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8广西百色:一个贫困的革命老区,创造了发展神话

百色,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西与云南省文山州相接,北与贵州省兴义市毗邻,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紧连,是滇、黔、桂三地区的中心城市。百色作为中国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区出海通道的“黄金走廊”,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是中国与东盟双向开放的前沿,也是一片洒满先烈鲜血的热土,一座英雄的城市。

“百色”由“博涩寨”演变而来,系壮语,意为山川塞口地形复杂的地方。一说系壮语“拍洗衣服的地方”之意。据传在鹅江与澄碧河汇合处,有一无底深潭,岸边有村庄,村女经常在此洗衣,因而得名。

百色还被称之为“鹅城”。清朝在分田州土州设立厅制之后,在雍正七年,也就是公元 1729年设置百色厅,这是百色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从1730年建城至今,已有270年的历史。

历史文化早在80万年前,百色就有人类居住。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百色盆地先后挖掘了百谷遗址、檀河遗址、杨屋遗址等古人类遗址群,共出土各类标本3万多件,其中石制品7000多件,经考古学家反复研究表明,早在80.3万年前右江河谷就有古人类活动。他们的研究成果,特别是“百色手斧”的发现,打破了长期以来统治学术界把亚洲大陆视为“文化滞后的边缘地区”的“莫维斯理论”,2000年评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其中百谷遗址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传统农业地区,百色从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发展到工业城市,再从交通末梢到区域交通枢纽、从西南边陲到开放合作前沿,磅礴东去的右江在滚滚前行中记录着红土地上的沧桑巨变。

红色,是百色最耀眼的底色。大革命失败后,在八七会议“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指引下,百色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而领导发动的第二波武装起义。

1929年10月中旬,邓小平率领部队,指挥着满载军械物资的船队,从南宁溯上右江,到达恩隆(今田东县)二牙码头,踏上了这片红土地。

1929年10月28日,邓小平领导二牙码头附近的“恩隆暴动”,歼敌近一个营,打响了百色起义的第一枪。从此,右江大地风雷激荡,革命的烈火映红了百色大地,右江两岸换上了新天地。

“百折不挠、奉献拼搏、团结务实、争先创新”,这是百色起义精神的高度概括,它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共同构成了宝贵的红色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今天的百色正以红七军军部旧址、百色起义革命烈士纪念碑园、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等为主阵地,为党员干部打造一个精神高地,让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群众意识根植于党员干部心中。

作为革命老,百色的发展不尽如人意。

百色是个山川塞口、地形复杂的地方,山区面积占95.4%,丘陵、平原面积不到5%,一直以来,地理条件严重制约了百色的发展。作为广西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级市,百色人口才420万,少数民族人口占87%,大石山区众多,山地面积占95.4%,全市贫困人口19.46万,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

一直以来,百色主要依靠外地援助投资发展,虽然也有本地的一些资源性产业,但毕竟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百色的有色金属比较丰富,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但是由于污染严重,对当地影响很大。

百色是亚热带气候,这里的蔬菜、水果、商品粮等等非常丰富,有机农产品也很多,“百色芒果”也成为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但是农业拉动经济的能力还是弱一些。百色的旅游资源也不少,但是由于交通方面还不够完善,加上知名度不高,所以拉动经济能力有限。百色的位置还是不错的,处于滇桂黔交界,多个县份已经通了高速公路,高铁也有了,但是总觉得缺乏一点拳头的产业。

好在国家极其重视,百色作为全国全区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经过五年的发展, 已经完成脱贫困、走向全面小康的任务。五年来,百色市经济增速始终保持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跑出“百色速度”,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

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地区向新兴工业城市迈进的重大历史性转变。铝产业补链条、降成本、聚集群全面发力,7个煤电铝一体化项目全部建成,区域电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装机容量从20万千瓦发展到232万千瓦。铝家具、铝板带箔、汽车铝部件、铝模板等一批铝精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国家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基本建成。

农业方面,实施芒果、柑橘等优势特色产业“百万亩工程”,打造了水果、甘蔗、茶叶、油茶、桑蚕、林下经济、特色养殖、现代渔业等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农牧、茶酒、水果、山茶油等农产品加工业风生水起。旅游、交通、城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均有突出的成绩。

赓续红色血脉,革命老区未来可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11-18广西百色:一个贫困的革命老区,创造了发展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