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良知才是

对于这样一部未映先热,点映场就卖出上亿元票房,豆瓣目前评分9.0分的高分电影,说实话,我是是抱着迟疑的心态走进电影院的。而较之于印象中上一部观众“自来水”、靠口碑逆袭的影片《大圣归来》,已经过去3年了。

一个贩卖的是情怀,一个抓住的是痛点。宁浩导演,延续了他一贯的黑色幽默,只不过这一次更加的真实,直击生活在底层人民因病致穷、吃不起药看不起病的苦痛。

《我不是药神》,英文译名:Dying To Survive,我喜欢把它翻译为“向死而生”。这样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让不少此前追捧印度“神片”的中国影迷们仿佛看到了曙光:原来,国产电影也能够这样的接地气,反映现实。

向死而生的氛围,贯穿于影片的始终,每一个个体都是颓丧的。靠着卖保健品维持生计却还是交不起房租,老婆吵着要离婚,儿子要上学,老子生病没钱治只能搁旅馆里搁着,步入中年危机的小市侩程勇的生活是颓丧的。生活没有保障,所有的压力全都聚拢在一起,所以他终日里愁云满面,酗酒、家暴、脾气暴躁。

白血病患者吕受益是颓丧的,为了能撑到听见幼小的儿子喊自己一声“爸爸”,饱受治疗折磨的他,默默承受着;黄毛是颓丧的,农村里的孩子患了白血病就是一死,为了不拖累家人,一个人孤零零跑了出来,当起了“沪漂”;患白血病的病友以及其亲人们是颓丧的,为了治病,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只是,所有的颓丧背后,都有着一颗不甘于屈服于生活,努力想要活下去、过得更好的理想和信念,这才是这部影片,让我觉得最动容的地方。毕竟“谁家没个病人啊,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所以当有渠道可以买到廉价“仿制药”时,他们群口相传,趋之若鹜。哪怕,真的买到了假药,真的被骗,毕竟,买不起天价药,没药吃是个死,与其等死,倒不如努力活着。

时间和背景放在了2002-2003年的上海,影片没有过多地去渲染这个大都市的奢靡和繁华,而是采用低视角,给整部影片蒙上了一层雾蒙蒙的滤镜,家长里短,生老病死,全都在每一个小人物的演绎里,波澜不惊,但就是这种平铺直叙的日常,却拥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

影片唯一的不足,在于它放大了“仿制药”治病救人的功效,而把真正生产正规药的制药企业推向了对立面。毕竟新药的研发成本以及时间成本,注定了新药上市之后的价格不菲,而仿制药的“山寨”性质,也保证了其价格的低廉。所以聚众抗议药企“天价药”,朝着企业研发人员扔粪便的行为,最终将直接影响到药企的科研积极性和药物输出动力,最坏的结果便是,这群患病的人,最终被研发企业的市场投放所过滤掉,最终无药可医。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也让这部影片收获了来自于电影之外的诸多关注。有关于医疗与病患、法理与人情、家庭和伦理、利益和操守。但,正是由于它的横空出世,让人们惊喜地看到,脚下这块冰冷的土地,正在逐步地解冻、温热、复苏。或许我们奢求的并不是整天的愤世嫉俗,悲天悯人,而是有这么一个有血有肉的小人物,用最质朴的情感,引发了我们的共情,戳中了内心,给了我们情感宣泄最恰当的一个出口,于是,整个社会便都欢欣鼓舞了起来。

只是,所有的欢欣鼓舞过后,对于整个社会深层次的思考,并没有如期待中那样,一针见血,直击要害,而是浅尝辄止,一笔带过。片中假药贩子张长林对程勇说:“这个社会,最难治的病,是穷病”,所以如果贫穷这块大病治不好,哪怕是仅仅只需500块钱的仿制药,对于一贫如洗的家庭来说,依然是一笔巨款。

从行尸走肉的中年油腻大叔,到给广大白血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的“药神”,程勇完成了“小人物”到“大英雄”向死而生的转变。而这个转变中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程勇两次被白血病病友聚焦的画面。一次是他把“仿制药”的代理权交给奸商张长林,自己开了服装厂若干年后,得知吕受益去世从吕的家里出来,一次是,他被判刑送往监狱途中,病友的眼神,前一次是空洞,后一次是祈祷与祝福。

好在,影片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结局,因为这样一群“小人物”的推动,国家开始积极地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刑满释放的程勇走出监狱,当警察的前小舅子告诉他“现在没人弄假药,正版药进医保了”。“挺好挺好”。

朴实的对话,一如每一个平凡的我们,简单生活里的日常,但却又饱含温暖和希望,毕竟,它预示了新生。而导演也同样用这样一部诚意十足的电影,赢得了掌声和关注,且不用问它的“药效”几何,这样一部影片的横空出世,它的存在即是佐证这个不甚完美的世界正在欣欣然向好的意义所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不是药神,良知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