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其人
据说,在西方的家庭中必备的两本书,一本书是《圣经》,而另一本则是《莎士比亚全集》。
威廉·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天才戏剧家,诗人;戏剧史上的一座丰碑。他与荷马,但丁,歌德,并称为西方世界的四大诗人。
他的作品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丰富简练,人物个性突出,集中体现了欧洲文艺复兴文学的最高成就,对欧洲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剧本已经被翻译成世界各国几乎所有通用的语言,其作品的地位和影响力,堪与圣经相媲美。
而对于国人来说,特别是文艺青年,莎士比亚以及其伟大的作品是他们心中最好的文化食粮和精神象征,是“文学史上的王者,永不落幕的戏剧”。但对于一般人来说,他们认为戏剧过于高雅,不适合普通人理解和欣赏,因此只闻其名,敬而远之。
威廉·莎士比亚生于英国中部埃文河畔的小镇斯特拉福,父亲是一位杂货商人,后来当过镇长,母亲是一位地主的女儿。莎士比亚在当地的一个文法学校念书,在那里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技巧,还学过拉丁语和希腊语。
在他13岁时父亲破产家道中落,他被迫辍学,提前走上了谋生之路。在其幼年时,常有著名剧团来乡间巡回演出,这培养了他对戏剧的爱好,也许他自幼便立志投身戏剧舞台。1587年,23岁的莎士比亚,跟随巡回演出剧团,离乡赴伦敦寻求发展之路,开始了他戏剧生涯。
他先后在剧院当过马夫杂役,在剧里跑龙套,这些经历使他很快熟悉了剧场内外的各种环境与业务。不久他就正式加入剧团,开始戏剧创作。他先是改编前人的剧本,接着独立创作,他创作的第1个剧本是历史剧《亨利六世》,上演后大获成功。
到1590年底,莎士比亚已经成为伦敦,詹姆斯·波比奇经营的“内务大臣供奉剧团”的演员和剧作家。
后来他成为剧院的股东,随着莎士比亚在伦敦剧坛崭露头角,他开始结交权贵,并赢得骚桑普顿勋爵的眷顾,勋爵成为了他的保护人。借助勋爵的关系,莎士比亚走进了贵族的文化沙龙,使他有机会仔细观察和深入了解上流社会,为他日后的戏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有关莎士比亚的私人生活和历史记录流传下来的很少,在他死后150年开始有人对他提出种种质疑。于是关于他的性取向,宗教信仰,以及他的著作是否出自他人之手等等方面,都有多种传说。
以至于有人认为莎士比亚其实是另有其人,有人说是英国国王伊丽莎白一世,也有人说他是弗朗西斯·培根等等,时至今日这些未解之谜依然让世人引起探讨的兴趣。
莎士比亚的创作
莎士比亚在1590年至1612年的约20年间,共写了37部戏剧,两首叙事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鲁克丽丝受辱记》和154首十四行诗。
在其生前,他的剧作只有几本书出版,此后7年才有戏剧界的朋友收集他的遗作,出版了第一个莎士比亚戏剧集。此外他的朋友,著名戏剧家本·琼斯曾为这部戏剧集题词,称莎士比亚为“时代的灵魂”。
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都取材于旧剧本,小说,编年史和民间传说,但在改写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他继承古代罗马希腊,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造性革新。
另一方面,他观察社会,了解人生,掌握时代的脉搏,塑造出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绘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反映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环境,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性论观点。
一般来说,莎士比亚的思想发展和艺术发展的脉络。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以写作历史剧,喜剧和诗歌为主。第二时期绝大多数作品是悲剧。第三时期是传奇剧。
莎士比亚生活的大时代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了一场科学与艺术的革命,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其本质是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在复兴罗马希腊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行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就是人文主义。虽然至今人们对人文主义的说法不一,但总体来说,人文主义肯定人的崇高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罗马教会所代表的神权的绝对统治,反对禁欲和来世思想。
人文主义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歌颂爱情,倡导个性解放,针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人文主义提倡理性,鼓励人们追求知识,探索自然,研究科学,针对封建等级和封建压迫;人文主义歌颂友谊和个人品德,提倡平等和冒险精神。
总之人文主义反映了新的时代思想,它表现出蓬勃的朝气,满怀信心的乐观精神与巨大的创造力。
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诞生了伟大的诗人,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的戏剧不仅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而且具有精湛的艺术技巧,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具有巨大的审美价值。
莎士比亚的作品是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他从真实生活出发,以非凡的艺术概括力,全面深刻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
他的戏剧仿佛是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也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丑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将莎士比亚推崇为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家,提出戏剧创作应该更加莎士比亚化。
莎士比亚的戏剧情节生动丰富,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在他的剧作中往往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形成多样化的戏剧冲突。比如哈姆雷特中有三条为父亲复仇的情节交织在一起,互相映衬,更突出了哈姆雷特复仇的社会意义。
莎士比亚还非常善于在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安排剧情,冲突的双方在斗争中的地位不断变化,形成波澜起伏且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如哈姆雷特与奸王克劳狄斯一开始互相试探也没有直接交锋。
但由于误杀布洛涅斯,便由主动转为被动,奸王趁机将他遣送出去,并重新控制局势,哈姆雷特粉碎了奸王借刀杀人的计谋,回到丹麦后却又落入另一个阴谋——“友谊比剑”。
莎士比亚也非常善于运用内心独白,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哈姆雷特这样的独白有六处之多,每处都直接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为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最著名的第三幕第1场的那段: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在奋斗中扫清了一切,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其中所有的剧情都是随着人物性格的发展,曲折复杂,扣人心弦。哈姆雷特既是一个脱离群众的封建王子,又是个满怀抱负的人文主义者,而奥赛罗既是忠于爱情的情种,奋勇杀敌的勇士,同时又是一个暴躁的的统帅,杀害无辜的凶手。
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丰富多彩,具有个性化,形象化的特点。
据统计他使用的词汇高达29000个,这远远超过了他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他的人物语言不仅符合人物的性格与身份,而且贴合人物当时所处的特定环境,和人物戏剧动作的相依相衬。
比如哈姆雷特清醒时使用的是典雅的语言,符合王子的身份,而疯狂时使用的是逻辑混乱,晦涩难解的语言,符合疯子特点。
莎士比亚悲剧对中国的影响
戏剧传入中国,对中国戏剧家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著名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作品《雷雨》就借鉴了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的精华。
曹禺通过对“始乱终弃”和“乱伦”等社会现象的思考,挖掘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悲剧,在剧中描写了尖锐的思想冲突和阶级压迫与斗争,描写了新旧交替时期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女性,以及不同的方式对命运所做的抗争和她们走向毁灭的悲剧结局。
曹禺是中国话剧历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人物,继承了文艺先驱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和为人生的艺术主张,同时广泛的借鉴了中国古典戏曲和欧洲近代戏剧,特别是莎士比亚戏剧的精华,把中国的戏剧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如今我们距离莎士比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四百多年,但莎士比亚的戏剧仍然以各种形式在世界各地上演,关于莎士比亚的研究和评论文章更是汗牛充栋。
研究莎士比亚也成为了一门独特的学问,就像我们引以为豪的“红学”一样,成为一门显学。
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真是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传到中国也有相当长的历史,依我看来,最好的译本还是朱生豪先生的译本。他的译笔流畅且文采斐然,生动地还原了莎士比亚笔下的爱恨悲欢,批判了丑陋的人性,深刻地探讨了莎士比亚笔下关于爱情,亲情,友谊,人生等深邃主题。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需要阅读莎士比亚?我会告诉你,戏剧不仅是高雅的艺术,更是对人生进行反观,照亮人心的一面镜子。在阅读剧本或者观看戏剧的过程中,你可以了解时代浓缩下来的,最精华的人生的悲欢离合,爱恨交织,所谓永不衰退的艺术魅力,即是如此。
很高兴与你相遇,更多精彩好文欢迎关注自媒体:无物永驻,多平台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