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品君子、观交友,看人生

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讲解过《论语》,《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就是她在百家讲坛的讲稿。其中主要说了七个方面:天地人、心灵、处事、君子、交友、理想、人生。那么我就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一下于丹教授的观点,分别是君子、交友和人生。

君子

对于君子,孔子有这样的描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则四海之内皆兄弟。就是说君子要面容严肃、待人恭敬,换句话说就是对人对事认真,不浮夸,走到哪都有朋友。另外,君子在做事的时候一定是义以为上的,对待任何人都一样,绝不会因为和谁关系好就为其谋私。孔子眼中的君子是从容镇定的,这份从容镇定一定是在经历很多磨练后形成的,内心一定是知道自己是谁,这样才会有自信。另外,君子是勇敢的,所谓的勇敢就是敢于面对自己自身的缺点,敢于尝试,去化解遗憾。对于“以德报怨”这句话,孔子觉得君子应该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果以德报怨,那拿什么去报德呢?接着,孔子又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去管别人的好坏,更不要随意批评。并且孔子还指出,君子应该多听少说,听的多了自然疑问就少了,一定不能冲动行事,戒掉了冲动,就少有后悔。并且,君子是那种你很难取悦但却能做事的人,而小人一般都很好取悦,但是在真正找他做事的时候就处处苛责,不好好做事,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是这个道理,君子坚持自己的主张但绝不对他人求全责备,而是更多的苛责自己的内心,对自己严格,对他人厚道。君子在劝告别人的时候一定要有分寸,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有忠告你要友好地去告诉人家,他不听就不要说了,不要自取其辱,不可教之人无需多费时间费精力,君子要把有限的精力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正所谓“君子不器”,君子不做无意义的重复性工作,要为了意义为了价值而活。“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不会说得很好听,他一定是在意其做得怎么样的,在做到了之后淡淡的说出来,这才是君子之道。“吾日三省吾身”,君子会时刻反省自己,“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君子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同时也在提升着自己的自信。孔子鼓励君子在自身修养足够之后就要出去,要能做到“不辱使命”,并且真正的君子能做到“宗庙称孝,乡党称弟”,你们那的人在评论你时都说你孝顺,乡党们见了你都像兄弟一样待你。最后,要成为君子,首先要有是一个善良的人,这是第一条准则,君子品德高尚,时刻牵挂着修缮自身,遵规守法,而小人呢,处处惦记着自己利益,想着贪点小便宜,所谓“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就是这个道理。第二点,君子要有定力,要有自己的原则,“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在公众场合,君子就应该大气,对人无论关系好坏都应该做到一样对待,照顾到每个人,而不是一聚会就去找自己关系好的人到角度自顾自聊天去了。第三点就是刚才说的”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一定是言必信,行必果的。这是君子之道。

交友

再说交友之道。孔子主张“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有三种人是益友,有三种人是损友,那么哪三种呢。首先,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友直就是朋友说快爽快,果断,这种朋友在你犹豫的时候往往可以推你一把,让你突破自己。友谅就是说朋友带人宽厚,这样的朋友不会使我们陷入堕落,而是在他人的包容下找到自己的弊端自己的缺失。所谓友多闻就是那种见多识广有才华的朋友,这种朋友在你踌躇的时候可以以他自己的广博学识为你做一个参考。然后是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妄”,友便辟就是说朋友性格暴躁,这种朋友在你遇到事的时候往往会煽动你,使你失去理智。友善柔就是说朋友太优柔寡断,遇到事情的时候想得太多,往往错过时机。友便妄就是那种思想阴暗的朋友,总想着耍小聪明的朋友。孔子在谈到人生的时候说道“少戒色,中戒斗,老戒得”,年轻的时候血气方刚容易为了感情的时冲动,所以感情问题一定要处理好。人在中年的时候喜欢与人斗,这时候一定要避免争斗,与人斗不如与自己的能力斗,有能力机会自然垂青于你。在老年的时候,就会患得患失,这时候就应该想开点。所以三个年龄段要有不同品质的朋友,朋友一定要选好。在与君子说话的时候,也是有一些原则的,首先你不能抢话,到你说时你再说出来,这叫“众望所归”,并且说话不要遮掩,遮掩往往给人以隔膜感,在说话前一定要对对方有一个了解,要说合适的话。当然,交什么样的朋友,重要的是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要懂得完善自己,自助者天助。

人生

最后是人生之道。孔子说过,“吾十有五,而治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表示,在三十岁的时候要“立”起来,这个“立”指的是心灵的立,要学会自省,遇事从容不迫,对自己所做的事自信坚定。四十是“不惑之年”,不惑指的是面对社会的打击、不公正等不再追求公平,并且迅速建立起自己的位置,从二三十岁的绚丽慢慢归为平淡,三十岁之前要做加法,不断尝试,而在三十岁之后就要开始做减法,把你自己不需要的要舍弃掉,学会拒绝,这样就慢慢达到了“不惑”的境界。人生有三个阶段,知言、知礼、知命,知言就是通过学习了解世界,知道他人怎么样但抱怨可能会很多。知礼就是说人的自我建立了,这时候就到了“而立”的阶段,抱怨就少了。之后才是“知命‘的阶段,这个时候才能称得上为君子,孔子在五十的时候才知本命,这种状态可以用《逍遥游》中的”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来表述,这时候君子已经形成了自身的一套自循环系统去对抗外界。六十而耳顺,”耳顺“指的是在别人说话的时候能从别人的立场去听话,这样听什么都不觉得有错,这是在经历了很多见了很多之后炼出来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指的是君子在千锤百炼之后,建立了自己的内心,可以体谅他人,可以不再在意别人的看法,活出了自己。

当然在重压之下,现在也有好多人在不惑之年就已经悟出来了更高的甚至从心所欲的境界。英国的一个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给一个南瓜上压了一些砝码,然后每天把砝码增加一些,从第一天的几克、第二天的几十克,再到后来的几千克,一直到南瓜长大的时候,他把这个南瓜和普通南瓜放在一起,拿刀去切,手起刀落,刀竟然被弹开了,最后这个南瓜是被用电锯锯开的,它的强度和树干的已经差不多了。这是南瓜的生命实验,那我们呢,人生本来就是一场生命实验,在不断地磨练下,我们也可以加速自己的成长,早日达到理想的状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 | 品君子、观交友,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