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大范围长周期地平衡

每天睡觉之前,要简单看看当天的时间记录有没有做好。

建议放在睡觉之前,早上起床,以及中午午休,这三个不同的场景,进行检查。

如果超过两天没记录, 反馈机制的有效性就会下降很多。

在手机上的回顾,不需要太多,只要看比重就好了。

要区分一下,那就是时间记录,是对事实的一种反应,不能把它变成一种时间规划,时间规划只有在时间记录的基础上,才能去做规划。

有了客观的数据,我们去进行整体的规划。

比如时间记录,就不怎么强调,接下来吃个饭只给15分钟,而是你吃多少分钟,就记录多少分钟。

规划也远远是低于长期的,是从未来30年到50年这样的角度。

长周期大范围的平衡。

工作比较忙,偶尔一两天熬夜,这个关系不大,但如果经常这么做,我们就要反思,能不能通过调整。

调整是说在一年之内可以调整好,还是需要一个更短的时间就能调整好?

现在在哪方面进行投入?在未来十年会有一些产出或收入。

比如每天的语音写作,在未来十年会有一些作品,或者自己思维上的改善带来深入思考的启发。

现在投入的是时间,以后就是收益,同时因为效率更高,时间会越来越多。

通过时间记录我们可以知道单位时间效率的提升。

做规划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有哪些事情是不能去做的。

举个例子来说,这辈子在学习成长上大概还有多长时间。

按照我的过去的时间记录比例,大概还有5万多小时。如果一本书是看一个小时的话,那么最多能看5000本书。

但我们不可能只是处在阅读当中,还有可能写作,还要学习别的东西,最后得出一个数据比例,就是看一千本书左右比较合适。

这一千本书会换一个知识结构,就要求我们从各个不同的领域,比如哪些是你擅长的,有哪些是消遣娱乐的,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出一千本这样的书单,这就变成了一个可执行的计划。

同时也要给未来留出一些机动化的时间,一般安排50%到60%的时间是合适的,剩下的30%到40%的时间要作为机动化的时间。

无论你的效率多么的高效,关于浪费的时间都有必要提取出来,因为人毕竟不是永恒不变的机器,这需要我们提前规划的,又有休息的时间,也要给自己放松的时间。

每天大概有10%左右的时间,用作健康休闲,可以说是休闲娱乐,也可能是基于身体健康的运动。

运动是让身体放松,休闲娱乐是让大脑放松。

适当的放松是有必要的。

我的标签,每一个标签都包含了两个方面,比如学习成长。

既包含了学生时代的学习,也包含了每在工作领域可能会获得成长。

工作事业既包含了打拼的事业,也包含了你正在进行的工作。

等等等。

交通时间和睡眠时间是两个比较特殊的领域,凡事跟交通和睡眠有关系的,都直接算到这两个,不需要做过多的拆分,以避免花费更多的精力。

时间记录是有成本的,我们要控制这种成本,从而获得最大的收益。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间管理:大范围长周期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