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读《围城》有感

      读完《围城》已经两天了,今天终于腾出时间来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

      我在读书的时候喜欢先琢磨一下题目的意思,我所理解的“围城”就是“围困之城”,囿于方寸之地,四处碰壁,又挣脱不得。

网络图片

        文中的主人公方鸿渐确是困在围城之中,不仅仅是爱情婚姻,更是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学业上,他面对的是一座围城,四面碰壁。方鸿渐在北平上大学期间,从学不了的土木工程系转到社会学系,后来是哲学系,最后选择了中国文学系而勉强毕业。学中文的去留洋“深造”本就滑稽,偏偏他又“兴趣颇广,但心得全无,除了夸夸其谈外,一无所有”,临回国时,在父亲和丈人的威逼下,为了搪塞才挖空心思地买了一个“克莱登大学”的文凭。在事业上,更是一事无成。回国初,依附他的丈人在银行做一个小职员,后因为赵辛楣的帮助一路辗转来到曾经一心向往的三闾大学,却发现这里并不是他施展才干大干事业的场所,他总是担心假文凭被人识破,也不善于心计之斗,最后不仅在这些知识分子的勾心斗角中被排挤出来,还莫名其妙的卷入一场婚姻。情场上的失意和事业上的失败,使得方鸿渐试图在婚姻中寻找温暖和慰藉,可是婚后的生活不是那般理想,夫妻双方大家庭亲人的误解和二人本身性格的不合,使得他的小家庭争吵不断,最终导致了家庭的破裂。

      纵览整个故事,方鸿渐深陷在这个围困之城中,即使内心尚有良知,并不想宣扬他的文凭,但是却又不得不靠其谋得职位。他不满意自己的生活,但却只能徒劳的在这个牢笼之中挣扎,而脱身不得。 文中曾有一句评价孙柔嘉父亲的话“孙先生是个恶意义的所谓好人——无用之人。”其实这句话来评价方鸿渐更为恰当。心中尚存良知,但却不学无术,懦弱无能,优柔寡断。

        而文中出现的其他知识分子更是丑态百出。表面文雅,实则自私刻薄的苏文纨;外表柔弱,实则城府颇深的孙柔嘉;老奸巨猾的高松年;猥琐恶毒的韩学愈;虚伪淫邪的李梅亭;阿谀逢迎的顾尔谦……这些人为了名利勾心斗角,蝇营狗苟,满口的仁义道德,满肚子的男盗女娼。

        文中故事的背景是1937——1939年,正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时期,但是书中对这样的背景却几乎没有描写。要知道文中涉及的人物要不就是留洋归来、要不就是颇负盛名的知识分子啊!可是外界的变化似乎只是让他们感觉到了生计的艰难,只是更加加速了他们褪去文饰和面具,露出最原始的恶毒。我觉得这正是因为他们都困在了自己的“围城”之中,不管是方鸿渐也好,还是赵辛楣也好,还是这些面目可憎的知识分子也好,他们眼中只有自己的脸面,自己的利益,于是用自己骨子里的自私为自己树立了四面高高的藩篱,让自己的格局变得越来越小,最终把自己困死其中。

  读《围城》的时候,其实我是颇多愤慨的,可是放下书,沉淀两天后,我已经冷静很多,突然觉得自己还是有些偏激了。这何尝不是一个人性的问题,作者不仅仅是在讽刺这些道貌岸然的知识分子,更是在讽刺人性中丑恶的一面。而这种讽刺里又未尝不含有一种热望,望以后的人们能够从自我的围城中突围。

网络图片

        现实中的我们又何尝不常常给自己筑起藩篱建起围城,为实现一种目的做起,实现目的后又忘了当初的初衷。所以,让我们努力的推倒自己的藩篱,放宽眼界,不再拘囿自己的小世界,完成一次精神的突围吧!

网络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突围——读《围城》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