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谎了,是不是会变坏?

你希望孩子将来是什么样子的?

自立、自强、自尊、自爱……

那如果他撒谎了呢?

如果他身边的孩子撒谎了呢?

一、 撒谎的孩子真讨厌?

跳绳比赛回家时,他很不服气的告诉我班上小辛宣称自己一分钟跳绳有过300次的经历。

小家伙义愤填膺,说“哼!他一定是撒谎!真不像话!!”

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说自己最喜爱的书被妹妹拿走了,最后却在他枕头底下找到了。

说他晚上没有吃点心,床上却散落一床点心渣……

难道孩子真如“六月的天,孩儿的面儿”说得那么善变,那么影帝,那么……撒谎成戏精吗?

撒谎,听起来像个严重的问题!

此时我的脑海里过电影般跳出来的是狼来了里面调皮的小男孩面对一地死羊时的痛心;

没穿衣服还走得趾高气昂的国王的可笑;

烽火戏诸侯那个博美人一笑却丢了江山的周幽王的荒唐……

可是,

对于孩子而言,撒谎是真相吗?

二、 别忙着说他/她“撒谎”,你看到那簇火花了吗?

“奶奶,我可以飞!”一个眼睛里闪着亮光的5岁左右的小姑娘张开双臂,开心地大声吆喝着。

“你又没长翅膀,飞什么飞!小小孩子别说谎!”

我想起前几天一对祖孙的对话,和那孩子眼里瞬间灭掉的光芒。

我的心紧了一紧。

不如再好好看看“说谎”这件事。

不看不知道,一看发现,原来家长一旦把孩子与“说谎精”划上等号时,造成的已经不仅仅是熄灭眼中光亮那么简单了。

之前有过这样的报道父亲因为撒谎将14岁的女儿打得卧床两天,之后,女儿离家出走。任凭母亲发信息几百条,不回复也不回家。——亲子之间就如此横亘起了一座山。

更有报道说5岁女童因被母亲怀疑偷吃了梳妆台上的雪饼并撒谎,而被双亲活活打死。

抛开中间环节,就会发现其中的可悲之处:导火索是雪饼,结果是从此阴阳两隔。而给这看似毫不相关的两者牵线的,却是父母以为的“说谎”。

孩子明明是天使,为什么却要扇动一副黑色的小翅膀?

孩子说谎就是为了掩盖事实吗?

塞尔玛·弗雷伯格曾经在《魔法岁月,0-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中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

某个小孩明明自己尿湿了裤子,但一见到父母就告诉他们是和他一起玩的小朋友干的,而这谎更荒唐的地方在于,这个小朋友根本就不存在,是这个小孩虚构出来的。

鄙视父母智商啊!尿湿的裤子作为“撒谎精”的实锤,再明显不过了!

但是,塞尔玛·弗雷伯格却告诉我们,且慢打板子,原因如下:

3岁孩子在刚学会排便后,做事太专注时可能会忘记,所以导致尿湿了裤子。

但是,他太爱父母,太在意父母的看法,于是乎——

他从内心期望真的是别人做了这件“坏事”。

当然,这样他也就不会招致批评。

另外,在成长阶段,他通过将做错事的那部分和希望成为的那部分区分开,另外假象一个家伙,那么克服自身的困难,就不再是自己和自己的战斗了。

既然有了这样一个背锅的,那么让他走人,顺便带走这些演砸了的事儿,也就非常容易了。

很多时候,孩子的本意不是要说谎,而是在用他幼稚的努力,小心守护着一朵小小的火花。

三、向着明亮生长

只是可惜,那些悲剧中的主角。

父母没有看到孩子躲进阴影的原因是因为渴望成长和爱。

而他们也没有反思是否自己给孩子的压力过大,导致孩子没有看到阳光,只敢选择逃避。

真正的黑暗来源于不懂沟通的父母,

真正的悲剧是由爱的阻断造成的。

我不是强调无原则地鼓励孩子找借口。

沟通过程中,既要陈述事实,同时又做到打消孩子成长的顾虑。

既不娇惯放纵,又要让孩子看到更好成长的可能。

如果,看到爱,

如果能够更好地沟通。

或许天使可以更好地挥动翅膀走向光明。

前面说到的3岁的孩子尿了裤子说是别人尿的,我们该怎么办呢?

当父母明白了孩子的心理,搞清楚小孩子所谓“说谎”——

部分原因是:分不清现实和逃避。

更多的是因为:爱父母、维护自尊和对成长的渴望。

此时,你还会用打倒“说谎精”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吗?

我想更明智的做法是:弱化他的逃避,强化他成长的动机。

同样是尿裤子这事儿,为了避免孩子被家长强化为撒谎,我们应该这样回应他说的别人尿湿的裤子:

1、“裤子尿湿了可真不舒服。”——描述这个事实,但是却不强化任何责任人。

2、“不尿裤子真的需要一段时间练习。”——表示理解,给孩子减压。

3、“中间可能插拼接玩具太专注忘记了。”——继续描述事实,但不点破虚构人物。

4、“不过会越来越能记得呢!”——看到成长的可能。

如果孩子继续强调是另一个孩子完成的,除了“哦”之外,不用太多回应就好。

相信如此处理,孩子会更加明白成长的方向,也更愿意放下“掩饰”这种不恰当的努力,向着更加明亮的方向生长。

最初,世上本无撒谎的孩子。

我是爱儿童心理和绘本的二宝妈,曾经的英语老师,现在的育儿达人,欢迎和我一起共同探讨科学育儿。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撒谎了,是不是会变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