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2【随笔】也谈刺激或激励

也谈刺激或激励
这几天读严华银老师的《教育原乡》,读到《教育教学中“激励”的负效应及其消除》一文,感触颇深,敲打敲打键盘,记录一下。
严老师认为,激励教育会产生“激励依赖症”,有“功利”和“被动”两个显著特点。显然,严老师是不赞同一味的“激励教育”的。同时他也深入分析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赏识教育”。所有这些看法,都是很有见地的,读罢也很有启发。
由此我联想到普通人。
其实,不只是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激励中,不论是被什么东西激励,物质的抑或是精神的,作为被激励者都会产生相应的反应,其实,这也是在接受某种刺激。
先看看教师这个职业吧。
教师都知道,与我们工作息息相关的刺激有不少,最直接的刺激就是职称晋升,因为职称的高低涉及到工资的高低。而职称晋升应该算是一项庞大的接受刺激的系统工程。教学成绩、年度考核、各类评优树先、民主测评等等,都是其子系统。任何一项子系统又有更细一层系统,最终指向你的每一次备课,每一节课,每一次学生测试……也可以说,教师是被困在刺激的茧房中的茧人。当然,很多老师接受的刺激也来自精神层面,他们认为教师是崇高的职业,确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甘愿为教育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不过,我们看到的媒体中这类教师楷模,都是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津贴……这些称号都与相应的工资挂钩。也就是说,他们也是经历了物质刺激,然后就跨越到精神层面。或者说他们一直在精神刺激这个层面驰骋,而物质上的高工资,只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出现而已。不论怎么说,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物质决定意识”还是很吻合的。
试想一下,如果有那种佛系老师,对职称晋升并不感冒,他们投身教育事业的动力又来自什么刺激呢?没有了职称的刺激,也没有了各类荣誉奖项的刺激 ,他们的工作动力更多地来自于自身,自身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或者不说这么高大上。他们只是对课堂比较痴迷,痴迷于站在课堂上向求知若渴的学生传授知识的,痴迷于看到一个个懵懂未知的孩子变得聪慧,痴迷于孩子们对知识的崇拜、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崇拜,进而转化为对站在课堂上的那个人的崇拜。这就够了,自身价值能够以这种方式获得体现,也挺好的,也就知足了。当然,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刺激,这种刺激应该是更纯粹,更持久,也更有力的吧。严老师文中说的香港教师可能是这种情况吧。
再看看工人吧。
咱们工人有力量。是呀,工人阶层是社会的基石,他们干着最基础的工作,相对来说,也累,也脏,报酬也低。但是,他们却是最容易满足的一个群体。他们接受的刺激更多的来自物质层面。比如计件工资,不论是车间的工人师傅,还是满大街奔驰的快递小哥,抑或是自己当老板做小本生意,你干得多就挣得多,这多直接,多干脆。挣多挣少,你说了算。所以,即便是他们的工资不高,他们也没有什么怨言。这样一来,更多的脑力劳动者,他们的工作成绩很难被简单量化,所以评价时就很难让所有人都满意,众口难调嘛。所以面对民主测评有人就有意见了,因为这里面人为因素很明显存在着;所以面对各类荣誉的评选,甚至是面对论文、课题等相对比较“硬”的条件,也会有人有意见,因为这里面也存在着人为因素。或者荣誉是争来的,或者论文是造假的,或者课题是玩虚的……

其实,刺激虽然有多样性,但殊途同归,最终都要通过作用于人的大脑对人的行为产生促进作用。你为什么要赚取更多的钱财呢?因为有钱的话你可以吃好喝好玩好。那你为什么要吃好喝好玩好呢?因为你认为吃喝玩才会“乐”呀。假如,我是说假如,你的“乐”的标准不是吃喝玩呢?那会出现什么情况?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有更自由的精神想象,有不受外界干扰的愉悦身心的爱好,你能够在你的经济能力承受范围内,读读书,健健身、旅旅游,那样的话,你感到更快乐。岂不很好。
你肩挎奢侈包,你高兴,是因为别人投来羡慕的眼光。其实那个好几万块钱的包也装不下多少东西,买菜的话还不如几块钱的竹篮子好使。如果你不在意、不在乎、不关注别人对你的看法,不论是否认识他们,你都不呼应他们对你的评价,那你背一个lv包和拿一个塑料袋又有什么不同呢?如若是那样的话,你又何必为物所累,孜孜以求呢?你不就直接跨越物质层面享受精神追求了吗?
祝贺你,此时你可以算是得道成仙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7-22【随笔】也谈刺激或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