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分化为什么是必然?面对阶层分化,我们普通人的机会在哪里?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打磨了两个人生重要的概念:复利效应和冥律分布。

你该重新认识一下人生最重要的概念:复利效应

幂律思维:看透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底层逻辑,找到撬动人生的杠杆

除了复利和冥律之外,还有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模型:正态分布。这种分布大家比较熟悉,在图像上呈现出一个倒U型的曲线。正态分布表明大部分是一样的,只有少数数据呈现极端优秀和极端差。


比如大部分人的身高、体重和智商等都在一个区间内,只有少数人的数值很高或很低。正态分布展现出来的是和冥律分布正好相反的平均主义。

单独看正态分布和冥律分布好像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把这两种规律放到一起,就会特别有意思。

同生不同命的冥律和正态

比如2021年公布的胡润百富榜中排名第一的钟睒睒拥有财富 3,900亿元,他的财富是我们一般人(按100万算,这个数值算高的了)的39万倍。

钟睒睒或许比我们普通人努力,或许比我们普通人智商高。但是有高到39万倍的程度吗?显然不可能,那为什么智商和努力程度差距不大(正态分布),财富的积累却差距巨大呢(冥律分布)?

单以胡润财富榜上大佬们为例,他们的财富分布符合冥律分布,但智商和努力程度肯定符合正态分布。为什么平均的正态分布最后会跑成一个极度不平均的冥律分布?

假设世界一开始是平均的,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变得不平均,且越来越不平均,这就是阶层分化。

到底哪些关键点让平均变成了不平均,从而产生了阶层分化?普通人有没有办法突破阶层?

早在20多年前经济学家们就在研究这个问题了。

不可思议的小糖人游戏(阶层分化的必然性)

1996年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艾伯斯坦和阿克斯特尔设计了一个关于财富分配的游戏,命名为“糖人世界”。(可以在美国西北大学的网站上下载这个模拟程序)


他们用计算机模拟出了一块地,在这块地上有三种不同的颜色。分别是产糖量高的深色区域,产糖量少的浅色区域,不产糖的白色区域。

分别对应人类社会的资源富裕区域,资源有限区域和资源贫乏区域,糖在被吃掉一段时间后会重新长出来。

然后他们在这块地上随机丢一些小糖人上去,这些小糖人符合这样一些简单的规则:

1. 糖人看四周6个方格,找到含糖量最高的区域,移动过去吃糖;

2. 糖人每天会消耗一定的糖,如果消耗大于产出,则会死掉出局;

3. 每个糖人的天赋、视力和新陈代谢是随机的。

有的糖人天生视力好,别人看1格,自己看4格,比较占优势;

有人则比别人消耗少,别人每天消耗2格,他只要1格,可理解为体力好,

还有一些天生富二代,携带更多糖出生。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差不多。但跑着跑着,不均衡开始出现。在第189回合以后,贫富差距出现了,最富裕的2人有225块糖,而有131个人只有1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阶层分化”。

阶层分化以后,会固化吗?答案是会的。在第636回合,阶层依然稳定。

 注:横轴为财富数,纵轴为人数。

这里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是计算机模拟出来的,没有任何潜规则,没有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也没有资本家,没有任何糖人可以造假,完全随机的社会,依然会造成幂律分布的财富分配,这就是让人震惊的现实。

那改变一些参数会改变这种情况吗?比如说让富二代多或少一些,让一些个体的视力范围更广一些,让一些糖人更强壮等。古典老师试了各种参数,令人沮丧的是,无论参数如何调整,最终阶层都会分化,而且趋于稳定。

各种参数的随机调整只能加快或减慢分化的进程,或者改变个体的命运,却无法阻挡贫富差距出现的趋势,最终阶层还是会分化。

也就是说,在一个开放稳定的系统中,不均衡是可预见性的,最终都会往冥律分布的方向发展。

知道这个冰冷的现实,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意义?

普通人如何面对分化?

既然一个开放的系统,阶层分化是必然趋势。那么我们就要接受这种必然性,停止抱怨,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这是自然规律。

幸运的是,我们生在最好的时代,因为互联网让知识变得唾手可得,让价值移动变得更加便捷。

我们不是小糖人,我们会学习。

通过不断学习,扩大视野。持续精进,向高价值区移动。

阶层会固化,但个体不会固化。

学习了复利效应和冥律分布之后,改变命运或许再也不是纸上谈兵,有了可以依靠的底层逻辑。

找到可以通过二八法则的三次方,持续不断积累,最终达到复利效果的“改运级”技能,并不断学习。正如我在之前的文章:木桶理论竟然是错误的中写的,对于我们这样教育背景普通,家世背景普通,职业技能贫乏的普通人来说。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为数不多的资源(时间,精力,金钱甚至勇气)聚拢起来,投注到做一件事上。

我写完了,加油!

你可能感兴趣的:(阶层分化为什么是必然?面对阶层分化,我们普通人的机会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