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到海再出川。
关于读书方法,我见过的,用过的,没有一百,也有五十,但我始终很困惑:
书本知识如何转化为行动?行动又如何产生价值?
现在我找到了答案。
这个答案是高中政治老师对哲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一个延伸。
哲学上的认知秩序:特殊——普遍——特殊
古典老师在《跃迁》中提到知识IPO,用来解决知识的价值化问题。
I(input)即输入问题。
注意这里是输入问题,而不是输入知识。
问题导向是解决知识焦虑的一个杀伤性武器,它能过滤掉我们生活中多数的无用信息。
同时,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问题导向就是指向实践活动的。
P(problem sloving)即解决问题。
在输入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开始调用知识,这就像是戴着瞄准镜在狙杀猎物,知识运用方向的精确度会成倍提升。
而解决问题就是特殊化的实践过程,处于认知实践的第一环。
O(output)输出产品。
当我们针对一个问题,调用大量的知识和认知资源进行整合时,个人对于问题本身的思考就不再局限于问题本身。
你会认识到问题背后的问题,然后对这个集合里面的相似问题有一个自己的思考。
这时候,就是输出产品的最佳时机,输出本身也会再次加深你对问题本身的认知程度。
当我们走通第一遍知识IPO的过程,对某一类问题就会有自己独特的洞见。
这个过程就是模型化的过程。
成甲在《好好学习》中提到临界知识的概念。
临界知识其实是二八法则在知识管理领域的特殊化应用。
临界知识就是知识群体中的那个20%,这20%的知识是真正重塑我们认知,改变我们生活的知识。
在这个解释的过程中,大家也看出来,其实"二八法则"就是最为典型的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不是某一领域的阳春白雪,而是适合大多数应用场景的下里巴人。
临界知识本身就是一种认知模型,它能够迁移到其它的领域,就如同幂律分布的分形特征一样,即使细分到一个具体的场景,它仍然具有效用。
采铜在《精进》描述知识整合的三个进程,过滤,浓缩,模型化,和知识IPO的底层逻辑如出一辙,他们都运用了一个相同的临界知识——认知秩序。
当然我们现在只看到从特殊到普遍的过程,是不是他们的论述出了问题呢?
不,但凡能够从特殊走到普遍的人,一定会走完这个认知秩序的循环。
现在,请将两个知识IPO连在一起,你会看到一个完整的认知秩序。
书本知识转化为行动,并不是想大多数人想的那样:这是你自己的问题,你做不就行了。
问题导向给了你最初的一个行动目标。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思考应用的场景化,即怎样将书中的理论用在生活里的复杂场景之中。
思考知识背后更为普遍的临界知识,再将临界知识走入生活场景,会得到生活本身的反馈。你对知识的适用范围也能做到心里有数。
除此之外,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最好的书。
客观记录生活本身,然后将自己记录所得当成书本,进行强力研读,走通认知循环。
将生活模型化,提炼出自己的临界知识,继续运用到生活中。
这才是改变认知的正确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