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五种时间》

如果今天要给自己办一场追悼会,你希望谁来参加,又希望他们如何评说你的一生?

这思想实验来自王潇的《五种时间》。如何度过一生约等价于如何用好自己的时间,王潇把问题问到了头,在追悼会冷峻的烛光薄雾中,追问热闹人生的每一次时间安排。据说每一次的现场模拟,都有人痛哭,也有人顿悟。

人生匆匆,时间总要流走,你要么用它做别人想让你做的事——升职加薪、房子车子,类似等等——要么用它做自己想做之事——兴趣、爱好、休息、发呆,总之追随内心,自由自在。王潇说,当然应该尽可能地多做后者,因为你不会希望葬礼之上,亲朋们小声议论:那只是一具富贵的空空皮囊。但前者你也绝对逃不掉。

逃不掉是因为五种时间之一,也是唯一的一种“负面时间”,是必需的生存时间。生存时间源于我们的能力不足,而我们的能力永远不会充足。生存时间是生命之河上的一艘船,水涨船高,船永远在。不要妄想随着自己能力的提升、财富的积累,就能一劳永逸地跳出生存时间。不信你看,“爸爸们”就活得绝对自由了吗?

虽然逃不开,但确实可以阶段性逾越生存时间。换句话说,你有方法压缩它。

王潇把生存时间两分:被动生存时间和主动生存时间。在被动生存时间,你因为能力不足,而被他人安排做自己不爱却不得不做之事。这时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应对自己的负面情绪:痛苦、挣扎、压抑、煎熬。反正逃不掉的,不如坦然些。你甚至还可以积极些,努力把被动生存时间转化成主动生存时间。王潇给的转化办法很简单:列清单。列出每天不得不做之事,排好优先级,然后依次攻坚。完成一件,打勾确认;打勾让人专注,打完勾让人爽快。这方法带来强烈的心理暗示:是我在完成,而不是别人在操纵。趁早打完勾,尽快进入其他时间。

与之相对,主动生存时间是自己选择更有挑战难度之事。虽有选择,也还是痛苦。你自告奋勇承担一个项目(原因可以有太多,比如为了奖金),下周要汇报进展,此时脑子空空无从下手,怎么办?王潇说,学运动员。运动员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生存时间(训练)之上,作为一个群体,他们面对生存时间有独到的态度与方法。

假设你的主动生存时间和大多数人一样,是在职场,以下是运动员和你的对比,共五点。:

1.运动员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专业水平。他们知道自己在省内是什么水平,在全国是什么档次,在世界排第几,强项是什么,弱点在哪里。你是否了解自己的职业技能和能力水准?

2.运动员都有教练,带领他们制定训练计划,刻意练习步步提高。教练不一定比运动员更强,但一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强,然后给出方案,陪运动员进步。你有自己的职场导师吗?

3.运动员的训练很艰苦,而且艰苦的训练几乎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他们竭尽全力,不断超越今天的自己。在职场上,很多人则是把自己工作前几年的技能和经验,一口气用了30多年。你是他们之一吗?

4.运动员了解对手,知道自己追逐的目标。他们知道,如果想要逾越主动生存时间,必须通过竞争。你有职场对标者吗?

5.运动员“永远筹备下一次比赛,永远争取下一个赛点”。寻找节点反馈,你又有自己工作节奏的“赛点”吗?

做到上述5点就能更快地走出(一段)主动生存时间,然后进入其他四种时间:赚钱时间,好看时间,好玩时间,心流时间。他们都是“积极”时间,产生正面情绪。

书中对后四种时间还有更进一步富有洞见的结论。王潇还提出花园模型,指出时间的“可折叠”性:比如一个网红up主,完全有可能做到视频拍摄时的生存时间、赚钱时间(书中指积累正向的核心竞争力)、心流时间(真正“活在当下”)三合一。

我读《五种时间》,最大的收获在对生存时间思考的加深。回翻这本书,我想可以用两个词概况它的出发思想:坦然和主动。坦然接受生存时间的永远存在,然后积极面对自己的时间选择。我也喜欢全书的第一句话,“建造花园者,收获果实。”

书中还有很多精彩论断。其中一段话我特别喜欢,原文摘录在最后。如果你也对时间有疑惑,或者苦恨手机已经成了你的主人,那么也推荐你这本书。

“在生存时间之中,当你熬过了大量时间被别人占据或者没有进展、无奈的一天,终于获得了几个小时的自由时,一定不可以做的是——报复性地躺着,不作为,吃东西,刷手机,看剧,任由时间流逝,以为这就是自己一天中重获的自由。你拥有的不是自由,是时间被捆绑后的情绪反弹,是报复性地挥霍时间……当情绪到达低谷时,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马上展开行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五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