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天性》:适度的困难可以帮助提高学习效率

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学习是一件“忌干扰”的事情,应该是轻松的。其实,这是对学习认知的一个误区。

美国密歇根商学院教授诺尔·迪奇曾提出一个在认知领域被广泛讨论的学习“三区理论”,将学习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长期处于舒适区会让人失去学习的兴趣、成就感和动力。而适度的困难更有利于帮助提高学习效率,这与“三区理论”中“学习区的最佳学习配比为15%新知识85%旧知识”的说法相契合。


为什么适度的困难反而有利于学习?


因为大脑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会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思维的运转,而思维活跃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记忆及运用,甚至可以帮助我们把学习的过程变得更有趣。

在《认知天性》这本书里讲到一个故事:

美国的佐治亚州跳伞学校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其中有一条最奇葩:上课的时候学员不允许带笔记本,也不允许做笔记。

一个叫米娅的女兵来到这里参加培训,因为不能做笔记,她只能在课堂上全神倾听、观察,并且在心理进行演练和执行。在跳伞测验的时候,米娅意外撞到了别人的伞衣。面对这个可能致命的危险,米娅凭借课堂上的记忆,用所学的知识救了自己。

米娅的表现证明:“不能做笔记”这个学习中的困难对她产生了实际的帮助。

心理学上把这种困难称为“合意困难”

“合意困难”即合乎心意的困难、适度的困难,是由心理学家比约克夫妇提出的。指的是在学习中设置一些“有益”的困难,增加合理的难度,能让学习效果更准确、更持久。

有哪些“给学习找麻烦”的方法呢?


《认知天性》这本书里我们总结了两个找到“合意困难”的方法。

方法一:多样化练习

多样化练习,即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刺激大脑的不同区域,使知识活学活用的方法。

例如,学生学习物理化学课程,当他们坐在教室里,单纯地听老师讲解各种现象、公式、原理的时候,学习效果往往不好,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不大。因为这种“填鸭式教学”的方法不能有效刺激大脑。

但是,当方法转变成讲解、视频演示、实验操作、小组讨论、撰写报告等方式相结合的时候,学生们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

后者虽然更麻烦,但也更有趣,对大脑的刺激也更全面、更强烈,因而学习效果也更好。

方法二:穿插练习

穿插练习,即在练习中插入两个以上的主题或技能。

比如,教两组大学生计算4种少见的几何体(楔体、椭球体、椎球体及半椎体锥)的体积,然后让他们解练习题。

一组学生的题目按照问题类型区分,另一组学生解同样的练习题,只是题目的类型是混合的。

结果,在练习中,按统一类型解题的学生(也就是集中练习的学生)的平均正确率为89%,而按混合类型解题的学生,正确率只有60%。

一周后,练习统一类型解题的学生在测验中的平均正确率只有20%,而进行穿插练习的学生的平均正确率为63%。

把问题的不同类型混搭起来,虽然会在学习初期造成一些困难,但这种方法却可以让最终的成绩提高惊人的215%。


此外,将多样化练习和穿插练习结合起来,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如何评估背景,辨识问题的差异,训练快速找到正确解决方案的能力,从而培养出成长型思维。

#凯妈读书笔记 Day107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知天性》:适度的困难可以帮助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