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自己在过去的生活中曾收到过很多建议。收到最多的是直接的建议,比如不少人就曾经告诉我:“李杨,我认为这件事你应该这么做。这是我的观点,你自己拿捏。”
这类建议,很有道理,但我几乎没有听过。
回想回想,你在这一生中听到过多少建议?我相信一定特别多。从学生时代和谁交朋友、到文理分科、再到考大学时择校择专业、毕业后婚恋嫁娶……处处都有着父母、师长、朋友们的建议。
工作中,你得到的建议也不少。比如,怎样把工作干好、应该去什么的岗位、怎样和领导同事相处……总有过来人给你“指点迷津”。
这些建议,你采纳了多少?超过一半了吗?根据我自己的经验,肯定不到一半,或许连四分之一都没有。
我相信,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为了孩子成长的益处,都会不断地给孩子提建议。
很多父母提建议的方式,是一本正经地、自以为是地、绝对正确地给孩子灌输人生的“真理”。然而,突然有一天,他们发现,青春期的孩子不爱听自己说话了,无论父母说得再对,他们愣是不愿意听了。这时候,父母们觉得失落、迷惑。
有的人说,这是正常的。孩子大了便有了自己的观点,开始体验独立自主了,所以不再爱听父母的唠叨。这么说,孩子小时候就爱听父母的唠叨?未必,小孩子只是不得不听,因为他们的自我还没有成长起来。
这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再为青春期的孩子们提建议,更不意味着我们的建议变成了废话。让我们的建议成为废话的,绝对不是成长中的孩子,而是我们自己。
这么看来,大部分人都不爱听建议。无论一个建议有多好,只要不听建议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麻烦,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听话照做”。
不过,也有少部分人,一生中不断地听取别人的建议,不断地沿着已经被验证为“正确”的道路前进。有时,他们的人生看起来也是成功的,但是这种成功更多是别人眼中的成功,和他内心无关。我想,很多人是不愿意这样的。
02
中国人特地把“意见”和“建议”区分开。似乎“意见”的强度更大,提意见的人是对你来说更加有权威的人。比如,领导提的意见,你要听,你基本上要照办,否则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而提建议的人,往往在表达上更为委婉。我们会说:“这只是我的建议,可能不一定适合你,仅供你的参考。你可以听也可以不听。” 听起来这是一个五五开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人们特别热衷于为别人提建议的原因。似乎提出建议后,有一半的可能性,对方会接受,从而自己就会感觉良好。
但是我们很少去追踪,自己提的建议对别人到底有多少价值。
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我们提出建议后,很少得到别人在行动上的立即响应。不过,对方通常会礼貌地表示“你提的建议真好,谢谢你!”借此,我们希望被认可的心理得到部分满足。
父母辅导孩子作业的场景,也是一个典型的提建议的情境。如今,很多父母在辅导孩子作业时,容易变得烦躁,甚至批评、指责、大声吼叫、情绪几乎失控。孩子呆呆地坐在写字台前,努力想要理解和做对。可似乎越是努力,就越是做不到。
一方面,我特别心疼这些孩子。成年人尚且对旁人的好建议持保留态度,更何况孩子呢?
父母凭什么觉得只要他继续提高分贝,孩子就能听进去?或者只要他再多重复几次,孩子就能明白?
03
我很幸运,曾收到很多真正意义上的好建议。提出好建议的人不是看见了我的问题,而是看见了我。
比如说,我在以往的写作过程中,曾得到一位老师对我文章的多次点评。她的点评句句入心、入理。这里附上一些截图。
对这些建议,我一条条地反复咂巴,品味。那段时间,我感觉到,我写作方面自信满满,能力提升也很快。
其实,如果不是看这些截图,我已经忘记了那些具体的建议了。但是那些美好的感觉一直留在我的内心。那些好感觉在我日后的写作之路上一直伴随着我、支持着我、激励着我。那些好建议就像是美好的礼物。
这让我想到,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情境中。父母希望孩子听懂、做到,最重要的不是父母有多么好的讲解技巧,而是父母和儿童共创了一个真诚、轻松、开放的空间。
成年人有强烈的自尊心,只有感觉到被尊重和被欣赏时,才肯接受有益的建议。一个孩子所需要的,本质上也是这些。孩子和成人,在这些需求上,并没有什么实质不同。
所以,孩子粗心的时候,别再说:“以后细心点!不要再为了这么小的问题丢分了。”仔细想想,这个建议就是一句正确的废话,有什么用?
换个说法试试:“孩子,虽然你这次考试你有好几道题都因为粗心做错了,但是爸爸特别能理解。爸爸想起来,我小的时候也特别粗心,经常马大哈。比如哪次哪次…… 不过后来,爸爸就慢慢变得细心起来了。你想不想变得细心一些?真好,原来你想做一个细心的孩子。那么,咱们现在一起来看看这几道题,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在下次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更细心一点儿。”
给成年人提建议时,不仅需要关注到他的自尊,还需要注意到他自我体验的重要性。
对每个个体来说,他的人生,需要他自己去体验。任何可能剥夺他体验机会的建议,都是不适当的。每个人都有去开创自己人生的动力,只有顺应了这种开创人生的动力,建议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对方即便不情愿地接受了,也会心存遗憾和不满,而不是心存感激。
04
在家庭中,我们常常想给对方最好的,所以总是忍不住急匆匆地提建议。你有没有想过,真正影响人的是什么?
你凭什么觉得你认为的最好对别人也最好?你认为的最好,和对方认为的最好,是一回事吗?你确认过吗?假如你的建议只是好在建议本身,而没有关注到提建议的对象,那么还是一个不够好的建议。
比如说,你在孩子交友方面提了个建议:“孩子呀,你现在大了,要注意结交朋友的时候看看对方的人品怎么样。那些成天打游戏、不学习的孩子,离他们远点儿,他们会把这些坏毛病传染给你的。”
孩子会听吗?表面上肯定答应。但可能孩子正好在学校,就有这样一个朋友。但他绝对不会告诉你。
如果你真的为对方好,就应该先问问,对方现在需要什么。然后,尽量提供对方需要的支持。
接下来,请你回想一下,这一生,到底是有益的建议对你的人生影响更大、还是别人对你的理解和支持影响更大?
一定是后者。
除了一些比较特别的工作需要,我们会就别人提出的具体建议好好改进之外,大部分时候,我们在征求对方看法的时候,最需要的不一定具体的建议。否则,为什么我们得到了那么多建议,却没有改变呢?如果我们真的按照那些好建议去做的话,我们的人生肯定是大不一样。
大部分人,在向他人呈现自己时,其实更希望被认可、被鼓励、被欣赏。只有在他感受到这一点时,他才更乐意接受建议并改进自己。
如果真的有人在向你寻求建议,你不需要故作谦虚。记住,你可以提建议的方式,最好是“共情的”+“建设性的”。
一个人的进步和成功是建立在自信心上的。一个人做一件事,最重要的不是知道如何把这件事做好,而是知道自己有做好这件事的潜力,有能做好这件事的自信心。
那些看似善意的“建议”,往往忽视甚至否认了对方本人的能力,这可能才是导致你提的建议别人不爱听的原因吧。
就像我在一本书中读到的:“建议意味着不接纳对方,意味着我知道而你不知道的高人一等。那些‘为了你好,我建议你’,通常只是建议者实现自身对他人的掌控。”
任何跳过关心人就直接去关心事儿的建议,都不是好建议。
有些老师说:“你怎么那么玻璃心?如果你接受不了我的批评意见,接受不了我善意的建议,就不要来学习。我不是来照顾你的情绪的,我只是来教你的。”
这是懒惰的老师。他以为做老师就是只要教会学生书本上死板的知识。
这是没有同理心的老师。他没有把学生看成是和他一样有情感的、需要尊重的人。
到底哪种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会了知识和技能、但是牺牲了快乐和自尊心,还是既赢得了尊重和自信,又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当然是后者。
老师不是学生和知识之间的媒介。做老师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影响人。
没人喜欢高谈阔论,我们都喜欢那些能贴近我们内心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