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不去的回忆(2)| 生炉子

图片发自App

现在的工地上,都是漂亮的两层彩钢房,冬天取暖基本上都是暖气和空调,有的大工地上,甚至在盖房子时就安装了地暖,自己配建了锅炉房。

想当初,二十年前,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那时可没有这么幸福!我们住的还是木纤维板房,跑风漏气的,想从网上找一张照片给朋友们看看,可搜了半天也没找到。

每到冬天将至的时候,就有瓦工师傅给每个屋里盘起了大炉灶。用红砖和着泥巴垒起一个大大的炉台,炉台分为两层,上层是放煤的炉膛,下层是炉渣室,有一个小门,既可以掏取炉渣,又可以调节炉火的火力,故又称“风门”,两层之间直接用钢筋网相隔。和炉台一起的还有一道长长的火墙,火墙上接着带弯头的烟筒伸出户外。

大炉子所烧的煤,都是好煤,由项目部统一采购,每排房子前都有一车,每个屋门前还准备着一个盛煤的大筐。

天降大雪,气温骤降时,就是每个屋子里开始升火的时候了。先准备木柴,把木柴先点燃,再把煤点燃。

我和董师傅一个屋子,点炉子生火这个工作,一般都是董师傅负责。董师傅是一位老师傅,比我大十来岁,出生在农村,熟练地掌握了生火的技术,我则主动干些跑腿的力气活,技术活就全交董师傅了。

董师傅准备好足够的木柴之后,开始生火,不知道从哪搞来的柴油,沾过油的木柴很好点燃,而且火势很旺,当木柴全燃烧起来了,紧跟着就开始放入煤块儿了。

等一阵浓烟过后,慢慢的,煤开始燃烧起来,整个屋子变得非常的暖和。
有了炉子的取暖,还有第二项工作,那就是保证房屋的密封性。因为房间的木板之间都有大大的缝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用不干胶把缝隙粘牢,堵严实。

密闭的房间里,有大炉灶、大火墙,很暖和的,大冬天里,穿一件内衣都不会冷。说起大火墙,记得当时董师傅还犯了一个低级的错误。

那天,他把工程计量资料放在火墙上面。放的时候没有在意,他以为就在上面放着,又点不着,没事的。谁知道,等需要用工程计量资料放时,他把资料从上面搬下来,才发现所有的材料都已经烧糊了。用手一碰,就好像煎饼果子的薄片一样。没有办法,一顿猛补资料。

要说取暖的效果,这种大炉子还是非常暖和,不过就是有点麻烦,每天临睡前要把火封住。早晨还要把火捅开,防止灭掉。每天这样细心看护,也很耗费精力,董师傅乐此不疲。

有了大炉子,我们充满了乐趣。大炉子既可以取暖,可以烧水,还可以烤红薯,烤花生。我们经常招呼三四个不错的哥们儿,围坐在炉火周围,一边聊着天,一边烤着火儿,一边享受着美味。

现在的工地上,安全抓的紧,不让再生火炉子了,取暖设备早已被空调和地暖代替了。想起那个年代,大家围坐在一个大火炉子周围,说说笑笑,确实很幸福的,可惜,这个场景成了永远的记忆。

屋外雪花漫天遍野的飘,屋内热乎乎的,丝毫感受不到冷。一个大炉子把世界分成了两个,也把寒冷的冬天变得无比的幸福、温暖。​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抹不去的回忆(2)| 生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