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兹山鱼谱》的丁若铨,看到。。。

今天看完了《兹山鱼谱》,看之前大概了解了一下电影故事背景,知道这是一个讲朝鲜200多年前三兄弟在朝廷被人排挤,而被罢免官位,发配到穷苦地方后所发生的故事。当然电影主要是在讲三兄弟中的大哥丁若铨被发配至黑山岛后,渐渐与当地村民一起生活,并与一位叫昌大的年轻渔夫一起研究海洋生物,教授昌大学问,并编著《兹山鱼谱》的故事。

作为中国人来说,其实会很熟悉一件事:在古代那些有大学问的人,都应该是研究关于黎民百姓、江山社稷的学问,下笔写作也离不开这些。偶有意趣,也应该是做做诗,题题字。但丁若铨却用自己后半生的时间在编纂一部在当时看来完全没啥价值的鱼谱,而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出丁若铨的文学功底是肯定不弱于那个时代的任何一位大文豪的,所以确实挺反常的。

当然丁若铨不去关心这些江山社稷,一方面来自于他对那个时代的失望,另外一方面其实也是他的性格使然,这些我们在电影故事发展中都可以看出来。

而对我感触最深的其实是:他在那样的环境下为什么依然可以过的那么富足、祥和?

而反观昌大,虽然后来考取功名,算得是成功逆袭的典型,从渔村搬到了陆地,让家人都过上了舒适、安稳的日子,但却内心却一直得不到平静,最后还是走上了辞官回乡的道路,可谓一波三折,这到底又为何?

我自己的答案是这个:其实幸福全然和外在的物质无关,或者更严谨的说:一个人的幸福与否,和占有的外在物质的关系很小,而和他的精神状态关系很大

你看,首先丁若铨来到渔村后,一开始也非常郁郁寡欢的:一路奔波的不适应,新环境上的不适应,饮食上的不适应,和当地人交流的不适应,还有自己身份的不适应。这些对他来说肯定都是很大的挑战,所以情绪自然无比低落。

但很快,他偶然的机会发现当地的海洋生物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做成的菜都很好吃,这首先让他产生了惊喜。然后他通过观察也发现了一个叫昌大的年轻渔夫,对海洋生物非常熟悉,至少比那时候的他要懂得多,这再次引起了他的惊讶。而且这个渔夫自己在自学《四书》。

于是所有的线索串联在一起,让他产生了要联合昌大一起研究海洋生物的主意。你看,丁若铨这种人就是非常典型的到任何一个新环境立马可以识别环境特征,然后找准自己目标,去做能够创造价值的事情。

随后他开始真正的行动,不断试探用各种方式去和昌大建立合作关系,最后终于用互相教学达成了协议。这里可以看出,任何的合作都是互利。而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时,其实更需要的思考的是自己要如何对别人产生价值,去做有利于别人的事,这样人家才会愿意和我们建立合作关系。

而关于做鱼谱这件事,那个时候的人们肯定都是非常陌生的,当然包括昌大也不能理解这到底有啥意义,于是就问丁若铨为啥要做鱼谱?

丁若铨是这样的回答的:

对话.jpeg

你看简单的几句回答,就把他的底层视野给展现出来了,并且也能看出他赋予写《鱼谱》的重大意义。而且这里没有任何关于自身利益的诉求,没有说为了能够早日获得圣上的释放谅解,而去做这件事。

所以我们看到后面十几年的时间里,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他都能始终在坚持做这件事。就是因为他一开始就给设立了一个自己无法拒绝的目标:“给国家渔业谋求更好的发展”。

关于这一点,我自己非常有感触。很多时候真的不是我们懒,或者天生平庸。其实只是因为我们脑子里没有设定一个足够让自己兴奋目标,于是我们后续行动力不足,或者目标感不清晰,反而看那些格外勤奋的人都表示不理解。

其实我们和那些格外勤奋的人的差别,仅仅在于:大脑里是否有一个足够让自己兴奋的目标。一旦你在自己的大脑里设立了这样的目标, 那么以后的行动力就基本上没啥大问题了。


另外回到上面的内容:一个人的幸福和外在物质关系不大, 和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关系很大

其实整部影片最主要想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你看昌大后来当上县令后,获得了远超以前的物质生活,但因为内心里无法接受身边官员的那套行为,于是内心非常挣扎,逐渐也和身边上上下下的人矛盾不断、冲突不断升级,最终也得以爆发,看着就知道他其实远比做渔民时候还要痛苦。

而丁若铨,因为他清楚外面的世道是怎么回事,于是他安心去编纂自己想写的鱼谱。另外身边的家人、儿女都在。

手上有自己想做的事,身边有自己在意的人,于是即使生活物质上要比昌大清贫很多,但其实生活上却格外从容,情绪也极少会出现波动,看着是非常舒服、平静的。

而这也是我自己非常向往的一种生活状态。

当然电影是千人千面,一个好故事就要给所有人完全不同的联想和思考,希望大家喜欢的可以去看看这部影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兹山鱼谱》的丁若铨,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