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读《“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有感

      “一群不阅读的老师在教孩子阅读”这是之前去诸暨培训听到的一句话,这句话从那时起就深深印在我的脑子里,刻在我的心上。我不愿意做话中的一群老师里的一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深知阅读的重要性,于是在这个暑假我捧起了学校下发的《“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老实说,这本书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觉得很乏味,它不像小说没有吸引我的情节,它充满着较强的理论,我才疏学浅一下子很难读懂。“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像教学生一样多读几遍,我也反复翻阅了几次。作为一个刚踏入职场的新晋班主任,我深感班主任工作的不容易,对田冰冰老师轻轻松松当好班主任感到困惑,心想:当班主任怎么可能轻松?就在我对这班主任工作如何做存在困惑时,我看到了《“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中关于学生工作、班级建设的部分,就像是一场及时雨为我浇去心中的烦闷。

      一、重新认识“班级建设”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把班级建设看成是给学生进行教育在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然后就是管理好学生不让他们出现坏情况。再者,家长对孩子的期待更多的是在成绩上,关注的是孩子的成绩在班级是什么位置,成绩是否有进步。在跟家长的交流中几乎没有家长问我孩子在学校里除了成绩外的其他情况。这让我将班级建设与“德育”和“管理学生”等同起来,学生坐在一个教室里学习就形成了班级,学生听老师的话、遵循班级制度,筹划一些因任务而必须的班集体活动就是班级建设。 

      但在 “新基础教育”中,“班级”不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组织形式来理解,而是作为学校各项教育活动组织的基本单位来理解。“班级”即使作为学校组织,它内含着生长变化的需要与空间,内含着变化发展的可能。“建设”是不断创造着班级内涵与个性的过程。班级建设是学生与教师在学校合作进行的,为促进学生社会和个性健康、主动发展而开展的学校实践,是学生在校社会性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班级建设的行为人是学生和老师,它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它在教育最终目的的意义上只是一种手段。“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是通过班级建设,改变大多数学生在校社会生活中受支配,被管理的状态。因此也就提出了“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反观自己这一年的班主任工作,看似忙碌地在为班级努力,在为呈现一个优秀班级绞尽脑汁。但是,我又何尝不是一直在指挥、支配着学生,让学生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呢?看到这里,我不禁问自己“我让学生去完成的任务真的是他们愿意的吗?”“学生在做这样工作或任务的时候他能得到什么?”我开始沉思了,我找不到为自己辩驳的话,我怀疑自己在班级中的作为。“新基础教育”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班级建设中都提倡还给学生,提倡站在学生的立场。这么看来,我的这一年与这真的大相径庭。

      二、“还给学生”的班级建设实践

      直面学生的生命存在,研究学生的成长需要,聚焦学生的生命质量提升,创造性地策划和组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新基础强调“学生立场”,班级建设的内容因学生成长需要和学校生活的丰富而呈现出丰富性,比内容更丰富重要的就是班级建设的方式与过程所蕴含的育人价值。这也决定了,班主任首先要读懂学生,要将班级还给学生,在还的基础上,互动、提升,积累形成系列,化到学生的班级日常生活之中。

      在安排班级管理者和班级值日生时,我一般都是自己主观意识的安排。班级管理者一般都是成绩优秀乖巧的好学生,班级值日生就根据范围给每个人都安排。一开始我认为这是一件极小的事情,尽快安排好有人做就行了,但看了新基础教育这本书,我意识到我自己一厢情愿地安排并不妥当。回想起孩子们承担这些工作时的态度谈不上消极但也绝对不是积极的。甚至有时候会因为某个孩子的调皮而惩罚他做值日工作,这更是让孩子们不能够积极认真对待值日工作。记得刚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天去教室我看到的是孩子们什么值日工作都没做,黑板没擦,地上也还是垃圾。每天都要我扯着嗓子问“谁扫地,谁擦黑板”,对于值日这样的事情孩子们并没有放在心上。再回想班级的管理工作,我安排一位平时乖巧懂事的孩子作为班级的纪律委员负责管理班级纪律。一开始孩子很负责,但时间久了孩子也有些倦怠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找孩子谈过心也批评过,可谓是软硬兼施,但毫无成效。这让我迷惑,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看了书中关于班级建设的实践,让我豁然开朗。

      “新基础教育”采用增设班级岗位、自愿选择和轮流上岗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主动为班级生活负责的机会。新教师培训中一位来自金华荣光国际学校的吴小军老师分享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也提到了班级服务工作的安排方法。吴老师在开学初给学生们下发一张“劳动模范”评比申请表,让学生自己申请岗位并自我承诺,更有意思的是吴老师还给他们设定了一个试用考核期,成立考核组(即班级学生),这让枯燥的劳动变得有趣,而且也让孩子们彻底改变对服务工作认识的偏差。吴老师的这一做法不就和“新基础教育”中“还给学生”理念不谋而合吗?那么面对低段的孩子若是再给这些服务工作标上一些好听且光荣的名字那不就更人人抢着做吗?当然,岗位的轮换也是必不可少的。但轮换的制度不应出自教师之口,引导学生考虑是否进行岗位轮换,如何轮换也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决定。看到这,我就想下个学期开始我就要这么去做,因为班级人数偏少所以我想可以让孩子写上两个自己心仪的岗位,并进行承诺,若岗位有竞争那就举行竞选由其他学生决定谁先上岗,决定好轮换的周期。同时,我想关于班委的选举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或许这样孩子们能够个更有责任心。

      班级建设不单单是岗位这么简单,还存在班级的文化建设,首先让我想到的就是班级环境的布置。往往这些布置都是老师从网上买一些布置的材料然后动手按照教师的意愿进行布置。既然要倡导“把班级还给学生”那为何不让学生参与班级布置呢?听听学生说自己的教室可以如何布置起来,如何设计文化角等。用学生的书画代替那些名家的书画,让学生自办的刊物、小报出现在班级的图书角落,这样的班级是不是会让学生更加喜爱呢?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学生成长的气息”这一理念的贯彻还需要从很多方面去实践改变。教育的路很长,我们需要去改变的还有很多。作为新晋班主任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多读、多想、多看、多尝试。路漫漫其修远兮,行则终将会至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读《“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