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内心的巨人

    巨人集团在90年代的中国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上中学时候的我听说过“巨人”,上高中、大学之后听说过史玉柱,虽然当时已经作为经典失败案例来不断解说。它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虽然犹如昙花一现,但却发出了耀眼的光芒。他对一代的青年知识分子有着莫大的影响,以至于它失败后,史玉柱接到一大学生这样一封信“你必须站起来,你知道吗,你的倒下伤害了我们这代人的感情”。

    巨人,这个豪情万丈的名字,搭乘着改革开放的列车,打着“发展民族工业新经济”的大旗,在成立之初是一路高歌前进,所向披靡。然而,短短的不到十年的时间,随着巨人大厦的倒塌,巨人集团也开始分崩离析,最后消失在公众的视线中。

    在经营过程中,巨人是犯过很多错误的,比如史玉柱自己总结的几点说的很清楚:第一,盲目追求发展速度;第二,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第三,“巨人”的决策机制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第四,没有把企业的技术创新放在重要位置。巨人集团财务上的问题,保健品市场上的问题等等都是现象,而真正的原因总结起来就在于这四点。

    分析巨人的发展衰败史后,总结来看,如果一个企业要想成功,需要具备的条件有如下几条:

第一,产品要过硬,研发创新要做到首位;

    首先是产品质量要过硬,这是能长期占领市场一个最本质的因素,而后再加上市场的运作,营销方式的推广等辅助手段才能更加扎实的获得大众的购买。当有了稳定的收益后,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去进行研发创新。唯有如此,企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领军人物的核心作用;

    企业的领导人本身的特质在企业发展的前期来看,影响很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的决策基本上都是领导人一人的意志。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除了领导人本人要加强不断的学习,接触新的理念和知识外,还需要引入不同的意见,组建多样化的团队。

第三,长期清晰的战略导向,即专业化导向。

    一个公司想要做大,很容易,只要有资金,可以涉足多个行业,短时间就能迅速膨胀,但是想要做长期,甚至要做成百年企业,还需要在专业领域不断的稳扎稳打。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企业就坚持一件事情做下去。当做成行业老大,有绝对的领先地位时再涉及其他的领域才能真正的长久。日本有很多中小型公司,存在的时间很长,有的甚至超过百年。找找它们长久存在的原因就在于有清晰的长期战略思路,坚持做一件事。这也引起了我对于“企业存在的意义”的思考。如这些日本企业而言,企业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创造多大的利润给股东,而是为社会提供这样一类商品,给很多家庭创造经济收入的来源和创造简单的幸福感。也许这就是企业最本质的东西。

第四,在长期战略目标制定的同时,制定合理的增长目标。

    通过对市场的预测来制定发展速度目标这是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能力。做企业不能太保守,但是也不能太激进,而应该在谨慎思虑的同时要给企业设定一个较高的目标,但绝不是不可行的目标。这样,行动起来才有动力。通过每年目标的实现来实现长远目标。

第五,永远遵循“客户第一”的理念;

一个企业要想要客户保持对产品和公司的忠诚度和信任度,那么,企业本身对客户的信任和尊重是必须要的。只有建立在平等的合理的机制层面上,客户通过使用产品或服务感受到了尊重和舒服,他才会建立对品牌的忠诚度。因此,像巨人集团“挂羊头卖狗肉”,夸大广告词,做虚假广告,愚弄和欺骗客户的作法是万万不可行的。平等和公正是万事万物追求的本质。

第六,重视媒体的力量;

    有很多的公司,尤其是改革开放200年左右的一些公司,在危难时刻不懂得如何去进行危机公关,导致把自己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最后在媒体的主导下,丧失了人们对其的信任,导致全盘皆输。这些公司大部分都是做消费品的,它们的市场主体就是广大的消费者,所以良好的口碑和形象是它们的活广告。而口碑和形象是通过自己一点点做,媒体一点点展现给消费者积累起来的。媒体就是利用其庞大的网络和影响力想魔术师一样,想把小的好事可以变得更好,可同时也能把小的坏事变成大的坏事。媒体的力量不可小觑,而企业该如何和媒体搞好关系也是一门学问。

    以上所述种种都是企业成功的要素,总结为一点就是:“优秀的产品,长期的战略,稳扎稳打,尊重客户,整合资源”。世界上最本质的也就是最真实的,是真理。做企业也是这样,不可花里胡哨,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方能成就大事业。

巨人与银行的关系:以冷眼待人,人必以冷眼待之。在当今社会,建立利益共同体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如果巨人当初从银行借了很多债,在巨人缺少1000万时,银行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不会见死不救。这就是利益共同体。现在很多的企业,借了银行的钱去做生意,亏本了之后银行往往比企业本身更着急,因为现在都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资不抵债了,银行的钱也就追不回来了,所以在这种时候,银行会尽力保企业的正常运转。从而可以渡过一些危机。

史玉柱的性格孤僻,不愿与外界来往,在商界没有几个好朋友,不喜欢团队合作,推崇个人主义。这些都是“巨人”决策机制的形成因素。也导致巨人后来的孤立无援。

令人敬佩的还有是史玉柱的抗压能力。经历了这么大的失败,从云尖跌落到地面,他从容的面对了。最后,还能继续创造几个成功的公司,并且其中一个公司搬回自己的失败地珠海。光是这份敢于担当和面对的勇气就值得所有普通人学习。

还有不得不说,史玉柱是个商业奇才。从以前的巨人集团到现在的巨人网络等在各自的行业中都做的有声有色。只是,失败后的史玉柱更多了一些谨慎和低调,因此企业才做的更为长远。经过岁月的洗礼,失败的打磨,史玉柱变得更加成熟,变得更加的睿智。相信,深谙商业运作的他在未来一定会默默把一些企业做强,终有一天会实现他的巨人梦“中国需要巨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内心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