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深深地看见!莫若以明|管理者心理学项目4月份课程

编者按:

    英国作家王尔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自己是一场终生恋情的开始。”似乎指向了一个答案: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关系其实是自己跟自己的关系。

    在心理学上,人从来不是一个人,而是由“好多人”组成。我是谁?如何认清自己?如何理解人的不同面向?



复旦管院“管理者心理学项目”的课堂里,人人眼里有一种光,很清亮的那种;这种光,叫做欣喜。

2021年4月24、25日,贺岭峰教授(社会心理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舰队心理服务专家),与复旦管院“管理者心理学项目”第11期的学员们一起全面深入地分析讨论重要人生课题:逆境焕新-个人内心冲突与危机干预。

卢梭断言“人生而自由”,然而为何他又加了一句,“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人到底如何才能自由以及保持对自由的向往?什么样的人,年过花甲而依然热血豪迈,炸出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就投入到“不自由、毋宁死”的反抗中去?


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说道“我们确实活得艰难,一要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更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在苦苦挣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我感奋不已。”

    贺岭峰老师集中凝视了我们内心冲突,他指出,我们的身体里面住着五个自我:

“吐纳虫”,吐故纳新;

“警戒蛇”,规避风险;

“欢喜猴”,趋乐避苦;

“说书人”,自我预言;

“观照佛”,感应他人。

   我们奔跑得太久而无处安放分化的心灵,在这样一个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主宰的世界里,“吐纳虫”如何包容兼蓄?“警戒蛇”如何安静值守?“欢喜猴”如何喜怒有度?“说书人”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观照佛”如何现身弘法?

五个自我,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互通互补、和谐相处时,才构成幸福人生的起点和归宿。

贺岭峰老师,他是心理学家,各流派心理分析工具,无不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他是传统的文人、不器的君子,文学历史、艺术美学,如诗一般自然地流溢;他是当代的名士、进取的狂者,宁静谦和而又执著偏激,同时充满现实的关怀。

二天的课程,贺岭峰教授的分享像开了闸门的水,汹涌而出。同学们仿佛坐在小船上的旅客

,颠簸归颠簸,但漂在一条完全不在意料中的航道上,新奇又兴奋,对智慧的波涛充满不舍。

    最后,贺老师饱含深情寄语所有人:

如何成就美好的自我呢?

第一:无我(把自己当别人)

第二:慈悲(把别人当自己)

第三:智慧(把别人当别人)

第四:自在(把自己当自己)

让我们一起深深地看见!


    同学们热爱贺老师,其中包含着热爱自己的犹豫不决、自己的软弱、自己的无所适从和自己面对命运的那样一种无奈。


    一切在于行动。弗洛伊德说过:精神分析是对人的一种再教育。只要努力就会改变。憧憬、伤感、内疚、谴责、后悔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行动,通过行动去改变自己和他人,才能得到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周六下午课后,同学们前往“黑暗中对话”中国旗舰馆,投入一次非常独特的沉浸式体验活动。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同学们们使用盲杖踏上黑暗的征程,在导赏员的指导和陪同下,用75分钟的时间探索视觉以外的真实:游览公园,走过繁华的街市,穿过市场,经过咖啡馆等等。在这个旅程中,参与者的世界被打开,并重新定义。


穿过“黑暗中对话”,又回到光亮的世界,我们不禁欣然,与同学们在一起,日常生活里那一层层深埋的误解、未说出口的怨恨、孤独的委屈都消释殆尽,周围的整个世界都在敞开,溢满光明的澄澈感,还有一种与春风有关的温柔。

喜悦的是,我们一起虚度的那些时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我们一起深深地看见!莫若以明|管理者心理学项目4月份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