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读书的时候,老师经常耳提面命告诉我们说,辩才一定是人才。
虽然不是人人都是要以写作来谋生,但不论是日常沟通表达或者文字表达,能够找到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传达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这是在现代社会立足必不可少的一个能力。
在《奇葩说》上,罗振宇也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影响力怎么构成?两个能力——第一写作,第二演讲。
如果你能写出让很多人认同的东西,你就能在这个社会有一席之地;如果你能做到出神入化,这项技能便能带给你很多意想不到的便利。
这些例子你一定不陌生:
因为写作,咪蒙仅用4天赚到500万,2年获得千万关注,一条广告收益几十万;
因为写作,胡辛束从一个月薪3000平凡无奇的人变身估值3000万,才24岁的她就拿到了真格逻辑思维数百万的投资;
写作这项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其重要性。但是一旦面对写作,很多人往往觉得束手无策,无从下笔,这是很多人在初学写作时的困惑。
最近在看《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作者布兰登▪罗伊尔,其作品先后五次获得"图书奖"、"总统图书奖"金奖;同时,在2011年荣获"年度教育图书奖"。
全书从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方面,列举了20条非常实用的写作原则,其中包括如何规划表述的观点和顺序、如何使用合适的例证、如何增加文章的可读性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型文章的写作技巧。
这本书看似很薄,却是美国高中生3年的课本,无论你是零基础小白还是在写作中遇到瓶颈的写作大师,这本书都会带给你很大的启发。
要写输出一篇美文,以下两个部分是必不可少的。
一、结构
这个我们浅显易懂,写文章就跟画画一样,都是先把基本结构画出来,画出来后再填充细节,比如下面这张图
小猴的整张头部图就是在基本的结构下慢慢填充的。
写文章就如同一堆砖石瓦砾无法建成摩天大楼,需要先搭建骨架,后续的工作才能进行。
没有结构的文章,就像一盘散落的珠子,要想把它们串连起来,还需要一根线。
那文章的结构又该如何搭建呢?书中介绍了以下3种方法:
1、运用“自上而下”的写作法
自上而下——即是先写总结,开门见山。将总结部分放在文章开头。
著名的《金字塔原理》中,它就告诉我们,当你结论先行的时候,听众或者读者会自动将后面的内容与结论相关联,找出其中的逻辑。但如果你是最后才抛出结论,那么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读者需要不断地去猜,去归纳,文章的易读性就会大打折扣。
这其实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沟通是一样的,比如举个例子,以下两种表达:
第一种:因为A下午三点要去拜访客户,而B中午十二点才会到公司,而会议厅两点之前的时间都被预约了,所以我把会议时间安排在了两点,你看可以吗?
第二种:我把会议时间安排在了两点,因为B中午十二点才回公司,A下午三点要出去,而且会议厅两点之后才有空。
你看,两种表达同样是为了传递一个信息,会议的时间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但很明显,第二种的表达要更为高效,不会让听者一头雾水,而是一开始就明确了最重要的信息,后面要听的不过是论据。
所以,当你要写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抛出你的观点,直接在文章开头写出你整篇文章要表达的东西。
2、熟悉文章的六大基本写作结构
写作中最常见的六种结构包括:范畴结构、评价结构、时间结构、比较结构、线性结构、因果结构
在动物学中,你可以从动物的骨架判断出它为何种动物。结构预示内容,文章的重要观点要给予最多关注,且应最先讨论。
3、分解事物
很多人写出的文章,读起来让人觉得杂乱没有逻辑,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会分解事物。在写文章的时候,你需要根据你的论点,根据你要表达的东西,把它分成2-4个观点,然后分别去论述表达。
这就好比我们逛超市,如果一家超市把所有的商品都堆在同一个货架,这上面有蔬菜、酸奶、面包、卫生纸、牙刷牙膏,你会是什么感觉?
你会觉得很乱,没法顺利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写文章也是一样,你如果想读者能快速明白你想要表达的东西,你就需要分解你的论点,逐条去论述。
而在分解的时候,我们有几种结构可以参考:
范畴结构:讨论两个没有太强关联顺序的事物,比如苹果和桔子
评价结构:先讨论正面再讨论反面,先说优点再讲缺点
时间结构:按照时间的推进来阐述
比较结构:比较两者或者三者之间的差距,先比较差异最大的点
线性结构:按先后顺序或者层级顺序来讨论展开
因果结构:先谈因再谈果,或者反过来也行
很多人写文章,把所有想说的话题全都放上去,这其实是不对的。我们要先结束一个主题的讨论,再接着讨论其他主题。
二、可读性
1、利用排版和设计
我们经常在手机端看各种文章,所以写文章时我们也要考虑作者视感。
排版是可以让你的文章变得思路清晰,赏心悦目的。
②文章重点用黑体字标出
这样做,一是可以节约读者时间,没时间的读者可以只看黑体,了解大概。
第二,自己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哪些是重点。
在大学,一份好的课题标书,重点地方都要用黑体字标出,写文章也要做到。
③注意段落的长度不要太长
我们不是鲁迅,写的东西也不会被写进教科书,不要想着你写的一大段会有人耐心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完。
◆该分段的时候就分段,不要全篇就一个段落,这样的文章是留不住读者的;
◆排版别太花哨,这样会让人眼花缭乱;段落之间适当空行,可以缓解阅读的疲劳;
◆重点的内容加粗,提醒读者注意;别过度使用斜体字,这不太符合我们的阅读习惯;
◆如果可以,将文字颜色改成深灰色,这种颜色和白色放在一起会柔和很多,能带给读者更好的视觉体验。
2、回顾和修改文章
直到你的文章改到无可修改,否则不能说已经完成了。
以前自己写文章,写完后便放在那里,自己都不愿去改,后来才知道,要不断修改,将文章修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写文章就跟建房子一样,我们首先要建好房子的基本结构,然后再去装修。我们也是首先要将文章的基本结构梳理好,再不断对文章进行修改润色,最终形成一篇好文章。
有人问欧阳修怎么写文章?他说:“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使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没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又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意思就是,写作没有什么方法,多读、多写就可以了。
无论什么类型的文章,要让读者愿意读你的文章,需要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能够给读者带去价值,能消除对方痛苦,给对方带来愉悦,节省对方时间或能够给迷茫的人指明方向。之前,看到过一种说法,读书的好处就是:你知道原来自己的感受早已被世上某个人明白地说清楚了。
可能很多人都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东西是根本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但更多时候,我们会遇到的是:原来自己的感受早已被世界上某个人准确无误的表达过,感同身受一般。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表达自己其实只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汇。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借助别人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有时候看到一句话会突然觉得这就是我们长久以来想说却说不出来的。
在哈佛,这所全世界知名的顶级学府,如果你想顺利从这毕业,无论你是什么专业,你必须搞定一门课,那就是写作课!是的,你没听错,在哈佛,有且只有一门必修课,那就是写作课!
在哈佛大学写作系主任James Herron博士看来,写作是一项复杂的能力,练习写作更重要的是训练一种思维,而这种思维能够帮助你去更好的认识思考这个世界和社会。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写出打动别人,让别人有收获的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