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车,中年老母亲的标配

      打小坐自行车后座长大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某一天,学车会成为中年老母亲的标配。

      事实是,当我被塞进满满当当的教练车里,听着叽叽喳喳的嘈杂声昏昏欲睡时,突然发现学员们有个共同的身份--宝妈。年轻宝妈们不再满足于家门口溜娃,而是把视野投向了近郊的山清水秀;年龄长的如我,为了方便接送孩子上培训,也匆匆忙忙挤上了学车大军。        武汉的嫂子们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学车事业,比起武汉的学生大军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据说科一和科四考试平均通过率达到90%以上,科目二通过率70%左右,而科目三通过率为60%多。综合以上的数据,说明有30%左右的人能考科目一到科目四时一次性通过。驾考,成为了继公务员考试之后又一大“国考”。

     咳咳,扯远了,拖回到现在。学车是我继司考后的又一大夙愿,也是又一大挑战。会开车后,老母亲遛娃再不用小心翼翼地看家里大爷的脸色。

     春天黄陂看杜鹃,夏天宜昌去漂流,秋天随州赏银杏,冬天咸宁泡温泉,只要娃有空,就能来场说走就走的旅游。如果碰上天时地利人和,家里老头子赏脸愿意出门溜达,来此长途旅行也有个人能换手。

     会开车前,娃报培训班的首选要靠近住处、轻轨,直线距离5公里以内,否则就得来回颠簸。一娃出行,全家陪读,太费爹妈了!会开车以后,可以放开手脚,选课不再受限。中午还可以小睡一会儿,娃的精神会更好。这样想想,学车是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且重要的事情呢?!

     说干就干,老母亲从不纠结。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学。我和同事一拍即合,走起。

     然鹅,学车不像考试,考试可以孤军奋战。学车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兴冲冲往教练场一站,前面4个人,哪怕一人只摸20分钟方向盘,学完一轮也需要一个半小时了,驾校早上9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中午休息两小时,苦哈哈的上班族可请不起这个假。

      没法子,我和同事咬咬牙办了VIP,请了个私教。就是中午专门给我们开小灶的那种。画眉、侧方、上坡、直角转弯、S路,同事一个星期搞定。教练看看我,朴实地嘿嘿一笑,“你还早呢!”

      没事,慢工出细活。晴天、雨天、“极寒”天,都有不同的窍,练车也是练胆。和教练处久了,知道这位老爷子就好一口咖啡,但因为糖尿病,家里人不让喝速溶。于是我天天一下班拎着两杯星巴克就往驾校赶。给老爷子上一杯美式,我一杯卡布基诺。腆着脸皮提要求:“您就按最严格标准的要求我。我要是水平没达到,您可千万别把我推去考试!”老爷子一口抽干咖啡,一边急吼吼挖个坑把咖啡杯埋了,一边冲我喊:“中!”

 (小贴士:有些驾校教得不认真,为了尽可能省油钱,不停动员学员去考试。不要急于考试,要多练,才能练出车感。)

     一把通过科二之后,接着就是路考了。由另一名教练带着一车的学员清晨5点赶赴20余公里以外的考场练车,练车时间为:两天。学员4个一组,挤得满满当当。第一次上手真是开得惨不忍睹、手忙脚乱。上车前的步骤忘了个精光,灯光雨刮满天飞,刹车油门分不清,教练说停我启动,教练说走我急刹。中年老母亲不需要自黑,我就是本色演出。

     但是中年老母亲字典里绝没有“放弃”二字。尽管内心慌得一片,但面上仍然稳如老狗。本着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的原则,我提议教练:“来个猛的,我们一车四个人不练模拟公路了,直接选择正式公路!”我接着忽悠教练:“练会了正式公路,我们在模拟路上就不怕了,40码走全程!”(小贴士:路考会有几条路供抽签。如果抽到模拟公路就比较简单,仅需要躲过路障和做出规定动作;如果抽到正式公路就会有社会车辆和不确定的障碍需要随机应变。但是抽到正式公路的几率非常小)

      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表明,我们全车猛练正式公路绝对是正确的选择,因为有两名学员都抽到了正式公路。

      终于,等到正式考试啦!驾考的所有考试都是抽签决定,公不公平的不好说,但是善于营造紧张气氛。

      比如说:科目一的考试明明可以考一个小时,错10题算不及格,考一题出一题的答案。考场人员不停的巡视,大声要求大家把手移开,不要遮着脸;错10题立马出场,很多人因为紧张而错判了。

     再举一个栗子:科目二候考大厅不停地滚动播放不打马赛克的血淋淋的车祸场景。我们这哪里是来考试,就感觉跟受训似的。

       好容易考过了科目二,科目三一开始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

      科目三的考试电脑系统特别落后,我打开车门后需要完成规定动作“绕车巡视”,也就是绕车一周把车四个角的按钮按响。可是当我按第一个按钮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响声,我又按了一次,还没有。难道是这个按钮故障?我试着按了另一个按钮。这时“叮铃铃”一阵音乐---考试系统终于启动了,同时伴随着的是“漏按”第一个按钮后的“考试不及格”提示。我居然,居然,在路考的第一步就被判不及格!而且考官还把我批了一顿!

      此时,我的内心是愤怒的。但是两秒钟后,我迅速冷静下来。现在还不是发脾气的时候,因为马上就要开始第二次机会。如果我现在去理论了,在周围没有摄像头的情况下我几乎没有胜算的可能。而且会影响到接下来的考试心情。而且,给考官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我所能做的,只有深呼吸,将心态调整好,用好最后一次机会。

     回头想想,很多事情莫不是如此。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考试不过是一座桥梁,尽快通过才是王道,犯不上跟它较劲。做好接下来的才更重要。难道不是吗?

      就这样,磕磕绊绊的,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我拿到了梦寐以求的驾照。从此,我又收获了一个新的称号:“女新手”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车,中年老母亲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