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如此环境下难有真语文


最近,“大语文”的说法又一次流行。


这次提出,不过是在高考语文试卷难度加大以及高考语文分数上涨的这种“考试改革”大趋势下炒作。它又给一些无良培训机构提供了噱头和赚钱的手段。


在网上随便搜的一张图


I

这个概念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出现,是在由河北张孝纯老师提出“大语文教学观”的概念:语文教学应该由三部分组成:语文课堂教学、第二语文学习渠道(课外活动)、语文学习环境。


我所理解的“大”是表示一个整体,语文课堂教学全面地与生活各方面结合,和每一个独立的个体结合。


不再是以往那支离破碎的考试题和知识点。


素质修养、阅读素养、自学能力、文化储备、思维方式、独立思考能力、三观的塑造……这些都是形成完整人格所必须的。


跳不出应试的圈子,语文的发展是很有限的,即使提出了“大语文”。


就像一代大师王阳明提出心学中的“知行合一”,也只局限于儒家思想,不过是在儒家的圈子里做了新的阐释。



II

“大语文”提倡培养语言文字认知、文学常识、国学文化、传统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回头看看,其实这些不就是语文本身吗?搞一个新概念不过是想唤起大众的认识,因为真正的语文缺失已久。


我从小到大对学校的语文学习都不感兴趣,我倒觉得外面的培优班更有趣,因为不用看那些由无趣的人挑的无趣文章.....


也许是因为培优老师没有直接的分数压力,他们有自己准备的材料,不仅仅讲考点,还会穿插很多个人的见解,渗透着他们的想法与观点。


特别是讲作文的时候,高下立见。学校老师大多是八股程序化的流水线产品,索然无味,只讲形式,几乎不讲内容,而且零零散散,不成体系......一个完整的作品被拆得七零八落。


III

在学校里,语文似乎已经陷入一个备考的怪圈:老师们大都只会强调机械的字音字形、成语含义、病句修改、手法赏析、古诗词默写…… 投入大量时间进行这些散乱的训练,毫无章法。


考纲新加入“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出发点是想让中学生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积累传统文化,但实施起来就变成了拿一小册子在那里死记硬背。


“阅读理解”也不过流于形式。中心思想、谋篇布局、层次划分、段落大意、写作技巧……思维能力好像并没有提高。阅读了,不理解。


阅读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更不是几道练习题就解决了的。有欲望去阅读,应该变成常态。


作文,本应体现表达能力。而现在的考场作文,没有思考,只有固定模式的官话套话,保持形式上的“政治正确”真要说点什么事情,很有可能说不清楚,是典型的高分低能——有分数没有能力。考场作文有如八股,禁锢了自由思想,磨灭了表达天性



语文是很难去用试卷考的。


比如说你花了精力和时间去读一本并不是很好懂的书,啃完之后,你的所得都可以反映在分数上吗?一篇作文的分数,能完全体现你想法的深度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吗?显然不能。


古文,知道字词的意思但体会不到古人的智慧与处世态度,只会机械默写。


成语,知道意思但不能适时使用,只会看它在选项中间用得是否正确。


诗词,知道抽象概念但没有反复品味琢磨,只有僵化的分析套路和标准的答题模板。


思想浮躁,做法势利,这是应试形势所致。


IV

语文已经体无完肤:变成了追求形式上的传统文化的媒介,变成了用来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政治工具,变成了中国高考占150分的形式僵化的一门课。


语文没有内核,文化就没有根基。


语文,语言、文学和文化。能力培养,思想打造,知识普及应兼顾并重。


练字、看电影、阅读,都是很好的提升素养的方式,需要静下心去感受整个过程。

语文应该是一种能力,当代人稀缺的一种能力。社会的经济科技在进步,而社会中的人在倒退:思想空洞,少了古人的自省、问心、内索,甚至失去思维能力。


凡事知度,知止。应试之外,尽量去延展自身思维的宽度深度,去思考如何把话说清楚才能把自己的想法成功地表达出来,我认为这才是一个人行于世的资本。


得语文者得不了天下,而能得自己。




 

作 者 介 绍

舒瑞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一个看似佛系但有棱有角的公众号:舒行天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语文:如此环境下难有真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