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阅读∣《非暴力沟通》:情绪不好,再牛的时间管理法也没用

      第 1 篇轻阅读文章  ∣  阅读时间:约18分钟

                                   

微目录

▌管理时间,不如管理情绪

▌暴力沟通是怎样的?

▌非暴力沟通怎么操作的?

▌看见自己的情绪,如何与自己非暴力沟通?

前言

为什么我第一篇轻阅读文选择《非暴力沟通》来读呢?

好像和财富、财商也没有多大关系。

因为我越来越觉得,说到底我们能运用的资源只有时间和精力。

我们所有的成绩产出都来源于时间和精力的累积

以前我也热衷过一些时间管理方法,但都搞得我压力很大。

不敢看时间,害怕番茄钟到了,手上的事情毫无进展,反而没办法集中精力;

为了顺利划掉待办事项,敷衍了事地完成任务,最后干脆心态崩塌,什么管理法都没用了。

现在我认识到,时间是不可管理的,我们能管理的只有情绪和精力

时间不属于任何人,对所有人都公平,无论你是虚度还是珍惜,它都像水流一样自顾自地往前奔去。

不属于你的东西,谈什么管理呢?

但情绪和精力是自己的,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如何与情绪相处,怎样驾驭精力。

有了良好的情绪、充足的精力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做更好的事情,让时间的价值翻倍。

《非暴力沟通》就介绍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我们与自己、与别人相处时,不内耗,更愉快

在我看来,这本书不只是讲沟通技巧的书,编后记的一句话更能表达这本书的主旨。

生活永远等待人们以一己之身去领略生命的美和神奇。”——它更是一本有专业技术含量的有关爱的书。

▲ 电影《千与千寻》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除了书封上介绍的头衔、成就以及贡献以外,让我印象更加深刻的是,作者跳脱出自身专业和经历的限制,遵从内心,创造“非暴力沟通”的过程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医生,作者接受了九年的培训,并获得了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

在卢森堡博士早期从事心理咨询的时候,分离疗法被认为是当时的金科玉律。

它要求心理医生面对TA的客户时,要像一面镜子,如实反映客户或者说病人的情况。

如果医生代入进去,和客户共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会被看作是十分不专业的行为。

但是卢森堡博士相信,在治疗过程中,表达个人的感受和需要是有益的。

于是他不再按照所学习的心理学理论把一个个来访者当作样本,分析他们的心理特点,他们有什么“毛病”。

而是当作每一个鲜活的人,用心体会他们的话,并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刚开始他会担心同行们会有怎样的看法,然而事实证明治疗效果非常好。

▲马歇尔·卢森堡的传记作者Marjorie C. Witty说:“卢森堡博士长着一张凶狠的脸,即使在他笑着的时候,但给他的总体印象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人。”


一、暴力沟通是怎样的?

要了解“非暴力沟通”是什么,我们可以从“暴力沟通”是怎样的开始。

马歇尔也叫它为“异化的沟通”。

这种异化的沟通方式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甚至我们的大脑中,是给人造成看不见伤口的、威力更大的暴力。

异化的沟通方式主要有:


01.道德评判

最不陌生的就是我们有很多“应该”和“不应该”的条条框框,甚至我们会用双标来评判周围的事物

如果女朋友想要多一点体贴,那她就“太粘人了”,但如果我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就“冷漠得像个木头”。

如果同事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反过来,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

我们对自己也是这样的,那些“应该”和“不应该”的规则会内化进我们的脑子里。

听听你没有发出声音的自言自语:

“你应该早点起”、“你也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你应该更努力一点”、“你不应该一天只知道工作,还要培养点兴趣爱好和运动”。


02.进行比较

小时候,你爸妈和老师的经典台词“你看那谁谁谁……”

一定不陌生吧,你也很烦吧。

可讽刺的是,我们不知怎么地把这招悄悄学到手,然后也默默这样对自己。

▲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


后来我发现,我们不但和别人比,还和“想象中的自己”比

于是更加不能容忍现在的这个“笨拙的、不够完美”的自己,对自己不能不说是很暴力,而且很无理的。


03.回避责任

回忆一下,你有没有说过类似这样的话:

“我不得不做这份工作,因为我靠它生活。”

“你让我伤透了心!”

“我的这份报告做得不是很好,因为市场部没有把准确的数据给我。”

如果有意识地转换成:

“我选择做这份工作,因为我想养活我自己。”

“我同意你走进我的生活,并且做伤害我的事。”

“为了完成由我负责的这份报告,我得抓紧时间督促市场部把准确的数据给我,实在不行,我还得想想其他办法。”

能够体会到说出前后不同的语句带来的不同感受吗?

有时候,把责任推出去是下意识的,因为它更轻松、容易。

但希望你尝试一次,承担自己现在处境的责任,并努力去改变,相信我,你的感觉会更好。


04.强人所难

想到卓别林在自己70岁生日当天创作的一首诗歌《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中的一段: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我才懂得,把自己的愿望强加于人,是多么的无礼,

就算我知道,时机并不成熟,

那人也还没有做好准备,

就算那个人就是我自己。

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尊重”。

以上四种异化的沟通方式,我觉得如此普遍存在的原因是方便。

对,就是方便

面对小孩的问题和哭闹,一句呵斥,就可以让他们安静下来,那父母为什么要费心蹲下来,耐心引导或者倾听?

老板制定业绩目标,奖惩制度搞起来!员工的感受和需要了解一下?我们是做企业,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情侣吵架,应激反应的恶语脱口而出当然是比有意识运用更好的沟通方式来得方便快捷。

一句评语就能直接表达并让别人了解我的看法,那让我停下来思考一下这句评语是不是妥当,换一种更科学的表达就显得很麻烦。

但既然你会关注到一个书名叫《非暴力沟通》的书。

也许是因为觉得自己的沟通方式“有点暴力”,并没有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幸福,和别人的关系也没有变得更融洽。

那么我们就继续了解一下,这种你以前没有关注过的沟通方式具体是怎么操作的。

二、非暴力沟通怎么操作?

非暴力沟通有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整本书就是围绕它们的阐述,我们通过对比更容易了解它们。

01.观察VS评论

我们就常常掉进把观察评论混为一谈的坑里。

举例来说,最近你男朋友很忙,没怎么陪你,你不太高兴,这天你们约着一起吃饭。

你说:“你现在一点都不关心我。”

从你的角度出发,觉得它就是事实,是你的观察,然而它是一句评论。

接下来的聊天走向很可能就围绕着“我怎么不关心你了”发展开去,好不容易见一次面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因为从直男的视角望过去,他很可能认为“你现在一点都不关心我。”不是事实。

但如果你说:“这个月你只给我打了三次电话,这是我们第二次见面。”

那么,这就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这是观察。

只有基于事实的观察,才能让双方继续平和地谈论下去,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刚才说的是不是真的。


02.感受VS想法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我觉得”等同于“我感觉”。

但事实上,你在说“我觉得……”的时候更多是在表达想法,而不是感觉,更贴切的是“我认为……”。

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还是继续上面的例子,你接着对男朋友说:“我觉得你不爱我了。”

这是一个你认为的想法,因为它可能是事实,也可能不是。又可能引发像上面评论那样的歧义争论。

如果你接着说的是:“我感到很失落。”

这是你的感受。

没有人能辩驳你的感受是虚假的,而且你能够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对方理解你。

这就需要我们有体会到自己的情绪,并用丰富且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的能力

这确实是需要慢慢练习的。

因为现代人似乎习惯了压抑或者忽略自己的感受,以至于无法体会自己的感受,更别说表达出来了。

书中提到一个大学生,他的室友把音响声音开得很大,他怎么都睡不着。

马歇尔询问他当时是什么感受,他说:“我觉得在晚上不该这么大声。”

马歇尔提醒他,虽然他用了“觉得”这个词,但他表达的是看法而不是感受。

他又说:“声音太大了就会打扰到别人。”

如果我们试图代入这个大学生,自己的室友在晚上开着很大的音乐,吵到你睡觉,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如果是我,我会很生气、很愤怒。这是一个感受。

如果我们经常用心去体会自己的感受,慢慢会发现情绪的丰富性,比如刚才的生气愤怒是很自发的感受。

为什么我不直接跟室友说,你开这么大声会影响我休息呢?

你可能会发现是因为我害怕室友不高兴,影响我们的关系。

烦透了这个不敢为自己的正当权益发声的你,心里升起一股怨怼悲哀的情绪。

你看,人的情绪大多数时候都不是单一的,而是缠绕在一起或者层层递进演变的。

▲ 电影《头脑特工队》


只要我们耐心、用心去体会,就会越来越敏锐地捕捉到这些微妙的情绪,并用丰富的词汇表达出来。

这样不但更容易让别人理解我们,更重要的是,我们也会更加了解自己。


03.需要

这个要素没有对比项,唯一需要理解的就是,感受的根源来自于需要

你约了一个人谈事情,而他迟到了快1个小时。

如果这时候你接下来还有很多事,着急等他来聊完好闪人,你就会非常烦躁。

如果这时候你有点累,需要休整一下,恢复精力好应对一会的谈话,你就会淡定很多。

你独自去参加一个聚会,发现都没有你认识的朋友,其他人三三两两在聊天,没有人来和你说话。

如果你想要社交,认识点新朋友,你可能会有些沮丧。

如果你就想自得其乐,默默吃东西,你就会很开心。

你看,一模一样的场景,因为我们不同的需要,产生了不同的感受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知变化,它让我们从“情感的奴隶”变成“生活的主人”。

回到男朋友陪伴少的例子,我们来做个小练习:

轻读“你让我很失落/伤心”VS“我感到很失落”,仔细体会两者的区别。

前者等于说你可以掌控我的情绪,并让对方听到的不是我的需要,而是暗含的责怪和要负责的压力。

大多数人并没有认真地想过,抱怨和诉苦一点也不利于让事情朝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更可能是相反方向

而后者“我感到很失落”,首先是我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接下来说出我的需要——“我感到很失落,因为我希望你能抽更多时间陪我。”

这会比埋怨、指责更容易得到积极正面的回应。

你会不会觉得在生活中直接说出自己的需要很难下口?

我觉得主要原因有两个:

① 就是刚才说的我们很少认真思考过,什么行为能真正有利于达成我们的愿望。

抱怨和诉苦更多是本能反应,无意识地排解情绪;而直接说出需要是思考后更根本解决问题的做法。

因为从来没有思考过,我们就不曾意识到有“直接说出需要”这个选项,也就很少留意自己的需要,我们一味表达情绪和看法,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② 我们内心的不配得感,尤其是对女性来说,书里写道:

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许多妇女在表达需要时感到别扭,像做错了什么。

她不会直接说:“我今天累坏了,晚上想休息。”

而是说“你知道我一整天都没歇过,我把这周的脏衣服都洗了,准备了午餐和晚餐,还出去买了东西……”

会不自觉地用一大堆证据证明自己可以有这样的需要。

但事实上,直接说出需要会更高效。


04.请求VS命令

最后一个要素需要掌握两点:

① 请求要具体

② 分清请求和命令的区别

还是回到认为被男朋友冷落的例子。

上面说到“我感到很失落,因为我希望你能抽更多时间陪我。”这里我们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但“抽更多时间陪我”还是一个模糊宽泛的需要。

可能男朋友觉得每天多聊聊微信就是关心陪伴了,而你觉得这远远不够。

这就是每个人的偏差,如果不表达清楚,下一次你依旧会认为他不够体贴你。

“你是否愿意以后每周花三个晚上一起吃饭?”这就是一个具体的请求或者说期望了。

你和男朋友就可能磨合出一个什么样程度的交往是双方都满意的共识来。

你有没有琢磨过“请求”这个词?

咱们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一些词语背后带着的特有语境也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受。

放在上面这个例子中,你会不会嘀咕“我为什么要请他,他是我男朋友,多陪陪我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如果你这么想,就很容易把“请求”当成“命令”。

如果他说:“每周三个晚上太多了吧,上班这么累……”你可能就“破功”了。

请求和命令的差别在于: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或者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那就是命令

书中介绍了两个如何表达才是请求而不是命令的小技巧:

① 多用疑问句,而不是祈使句

你是否愿意把窗户关一下?

把窗户关一下。

② 在人们无法满足我们的愿望时,愿意去体会是什么感受和需要使他们说“不”

比如刚才男朋友认为每周三个晚上一起吃饭太频繁。

如果你没有或者说你克制住了类似“他果然已经厌倦我了……”、“非暴力沟通都是骗人的……”的念头和随之而来的情绪。

愿意去体会他这么说的背后是什么感受和需要。

是他感受到了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是他希望有更多私人空间的需要?

或许你们的话题会走向一条你之前意想不到,但滋养彼此的全新道路。

非暴力沟通不是让别人顺从我们的工具。

它的目的是重视每个人的感受和需要,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产生爱的连接


三、看见自己的情绪,如何与自己非暴力沟通?

马歇尔说:“我希望,我们的改变是出于对生命的爱,而不是出于自我憎恨。”

你是不是在自己做错事或者没达到期望的时候很严厉地指责自己?

我们“得到教训”之后“变得更好了”。

但这种变化和学习的驱动力,以后会让我们付出更大的代价。

我最近很大的一个感悟是,我之前做的很多事情,大到工作上的,小到兴趣爱好上的,容易放弃的原因并不是能力不足或者别的什么。

而是我承受不了我对自己在内心里持续不断的碾压和攻击

我不喜欢自己进入一个不熟悉的领域时蠢笨、缓慢的样子,就想在很快的时间里达到自己想要的状态。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我就会在心里不停地骂自己“怎么这么笨”“怎么这么慢”。

这个“很快”也是我强加给自己的不必要压力。

其实大多数想做的、重要的事情都不是十万火急的,大都有充裕的时间

最后是败给承受不了自己碾压自己带来的痛苦,所以为什么躺平就舒适了呢?就是不再自我碾压了。

说到底,就是想象中牛逼的自己和现实中笨拙的自己之间的矛盾

而我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处理好这组矛盾,非暴力自我沟通就成了最好的帮手。

分享一个我之前学财报课时,和自己做非暴力沟通的过程。

看到五家同行业公司“成本率”和“费用率”那弯弯曲曲的折线图。

我心态有点崩……

眼睛看得很明白,我却分析不出来什么,感到很无力。

这时,脑子里有个声音说:“你怎么回事啊,又想放弃了吗,快继续,再努力努力!”【观察

你看,这个声音多像为你好、鼓励你、鞭策你的——别人的声音,但它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我没有立刻对这个声音作反应,没有照做也没有抵抗。

我注意到自己的沮丧不耐烦,还有一丝害怕我真的又放弃了。【感受

我观察着这些感受,并感受着它们。

突然我意识到,我在拿自己“笨拙的分析能力现状”和“想象中非凡的分析能力”进行比较

这差距让我开始否定自己,不自爱就这样产生了。

问题是我之前从来没有有意识地锻炼过分析能力,为什么会幻想一下子就有呢?

然后我知道了,我非常希望自己有很强的分析能力。【需要1

因为非常希望,而现实是我还没有,所以我很烦躁。

其实这个利润表的成本分析是有解析思路参考的,照葫芦画瓢,先横向分析完每家公司,再纵向对比目标公司在同行间的水平就可以了。

我又观察到,我觉得眼睛看会就可以了,自己这么做起来好麻烦,而且感觉这样模式化地分析一点都不大神,不愿意做。【观察

我想要的是,一步到位拥有大神级的分析能力。【需要2

对话到这,我第一次和自己真实的需要面对面。

我没有打压自己的感受,没有“方便”地鞭笞自己做“该做的事”。

通过这次和自己的非暴力沟通,我开始能平和地正视自己的分析能力现状和想象的差距。

从不怕麻烦、不屑基础的模仿开始【请求】,我的财报分析能力开始精进。

爱自己从来不是一句鸡汤。

我们都希望有所作为,但不能为了成功把自己当机器使。

赚钱也好、财富自由也好,也是希望自己和我们爱的人过得幸福。

这里有三个好消息:

① 尝试非暴力沟通不需要等我们变有钱,现在就可以。

②和自己做非暴力沟通更容易,没有另外一个人不按“套路”来,让我们感到很挫败。

③当我们能和自己经常做非暴力沟通以后,也会更自然地对别人这样做,人会变温柔,人缘也会变好。


结语

非暴力沟通是一个我亲测有效的方法,我为你做了一张非暴力沟通四要素的提示卡片,你可以保存在手机里,也可以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如果你对自己或别人要“暴走”了,可以马上翻出来看看,或许可以抢救一下~

祝贺你收获了「七竹财商轻阅读」No.1本书的精华。

看完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和自己情绪和解的小妙招吗?欢迎你分享在留言区哦~


点赞、分享的都是发财宝宝 ▼

你可能感兴趣的:(轻阅读∣《非暴力沟通》:情绪不好,再牛的时间管理法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