兵在一起的明军还能靠着火器和人数和后金的军队有着一较高下的能力,但是杨镐却把原本就不占优势的明军分了开来,四队明军就这么的踏上了死亡的旅途,在推进的途中,因为杜松的个人轻敌,所以他所率的明军主力一鼓作气推进的最快,面对这个情况努尔哈赤说:“大明军队确实来攻打我们了,我们南方已有驻兵五百人,就用这些军队抵御南方的敌军吧。这是明军声东击西的战术,他们故意让南方的军队先让我们知道,这是要引诱我们的军队开向南方,他们的主力大军一定会从西边抚顺关的方向来进攻的,我们要先打他从西边来的军队。”这就是所谓凭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初步战法,也真是因为这个原因,分兵几路的明军被后金的军队集中主力各个击破。

当然这个时候的明军将领杜松还是个愣头青,吉林崖下,成为了杜松军队的葬身之地,原本明军的优势火器,在点燃火把准备用火器攻击后金军队的明军反而在大晚上用火把让自己成为了箭靶子,很快随着杜松军队的覆灭,后金将矛头对准了马林和那位著名的刘大刀,马林的军队在受到后金军队的冲击之后,单兵能力远远不如后金的明军这个时候的劣势彻底暴露了出来,虽然明军的火器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是毕竟那个时候火器的连发性有限,一旦有空隙出现就宣布明军的死期,马林在一番混战之后,仅仅带着数个亲信仓皇而逃,几路明军就剩下了那个从国内打到国外的刘綎刘大刀了,在历史的记载中,刘将军和后金的血战是萨尔浒之战中难能可贵的镜头,在自己的双臂都被后金军队的弓箭穿透之后,这位猛将依旧下马和后金血战。

在最后,这位猛将抱着后金的士兵当武器撞击他的对手,刘大刀在萨尔浒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在沈阳,杨大人还喜滋滋的等着捷报,但是等来的却是多路明军覆灭的消息,这个时候,李如柏却把他的部队完整的带领了回来,细究之下,作为李成梁家族的后代,在辽东这块土地上,李氏家族根深蒂固,并且和后金的几个头脑都有实际的交往,两家在亲属关系上有着或远或近的姻亲关系,在萨尔浒之战中,李如柏很有可能就是出工不出力,原本在总体的战略指挥上面,明军已经在杨镐的胡乱部署下很被动了,再加上我们的队伍中出现了这么个人物,明军怎么可能有不失败的道理,杨镐的瞎指挥,也不全是萨尔浒之战失败的理由。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只一路去,萨尔浒之战,杨镐该负全部责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