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8

伯姆这样形容对话: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

晚自习下课后,一女生怯生生地叫住我,一脸做错事的表情。原来是在玩别人密码箱的时候,无意间改变了密码,而密码箱的主人事后自己暴力破坏了密码箱,连个道歉的机会都没有给她,因此内心很愧疚,也很无助。

到寝室我叫出了密码箱的主人——马奔。一个父母离异,爸爸常年在外,跟随年迈奶奶生活的孩子,听小学老师说小学的“魔头”。不过去初中以来,我就多注意观察他,今天是第一次“魔性”大发。

“马奔,听说刘恩熙把你的密码箱弄坏了。”我略带关切地问。

“是,她连个道歉的话都没有。”神情和语言都透着委屈。

“我听说箱子是你用棍子敲打坏的,且是边打边骂。为什么会这样呢?”

“那是我妈给我的生日礼物!”

“那你应该珍惜它呀!为什么还要敲打它?”

他沉默了,也许为自己亲手毁了妈妈的礼物而有一丝懊悔。

“你是不是看到别人动你的箱子很生气,但又不能去直接和同学闹矛盾,才把气撒到箱子身上,有种指桑骂槐的意思?”

“是。”他低声回答。

“你现在回想一下,当时你敲打箱子时的动作、神态、语言,试用语言描述一下你当时的形象。”

几秒之后,他的嘴角上翘,露出一丝奇怪的笑,“疯……”吐出了一个字,但后边的内容我猜到了。

“马奔,别人的无心之错,一件微不足道的小纠纷,就能让你如此冲动与疯狂,亲手毁了你开学以来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

“老师,我明天向她道歉。”

“箱子咋办?”

“扔了吧。”

“箱子的去留你自己决定,你可以扔了,抛却那个冲动莽撞的记忆;你可以留下,留作以后成长过程中的警惕,遇事勿冲动,三思而后行。”“妈妈不在你身边,让这箱子陪你,现在看来,这箱子看来是帮助你成长的。”

“老师,我明白了。”此刻他不再像刚开始时那样紧张了,也没有先前的那种忧伤,随之而来的是如释重负的神情——一件小纠纷被处理后的轻松。

“你现在想想,除了敲打箱子,给别人脸色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有,让别的同学想办法开锁,因为我们班的同学都能自己修好饮水机,也可以告诉老师,真不中找开锁的师傅……”

“是啊!我们遇事要三思,莫冲动,遇到事情先数五十个数,再处理,再说同学之间要相互宽容……”


通过这次对话,最终我们达成共识:遇事三思慎行!人生不惧挫折,定要不负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