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的五层产科模型自下而上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层次 | 主要功能 |
---|---|
物理层 | 解决使用何种信号来表示比特0和1的问题 |
数据链路层 | 解决数据包在一个网络或一段链路上传输的问题 |
网络层 | 解决数据包在多个网络之间传输和路由的问题 |
传输层 | 解决进程之间基于网络的通信问题 |
应用层 | 解决通过应用进程的交互来实现特定网络应用的问题 |
层次 | 数据包的封装过程(解封装类似) |
---|---|
应用层 | 加上一定的控制信息,叫做报文 |
传输层 | 把报文切分为段,再加上传输层的控制协议,叫做报文段 |
网络层 | 加上网络层的控制信息和头部控制信息,当数据过长时可以分组,叫做数据报 |
数据链路层 | 加上数据链路层的控制信息和头部控制信息,把数据报封装成帧 |
物理层 | 并不认识帧的结构,仅仅将其看作比特流,进行传输 |
维度 |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 传输控制协议TCP |
---|---|---|
1.连接性 | 无连接 | 面向连接 |
2.可靠性 | 尽最大努力交付,不保证可靠传输 | 保证可靠传输,使用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
3.连接对象数量 | 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通信 | 只能是点对点、一对一通信 |
4.对应用层报文的处理 | 面向报文 | 面向字节流 |
5.首部 | 首部开销小,仅8字节 | 首部最小20字节,最大60字节 |
6.应用场合及传输效率 | 传输少量数据,传输效率高 | 传输大量数据,传输效率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