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想花很大的力气去改变孩子,实际上,孩子来到我们身边是为了唤醒我们,对自己有重新的认识。当你能够把劲使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你会发现整个家庭就得到了觉醒。
平常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自己跟一个孩子大声地咆哮,咆哮完了以后,冷静下来,又觉得自己刚才非常失态,觉得自己真不应该这样做。请问为什么我们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那个咆哮的你是真的你,还是那个后悔的你是真的你?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那个大声咆哮的叫作“自我”,那个冷静下来能够理智反思的才是“真我”。
为什么自我经常表现出来的是带有控制欲的、苛刻的、愤怒的?要搞清楚,自我并不能够代表真我。自我来自哪儿?自我取决于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自我的反应根植于恐惧之上。在恐惧什么呢?恐惧环境,恐惧周围的人,恐惧未来。当我们内心充满着对周围世界各种各样的恐惧的时候,反应就是愤怒,恐惧跟愤怒是联系在一起的。
“关心则乱”。不会跟同事大喊大叫,即便你的同事有点小毛病,你笑笑就过去了。当你有了孩子以后,你发现你把全副身心都放在这个孩子身上,你特别关心他,同时,你的恐惧感也被调动,恐惧感给你带来无数的愤怒。
要知道无论身在何方,你的内心都可以达成和谐。调动出来你的“真我”,而不是用这套装腔作势的“自我”来对待周围的人。当孩子写作业稍微慢一点,自我的反应就出来了,:如果孩子一直这样磨蹭下去的话,将来怎么办,他一点竞争力都没有。这个背后是不是恐惧?一个孩子跟你顶嘴,不听你的话,你的自我开始膨胀,说:“他怎么能够这样对我?他这样没有礼貌,这样不孝顺,他将来怎么办?”背后依然是一大堆的恐惧。要通过和孩子的互动,认识到我们内在充满着大量的恐惧,能够把自我和真我真的分开。
感谢我们的孩子,孩子是唤醒者,他来到我们身边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了让家长更成熟。你会发现你可以把孩子当作一面镜子,像照妖镜一样照出你内心当中各种各样的恐惧和不成熟的地方。孩子本来是觉醒的,你不要试图去改变孩子,你只需要让这个觉醒的孩子保持他的天性。他会爱自己,他会对自己好,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做事没有那么多功利的态度,三岁以前的孩子本来的样子。随着我们的教养,慢慢地把他变成了跟我们差不多的人——有烦恼、发脾气、喜欢摔门、喜欢跟他人对抗。
孩子本来是觉醒的,大人有一个糟糕的习惯,习惯于主动作为,觉得如果不去努力地做一些事,那肯定不对。在孩子从小到大的人生中,在不断地做加法。觉得“你做得越多,你将来的收获越大”。但是如果你真的读过很多伟人的传记,你会发现,放空的阶段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无聊的阶段,悠闲的阶段,有一段时间无所事事,甚至彷徨迷茫,这些阶段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今天不能够接受这些,觉得那是浪费时间,于是不断地主动作为。这种主动作为的行为会破坏孩子的天性,进而使得孩子从一个觉醒状态,转变为一个对抗的、焦虑的状态。
很多时候,对孩子的关心掩盖在命令之下,“我给你安排点事”:这点时间安排点事、过个节安排点事、有点钱就去报个班……总是想办法把命令覆盖在孩子身上。这个命令背后紧跟着的就是恐惧和绝望,认为人生压力重重,认为人生是一场巨大的冒险,人生是一场零和博弈的巨大竞赛,孩子落后了,以后就会更糟糕。其实这些是很可笑的想法,稍微有点人生经验的人就会知道,人生的随机性实在是太强了。
当家长永远在努力保持忙碌和掌控的时候,他跟孩子就会有一个长期冲突,来自对时间的看法。当一个人长大了以后,当下的一切,为了一个虚幻的未来在做准备——做这件事是为了小升初,做那件事是为了能够加几分,做这件事是为了拍照放到朋友圈里边,为未来准备的。孩子跟我们不一样,在他的天性没有受到破坏的时候,孩子的时间是分配给当下的。一个孩子被人揍了一顿,正在那儿哭得难受,只要遇到了一个好玩的东西,他又玩起来了。经常说小孩子不会骗人,只要不发烧,他就玩,他就高兴,时时刻刻都在为当下活着。这就是一对巨大的矛盾。
孩子终其一生最需要的三件事:“我被看见”,“我有价值”,“我很重要”。阿德勒写的《自卑与超越》《陪孩子终身成长》我们也曾经是孩子,自始至终需要的就是这三件事。有时候需要的并不是钱,并不是荣誉,需要的是被看见、有价值、被尊重,这三件事也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家长不给孩子这些,取而代之的是家长批评他,说“你没价值”“你不行”“你管不了自己,必须让我来管你”。现在理解了家长跟孩子的矛盾,是孩子想要的家长根本不给他,而且家长还会很累。
好多家长都有一种感觉“我的孩子故意气我。”哥哥打妹妹是在故意气我;他不写作业是在故意气我;他明明会做这个题,他说不会做,是故意气我。你注意,孩子根本没工夫故意气你,孩子只是在做他自己。孩子不会做作业,他就是忘了,他就是不会做,他根本没有想过要故意气你。为什么家长会有一种孩子是故意气自己的感觉呢?
原因很简单,我们头脑当中有着很多反应触发点,反应触发点像膝跳反应一样,只要孩子一出现某种行为,父母就被点着了,跟点打火机似的,这么简单,这么灵。触发点来自我们头脑当中很多关于教育的迷思。
“教养都是为了孩子”。很多家长是不是经常讲“还不都是为了你”“我们还能为了谁,全都是为了你,将来财产都是你的”。当我们认为教养都是为了孩子的时候,一个欣欣向荣的育儿产业。一个家庭真正的改变来自父母读书,不是让孩子读那么多的书。家长给孩子买书花多少钱都愿意,觉得这都是为了孩子好,教养的核心对象不是孩子,而是家长本人。
过于害羞
过于文静
过于早熟
过于激进
过于冲动
过于散漫
过于不上进
过于无所谓
过于小心翼翼
过于敏感
过于不专心
过于懒
你的孩子淡定从容,你说他过于懒散;你的孩子数学学得特别好,语文学得不怎么样,你说他过于偏科。无论孩子怎么表现,你都会觉得“不够”或者“过于”。当你把教育的重点全部放在孩子身上的时候,你会发现要求是无穷无尽的,这会导致孩子非常焦虑和痛苦。
“成功的孩子总是在前面”。整个社会越来越竞技化了:学乒乓球越来越早,学体操越来越早,学弹钢琴越来越早。开始走上了竞技化的道路。大量的家长都是逼着孩子学,一个三岁多的小孩子弹钢琴,妈妈拿着鸡毛掸子站旁边敲,这孩子还会有什么兴趣弹钢琴?为什么大量的家长会这么玩命地让孩子去参与竞争呢?因为我们头脑当中有一个错误的想法:一个人只要在童年的时候排在你前边,大概一辈子都排在你前面。只要做一个很简单的回忆,回顾一下你们上学时班里的排名,跟今天你们的生活状态是不是一一对应的,你就明白了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人生有很多起伏错落的过程。
把孩子的能力比喻成五根手指。外在成就,比如说学习成绩和体育成就,充其量是小拇指(就是最小的一根拇指),其他四根手指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一个人能不能跟自己和谐相处(这是大拇指);与家人的关系(这是食指);与社区的关系(这是中指);与各种目标的关系(这是无名指);外在的具体表现(这是小拇指)。一个人受教育的重要的目标。现在家长们把它们反过来了,把“小拇指”(外在成就)看作唯一,整天带孩子参加各种竞赛,参加各种比拼,考证,觉得童年只要领先,这一辈子似乎都能够领先。
通常对孩子的未来有过度清晰的想象。家长如果对孩子的未来有着过度清晰的想象。家长是根本不可能知道三十年以后会有哪些工作的。你越是刚性化地规定孩子人生发展的路径,你和孩子的冲撞、矛盾就一定会变得越多。“成功的孩子总是在前面”,这个迷思要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