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求皆苦,无欲则刚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就会痛苦,满足了就会无聊。人生,就像是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这是19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的一句名言,为我们道出了人生本质,这其中哲学思想需要我们细细去品味。

满目疮痍的世界,生活充满着矛盾和痛苦,在叔本华眼中,人生就是一趟痛苦的旅行,没有快乐,没有幸福,一切都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面纱。世界是虚幻的,人生是痛苦的。人身处在这个世界中,就要遭受无尽的痛苦和无尽的磨难。

叔本华认为:人生的本质便是痛苦。在叔本华看来,人之所以要承受痛苦的折磨,因为人的欲望使然。欲望是痛苦的根源。而人又也是千百种欲望的综合体。

欲望是什么,简单说就是“我要怎样怎样”,人的欲望也是与生俱来的,总是不自觉得要采取行要去满足自己的欲望,因为有了欲望,人与人之间便会产生利益的纠纷、尔虞我诈、弱肉强食,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陷入到痛苦的状态。而欲望得到了满足之后呢?是不是就圆满了呢?并不是,这时又会陷入到无聊和疲惫中,一个新的更大的欲望又产生了,于是又投入到一场新的欲望实现之中,只为能填补欲望的匮乏状态。

人总是处在这么一种人生轨迹中,有了欲望便会痛苦,于是努力满足欲望,当欲望得到满足,而后又有新的欲望出现,从而再次陷入到痛苦的过程。

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接一个的欲望,人的渴求是无止境的,而这些欲望实际就是人的意志。叔本华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也论证了世界是个人的意志,世界是假象的,表象底下实际上就是意志在起作用,对世界的认知和科学知识并没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们都只是“从意志自身产生的”一种“辅助工具”,它们都是意志的客观化的结果,世界就是人的意志,意志才是真正的自在之物。而意志的本质是挣扎,他没有目的,没有满足,欲望的暂时满足也立刻导致空虚无聊,导致进一步的欲望和挣扎,欲壑难填。 所以人生的本质也是无休止的欲望。

每次读叔本华时,会有种深深的共鸣,叔本华一生苦苦思索的生命本质和佛家几十年如一日禅修领悟的东西实际是一样的,那就是对“道”的阐述,佛学认为苦难是生命本质,倡导“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欲望与执着才能从苦难中解脱,佛学认为心外无物,世界只有自己,一切都是非实象,起心动念才是一切根源,有求皆苦,无欲则刚。

自古至今人们的欲望无非钱财与功名,可是钱财与功名向来是世人内心的桎梏,看得越重束缚越深,就越难以挣脱。南怀瑾先生说过:“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世上活得通透的人,从来都是宠辱不惊淡泊宁静,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却始终不觉得自己幸福,幸福并不难,难的我们放不下欲望,有了欲望就很难做到知足,孟德斯鸠说过:“如果你仅仅想要幸福这一点也不难,难的是我们总期望比别人幸福。”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要攀比,上好幼儿园,还要上好小学,考好大学,工作了必须得找个好工作,有了票子还想要房子,车子......人的欲望是原罪,欲望让我们产生痛苦,欲望是无限的,而欲望的满足是有限的。

痛苦是人生本质,我们每个人这一生都在经历着各样的磨难和苦痛,在这过程中会经历背叛、欺骗、争夺、攀比、讥讽、人情冷暖、爱恨别离,每个人都逃不出痛苦的轮回。世界是虚幻的,都是我们的意志在支配,只有揭开人生真相,才能对人生有清醒的认识,只有敢于克服人性,才能从痛苦中解脱,只有改变意志珍惜拥有,才能离苦得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求皆苦,无欲则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