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笔记的价值在于可以拿起这个工具,去解决具体的问题

Part 1:商业化

今天和一休聊天,聊到当前视觉化市场。虽然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但是当前还属于比较笼统的状态。很多人会觉得,画笔记就是画画+写字而已,也有很多画笔记的人将自己局限于一个“画匠”。

一休和我说了她的价值观视觉化只是工具,我们不止是画匠。对我们来说,要秉持服务设计的心态,最重要的能力是去发现需求,解决问题。

虽然我之前已经认同过一次一休的价值观了,但是这一次我又被点燃,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画面:我们通过不断的解决客户的具体问题,挖掘客户背后潜在的庞大需求,总结规律,制定标准,一边摸索一边又往前探寻,最后我们可以细分市场,成为细分行业的领路人

以上这些都是属于方向性的东西,非常宏观。而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身上,我们又要怎么去努力呢?

基本方向是不断的积蓄自己冰山下的力量。如果我们以“解决客户问题”为方向,我们就必须让自己有不断赶上市场的能力。也许为了帮助营销的客户推销自己,我们需要有心理学的知识;也许为了多样化满足展示的需求,我们需要有制作视频的能力;也许为了刚好的传达不同行业客户的信息,我们需要有各种跨行业的知识。因此我们要不断的积蓄自己冰山下的力量,提升自己的专业度。

而在当前对我们这一期的学员来说,首要的是学会如何与客户沟通,从而让自己,也让客户,“看见”更多自己的需求。

比如花花的保险经纪人客户的设计名片需求。表面上他只是要一张个人名片,画上新颖的视觉化元素,写一些自我介绍。但是我们深挖下去就会发现,不止如此。我们可以站在两个角度考虑问题:1、客户为什么要设计视觉名片?一定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保险客户。因此与其说是视觉名片设计,不如说是个人品牌设计;2、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到客户的这个名片,会有怎么样的感觉?所以我们就要保证我们的视觉名片可以激发别人对客户的兴趣和专业信任度。这些弄清楚之后,我们才可以明白,我们哪些元素是重要的,哪些元素是可以不要的,看清楚客户的真正需求

比如球球的培训师课程视觉化设计的例子。表面上客户说只要根据她的四个重点知识点,画四张简单的图给学员做课后回顾。但其实球球分析,四张单纯的图是没办法让学员真正可以回顾到全课内容的。当客户不了解视觉化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的听客户的指挥,而是尝试一点点的向客户传达最好的解决方法。我们是为了帮助客户更好的完成这一次培训课,所以可以从上课方法、课间互动、课后练习甚至讲课环境,带领客户挖掘潜在需求

Part 2:社群

因为是第一次以画笔记的身份去混社群,所以尽管在一休老师在最开始的时候就问我们,我们要在这一次社群里实现什么目的,我们也都回答得很笼统模糊。并非不用心,只是不知道

而一次社群经验下来,得出了不少经验教训。按照《时间管理七节课》里的说法,那就是我们不仅做事要有自己的目的,而且还要学会“一箭多雕”,拥有复利思维,一件事就可以实现这些目的。因此在下次混社群前,我们需要提前想好自己需要得到什么,怀揣初心,不动摇不焦虑不被各种营销手段迷惑。然后用最省力的方法实现目的。

而说到收获,最让我惊艳的就是这次共度群的运营模式:出书—共读带动销量—打造流量入口—宣传其他课程——继续出书形成流量循环。就像滚雪球一样,轻轻松松就把雪球越滚越大,最后形成了自己的市场优势和行业壁垒。

第二个比较惊艳的就是画童和花花的模式。不少人慕名花花大作而来,花花疲于应对,因此批量拉群交给画童,画童直接甩出团购画笔记的书籍和课程。这波变现速度简直震惊。

所以,下次在混社群前,我会准备好:

A. 寻找1-3个同行,加微信,分析他们的作品,了解他们对视觉引导的看法

B. 分析社群/商业的运营模式:是怎么样运营的、有什么好处、有哪里可以作为经验教训的

C. 准备好自我推广的工具,包括自我介绍、相关公众号、微信二维码等,并设立加XX个人微信的目标

D. 期间画笔记作品加上个人标签,并且统一风格方便辨认

Part 3:个人

【通感】

今天发现了一休一个很有意思的能力:她能够很简单轻松的就把自己想要传达的意思表达出来,因为她有很强的比喻和形容能力。一休的叫法是:隐喻能力。在画笔记中,被称为转码能力。而我会选择用“通感”来形容这个能力。

举个例子:一休说昨晚的PBL模式,我们通过问题讨论,来实现自我成长。一休说:别看你们的问题是零散的,其实背后我做了很多串联工作。就好像你们的问题是一颗颗的珍珠,而我则是那根把你们串在一起的线。画面感油然而生。

“通感”的意思是,它对万物的感觉是打通的,不管是听觉嗅觉味觉,它就像搜索引擎一样,能记住你对万物的感觉,当你对A产生一种feel,通感能立刻帮你从你的记忆存储里搜到其他你有同样感觉的事物。因此,向内探索,记住自己每一种情绪和感觉,是多么重要

【目录】

昨天一休说我的画有目录感的时候,我以为她在说我抄目录,当时还想解释说我有重组过信息,并没有抄目录。今天早上又回顾了一下,也许她的意思是:我的画看起来很像目录。于是和她探讨了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因为我只列举出了最表面的一些知识点,串在了一起,看起来特别单薄,而且图片无法很好的诠释文字内容,因此像“目录”。

思考了一下,总共有两个优化的方向:1、找到真正重要的知识,画多张图来表现,每一幅图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能够真的向别人传递出知识点。2、我能否把我的“目录图”优化,做成思路梳理图,供别人梳理思路或者回顾的时候用,找到它的可使用价值。但是不管是哪一种,都传达出一个观念:我的这幅画,有什么用?

另外一个和目录有关的有意思的问题,是shirley提出,秋叶大叔有些目录的标题太长了,她画的时候一行画不下怎么办。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们怎么可以直接抄标题呢,肯定是需要自己总结的啊。后来一休的回复又打开了我的思路:如果是作为书籍的周边,从营销角度考虑,直接抄标题写两行也无所谓啊。所以,一件事情没有标准的答案,只有最好的答案,而最关键的在于:你的这幅画,要做什么用

【方法】

昨天问了一个困扰已久的技术问题,结果居然收获六个回答。可见一句老话的正确:方法总比问题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画笔记的价值在于可以拿起这个工具,去解决具体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