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四十七

1 仇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妻子事之若严君,妻子有过,免冠自责,妻子庭谢思过,香冠,妻子乃敢升堂,终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这样的人活的多累啊。君子是要慎独,但君子绝不是压抑天性,而是如水之就下,顺其天性。孟子所谓收其放心,也绝不类此。活的像个木头石头,已无为人的生机,也不过行走的植物人。另,孔孟绝对没有矜夸这种品性,那这种被世人觉得好是从何时起呢?画眉的张敞被人所劾,所以应该在那之前。伪学问真令人厌。

2 太学诸生三万余人,郭泰及颍川贾彪为其冠,与李膺陈蕃王畅更相褒重。于是中外承风,竟以臧否相尚,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屣履到门。其后面又记载徐璜兄子宣为下邳令,暴虐尤甚,尝求故汝南太守李暠女不能得,遂将吏卒至暠家,载其女归,戏射杀之。--读《世说新语》便知里面记载不少汉时故事,所以魏晋风尚由汉袭传,没什么问题。另就是以前没怎么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臧否人物等系列风尚,这次因徐宣事相隔不远,才想起老子那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也理解了穷途之哭了。

3 时党人狱所染逮者,皆天下名贤,度辽将军皇甫规,自以西洲豪杰,耻不得与,乃自上言:“臣前荐故大司农张奂,是附党也,又,臣昔论输左校时,太学生张凤等上书讼臣,是为党人所附也,臣宜坐之。”--承上。为什么老庄厌名义,太容易做伪,成风气时也太多做伪,难辨真假。但对于此类难辨的真理,还是认为应该从是本因还是现象去看,老庄我认为更偏现象,当然也看到了其间清风正气的困难,所以早些年自己便更偏向孔孟。另文人骨气之说,从何形成,为何有些朝代兴,有些朝代尽是小人儒?

4 岑眰曾收捕小人,被迫害逃亡时,亲友竟匿之。贾彪独闭门不纳。彪曰:“传言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公孝以要君至衅,自遗其咎,吾已不能奋戈相待,反可容隐之乎?”后面又记载他尝为新息长,小民困贫,多不养之,彪严为其制,与杀人同罪。--最初看到这两件事对贾彪很不以为然,1)那样个乱世下,岑眰即便有要君之嫌,但既然法不能初暴,君上也不省,他拼己命除暴,还是有值得肯定的。为什么大快民心,并不是民都愚昧的,所以要因时论人,也要看其人在历史长河中所起的影响。所以贾彪无识。2)虎毒不食子,民为什么不养子,主要原因在贫困上啊,与杀人同罪,得死多少无辜。当然也没有记载他是否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但从这里不能看到他品格。但读过民国一些刊物或从影视中能看到,一般卖子的更多是男性,有的过于贫困,那也是很多为父的不合格。所以只质疑,不定论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汉纪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