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里总是忙碌的,正月里才是正经热闹的,直到正月十月,那种热闹也达到了高潮。
说起热闹,非锣鼓莫属。
大鼓,小鼓擂起来,喇叭唢呐吹起来,那些个鼓起腮帮子的老爷们,把下地干活的力气都放在了那些铿锵有力的家活上。一时间威风八面,鼓乐震天。
这些乐队是自发的,那些个鼓手乐手脑袋上都系个白毛巾,那是最简单的统一。后来,需要参加乡里县里的闹元宵表演,还要和其它村子的鼓乐队一较高下,竟然也统一了服装,更是个个精神,脸上的皱纹里都挤满了快乐,洋溢着满满的喜气。
不要小看这锣鼓队,他们吹吹打打,去村子里挨家拜年。家境差些的,便给两盒烟。家境好些的烟酒都有,还要给一两张大团结犒赏他们。因些,锣鼓响到哪里,哪里便围拢了一层一层看热闹的人们,大家议论着谁家媳妇抠门,谁家男人做不了老婆的主,谁家这两年光景过得好,拿得烟也有阿诗玛红塔山。这样的八卦在村子里漫延,不过都是过过嘴瘾的话,因为过年的喜庆,不会太过头,倒也无伤大雅,不至于破坏邻里之间的感情。
锣鼓声天天响个没完,阳刚气传染着人们。如果只有这些却是多了粗糙,少了精致。还有那些个乐呵着的小玩艺,也吸引着男女老少。
先说二鬼摔跤,是一人背驮着二鬼摔跤道具而进行表演的传统民间舞蹈,难度可是不低,不是谁都能玩得转的。二鬼头用泥或纸脱塑,再用竹板编制两个鬼的上半身,然后把二鬼绑成两臂相扭,相互搏斗之势,给假人穿上古装长衫,妆扮散乱头发,
彩绘出鬼脸。另外,再制作一双假足,这就是道具。表演时,将道具牢牢地绑在表演者背上,表演者的双手装上假足。在道具服装的隐藏下,以双臂双腿,模拟二人摔跤动作,抡、转、滚、翻、摔、扫、踢、挡、下绊、托举等摔跤技巧动作,互相扭摔,并做出许多滑稽、幽默很逼真的摔跤动态。表演真实有趣。引得一阵一阵的喝彩声。
再说大头娃娃,穿扮上长袍大袿,脑袋上顶一橡皮的大头,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但每每上街表演,他们又着实顽皮,不时会离开表演的队伍,捏一下这个孩子的鼻子,再抢走那个孩子的帽子,因他们从头到脚装扮着,并不知道是不是熟识的人,倒也不好生气,只是待那孩子叫喊起来,追着队伍跑一段,才把帽子还给他。大家都当作是玩乐,不会真的计较。
还有那铁棍背棍,应该是黄土高原的特色,山西各地都有,好像陕西也有,不过地域不同,习俗也有区别。单说我们这里的铁棍是在长杆后面的小高台上,竖起两根直径为三公分的铁棍,前面平台上也竖起同样的一支铁背棍,棍与棍之间,为演员们打制了一对脚踩的铁耳,上端在齐腰的地方打制一个铁腰卡。演出前,专挑十一二岁那眉清目秀的化装成戏文里的小姐或公主,用白布把她们从脚到腰和铁棍紧紧捆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然后由许多青年男子将铁棍抬起,迈着有节奏的步子前行。一个铁棍上一般是三个女孩子,她们随着铁棍的节奏,悠扬地摇摆着。到了后来,铁棍上也装了彩灯,晚上表演就更加吸引人了。
铁棍的姐妹是背棍,即在一个男子的背后竖起一根"铁棍",铁棍上绑上一个化装的孩子,随着背棍男子的步伐起伏一起飘舞起来。一般来说,铁棍上孩子只有八九岁的样子,有些甚至更小些,那些能上铁棍和背棍的女孩总是很得意的,每每说起上过“棍”都骄傲地说明她们先天优势比一般人好。
最有意思的由四人抬起前后高低滑动的划棍,那上面一般是一淘气的男孩子,装扮成孙悟空的样子,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拿着金箍棒四下划拉,直引得人群上大姑娘小媳妇一阵骚动,轰地散开,又哗地聚拢。
更有那扭秧歌的,舞旱船的,舞龙舞狮的,个个精彩,样样都是满满的年味。
老家的威风锣鼓是曾去过“我要上春晚”节目的,还有那铁棍背棍也是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据说从明嘉靖年间祈雨时开始慢慢演变成一般民间娱乐节目的,仔细说起来,故事可是多得说不完的。
每年正月十四,是乡里文艺汇演的日子,那些个趣味横生的,令人耳目一新的,都会被选中代表乡里参加区里的文艺演出,那可是一份荣耀啊,大家都卯足了劲使出看家的本事来,真个是难分高下呢。
这些年来,因了国家倡导节俭过春节的政策,这些表演也渐渐淡淡了,只有邻近的清徐县为了保留非遗节目而被特批允许保留了,那时必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大家都说去那里是为了寻找久别的年味。
过了十五,年味才渐渐淡淡了,人们都开始忙活了,“一年之际在于春”,农户人家是最懂这句话的含义的,为了来年的好收成,都陆陆续续地忙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