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优秀的、却让我不敢共情的书

见过一条印象很深的短评:“本来就抑郁,越读越抑郁,读着读着就从地下室走上了天台”


《地下室手记》继承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如既往的风格,刚开始会比较难读,好像一本谈论意志的哲学书籍。但是坚持读下去就会领略其中奥妙。

书中详细描述了主人公极度丰富的内心活动,极其敏感的种种体验,言辞非常强烈。

然而就像暗流,地下多么风气云涌,表面都风平浪静。压抑一切行动,内心愤懑始终不发作出来,因此感觉非常别扭,读起来很压抑。

不过这种感觉来自想法与行动的不符,因此虽然压抑但不沉重。可以让我们了解到社恐患者的现状、了解躁狂症或者双向情感障碍者真实的内心。

令我产生共鸣的地方:

“在手记的措辞和文体方面,我不想受到任何束缚,我不会硬性规定什么秩序和体系,我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这就是这篇手记形成的原因吧。自由自在地书写是一种快乐,写读后感比书评的快乐就在于此。我可以抓住一个点,无限发挥,想到什么写什么,不受束缚。不在乎前后部分是否有逻辑关联,不考虑对书籍的阐述是否全面,不担心是否过于主观、不具普适性。将自己地感受畅快淋漓地发出来。


看到第八章,理性与意愿的冲突那里也能产生很好的共鸣。书中的主体部分,那些抑郁并没有让我产生共鸣,这未尝不是一种幸运。这是值得反复阅读的书,可以预感,阅尽千帆过后读起来定是另一番风味。

因此,目前我只能给这个年度书单榜首的书4星,剩下那颗,待来日补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是一本优秀的、却让我不敢共情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