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读后感
最近单位同事老是愁眉苦脸,说她4岁的女儿行为越来越粗鲁了,经常顶撞她奶奶,找不到玩具就怪奶奶老糊涂,把她玩具乱藏,还总是无缘无故骂奶奶傻。
同事忧心忡忡:俗话说,小孩3岁看大,7岁看老,平日里奶奶对她百依百顺,这么小就不孝顺奶奶,不知长大后,会不会对她也这样。我问她,那在家里,你们对奶奶是怎样的?同事说,奶奶年纪大,的确经常犯糊涂,有时候她跟孩子的爸爸也免不了要埋怨她几句。
其实这很明显,孩子对奶奶的这种行为,是从她父母身上习得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就曾做过一系列实验,通过实验他发现,儿童的社会行为的习得,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现实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来完成的。父母是孩子小世界里最亲近的人,因此也是主要的学习模仿对象。
所以同事想要让她女儿改变这种行为,关键是他们先改变自己对奶奶的态度。比如说当奶奶再次犯糊涂时,体谅老人这种自然老去,记忆退化的正常现象,并且告诉女儿,年纪大了都会这样,要体谅关心奶奶。并且自己的玩具,要自己收拾保管,才不会找不到。
儿童教育是一门通过改变自身行为来更大概率地使孩子表现良好的艺术。
这里的“改变自身行为”,不是改变儿童,而是父母首先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再给孩子以身作则。这样达到的效果,远比父母自身奉行一套行为方式,却教育孩子另一套行为方式,效果要好得多。
在这里,我推荐《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这本育儿书籍,该书指出,父母希望把孩子教育好,首先自己的示范就得正面积极。少用情绪,多用方法来管教孩子。因为你的行为示范以及对待孩子的方式,将决定了未来他们对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本书作者伊丽莎白·克拉里,是实战派育儿专家,拥有40多年幼教经验,她结合自己长期研究学龄前儿童的经验,总结出一套能有效影响孩子行为的具体技巧。她推崇的育儿方法,不仅仅是指引父母要形成一套自己的育儿方式,最重要的是,父母先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对孩子的期待,并且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再来对孩子的期待行为进行管理。
一、明确自我价值观
作为父母,有没思考过,我们育儿过程中的放大镜大都是架在孩子身上,却少有父母将镜子反过来对着自己,找自身问题?父母是孩子成长道路的引航员,如何引导,引领至何方,跟父母的教育目标紧密相关。
但是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因为生活环境跟教育初衷产生矛盾冲突,而不得不改变之前的立场。因此父母先明确自身价值观,明确每个阶段对孩子的期待,更有利于父母坚定地执行自己对孩子的行为管理。
比如,5岁的小男孩杰克不爱收玩具,为此妈妈艾米很头疼。为此她很生气说,你再不收拾我就把它给仍了。但是艾米明知,即使儿子不收拾玩具,她也舍不得把这些玩具扔掉,因为扔掉玩具还是需要再花钱买,这跟她价值观不符合。于是艾米对杰克的这种管教,相当于在用她的话语权跟孩子打赌,赌他会不会听话。一旦杰克看到自己不收拾玩具,艾米也不会丢掉他玩具,他会觉得妈妈只是在吓唬他。用不了多久,艾米的话在他身上,就丧失了权威性。
如果艾米提前明确自己价值观,又会怎样呢?
艾米明知自己不会扔掉孩子玩具,于是她可以这样说:杰克,如果你不把玩具收拾好,一周内不许玩你最喜欢的机器人。如果杰克不肯收拾玩具,还抱着机器人哇哇大哭,艾米大可拿走机器人,冷静、坚定地执行她的惩罚。让杰克知道,妈妈说的话一定会做到,于是下次再出现这种情况时,他就会衡量要不要听妈妈的话。
明确价值观,是为了更好执行对孩子的管理教育。当父母价值观和在教育孩子的行为上方向一致时,父母的立场才不容易轻易改变,不容易有挫败感,并且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方式。
二、尊重自我需求
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为何中国妈妈养一两个小孩,就累得歇斯底里,筋疲力尽,出门大包小包,蓬头垢面;而国外的妈妈,带着四五个小孩,却还能轻松自如地拥有私人时间?其实这里的区别,在于父母对自己的时间管理。
生活中很多妈妈,一全职就失去了自我。带孩子,做家务,承包全家人的一日三餐,为家庭孩子牺牲了全部的个人时间。这种全职家庭主妇方式,表面看似轻松,实际上却是将个人空间,紧紧绑定在了家庭这样一亩三分地中默默耕耘。时间久了,生活中的各种琐屑矛盾,一地鸡毛很容易就会引爆她们的情绪。
用情绪教育孩子,只会让教育初衷离自己越来越远,最终幸福也离自己越来越远。所以作者伊丽莎白·克拉里,在这里很强调父母在养育孩子时,要尊重、并且满足个人的需求。如果是在全职状态下,可以重新梳理自己一天的时间表,重新安排,给个人划出一块独立、不被孩子打扰的个人时间,做自己想做的、并且是能满足愉悦自己的事情。
只有学会享受生活,从生活中得到满足,情绪得到舒缓,父母生活舒心了,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三、管理孩子期望行为
没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不会管教的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期待行为管理时,父母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了解孩子发育水平、基本性情以及预计孩子学习一项新技能所需要的时间。缺乏了上面任何一项,都可能会导致父母在不了孩子的情况下,一意孤行按照自己意愿教养孩子,使父母在管教问题时容易受挫败,甚至影响亲子间关系。
给与孩子正确的关注
获取关注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比如婴儿会通过哭声来获取父母的关注;孩子表现好了,会通过跟父母炫耀来得到关注;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做一些叛逆的行为,目的也是为了获取关注。但是很多父母却没有意识到,给与孩子不同的关注,对孩子行为造成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孩子画了一幅画,得意洋洋地拿给父亲看,想要得到表扬。但此时这位父亲正为其他事情愁眉苦脸,不耐烦地冲着孩子喊:一边去,别吵我。孩子不开心自己玩去,然后开始玩纸巾,一张一张抽出来,满地都是。这时父亲看到了,怒气冲天,拿起棍子就打,孩子哭了,父亲就停止了打。
从孩子表现中看出,他原本想通过画画,获取父亲的表扬,可父亲没有理他。但是当他表现不好了,反而能引起父亲注意,而且只要他哭,父亲就舍不得打他。好的行为没有得到赞赏,不好的行为反而能引起父亲的注意,并且他还能用哭声来操纵父亲,于是这种不良行为就被这位父亲强化了。
这类情景如果经常性在这个家庭上演,孩子长大后,父母会发现自己孩子越来越叛逆,不听话。于是就给孩子扣上熊孩子难管教的罪名,但却从未找寻过原因,为什么小时候的乖乖孩会变成现在的熊孩子。
对于孩子的一些良好行为,如果父母没有及时给与正面关注和肯定,就会激发他们的负面行为。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正面关注和负面关注有什么区别?以及父母应该如何给与正确的关注?
从上面表格我们知道,关注可以分为正面关注和负面关注。如果我们想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则需给与孩子有条件和无条件的正面关注。而负面关注,在教育时给孩子传达的是负面信息,要尽量避免或者少用。
那家长该疑惑了,难道孩子做错事情了不应该受到批评吗?其实当孩子犯错时,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教育孩子。拿表格中“你不许打妹妹,否则就滚出去”为例来说,打妹妹是不好的行为,但是哥哥打妹妹,就让哥哥滚出去,这种惩罚并不能教会哥哥怎样去爱妹妹,反而有可能激发哥哥的仇视心理,更加讨厌妹妹。
具体案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比如先判断哥哥的情绪。如果他情绪大得实在不适合靠妹妹太近,让他去阳台或房间里隔离反省,结束后让他回到当时情境中,跟妹妹面对面沟通,父母可以在一旁协助,让他们知道,他们为何会产生冲突,是否可以握手言和。之后如果发现他们又很好地玩到一起时,及时给与鼓励表扬。要表扬具体的行为,比如哥哥递给妹妹一个玩具,父母应该及时表扬:你真是妹妹的好哥哥,看到你们俩一玩,妈妈真开心之类的。
正面关注,是为了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兄妹间互相关爱的行为,是父母赞赏的行为。这就是正面关注对良好行为的强化效果。相信只要经过一两次这种引导,日后兄妹俩再起冲突,你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解决,尤其鼓励哥哥站在主导的位置,这样他感觉受到妈妈的重视,责任感也更强。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只获得无条件的正面关注,会养成自私嚣张的性格。比如全家人无条件宠爱,孩子做任何事情,无论对错,都会有家人站出来维护等等。父母如果想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就必须对他们的行为有要求,立规矩,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合理行为。
而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只获得有条件的正面关注,这类孩子长大后,虽然举止规范合理,但是缺乏自信,容易自卑。因为孩子要表现好了,让父母喜欢了,才能获得父母的关注。但在情感上极少与父母有互动,没有感受到来自父母自然流露的关爱。孩子想继续获得父母关注赞赏,只有不断讨好,迎合父母的需求,做他们喜欢的事情,但成长中却丧失了自信心和个性的发展。因此父母要经常给与孩子拥抱和关爱,避免在情感链接上让孩子空虚。
善用“我讯信息法”减少孩子不良行为
孩子是一个喜欢不断试探的生物,而且一旦他们通过试探,成功争取到了操控权,他们就认为此种方法屡试不爽,会一直使用。比如通过哭闹发脾气让父母折服,以获取做某事或不做某事的权利等等。
当孩子以这种父母不喜欢的行为,来挑战父母耐心时,父母除了发脾气,最好的教育方式,是通过“我讯信息法”或“后果法”等技巧来拒绝他们的不良行为。
“我讯息法”有个可套用的句式:“当你......时,我感觉.....因为.....”。比如:“我正在跟你姥姥说话,你这样大吵大闹会影响我们谈话,我会生气的。”
当孩子表现不好时,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他的这个具体行为,影响了谁,那个人会感觉是如何的。这样他就会明白,自己这个行为原来是不好的,影响到了别人。之后他如果再次发生时,就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从而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
用“后果法”培养孩子责任感
“后果法”,可以分为“必然后果”和“逻辑后果”法。
当孩子出现某些不良行为时,父母可以使用“必然后果法”,可以预先告诉孩子,如果不按照我们的要求做,他的这种行为会引起哪些不可避免的后果。比如不吃饭,菜会凉;天冷了执意要穿夏装,会感冒着凉。让他在考虑要不要继续执行他的选择时,是否可以承受相应的后果。并且这种必然后果,是父母没法控制的,必须他自己承担。
“逻辑后果法”,则是主要通过父母的介入,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在父母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干预前,必须跟孩子说明,他这如果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而这个后果的执行者,是父母。
比如,孩子早上起床不喜欢刷牙,你跟他说,不刷牙是不可以吃早餐的。然后你做了他最爱吃的火腿肠,让他在旁边看着你吃,就算他哭了,也不能吃,直到他去刷牙为止。
父母使用“逻辑后果法”时,必须注意,这个后果,必须跟孩子的具体行为相关,是他们选择了做某事要承担的相应后果,并且该后果父母必须执行,不能因为孩子哭了,就心软推翻了自己的立场。如果父母能冷静、坚持地按照之前自己说的去执行,时间久了,这种方法会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方式。
其实无论是采取“我讯息法”和“后果法”,教育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明确跟孩子表达清楚,他们的这种不好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对他或者别人会有哪些影响。 让他们可以事先知道自己该行为产生的后果,并且做出相应的思考和选择。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更独立
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最终是希望他们能独立解决问题。可是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如果父母着急帮忙解决,不刻意引导,则会剥夺了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样容易让孩子养成依赖的习惯。因此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应该让孩子多参与进来,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学会自己解决。
而且要意识到,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会无意中模仿父母的处事方式,因此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也要注意自身行为,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的亲身示范对孩子教育更有效。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的父母,而是富有爱心,不断成长,持之以恒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