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妖心经】151《允许我们不一样》

sk老师的微课,《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论原生家庭的互动交流模式对人的影响》,我分了两次听完。有两句话印象最为深刻。

第一句:生活不止是生存。

第二句:指责是不允许别人说“不”,讨好是不允许自己说“不”。

听到第一句话时,脑子里浮现的是爱人和婆婆的形象。婆婆说:“可不都是为了钱嘛!那是人家有本事。”爱人说:“我们姊妹们,缺的不是努力上进,而是家庭的温情。

人物没有说话,他们只是给了我一个表情,是它们在说话。也许,是我想起了他们曾说过的这些话。

在那一刻,突然对婆婆有了另外一种理解。说是全新的理解,也不尽然,它似乎出现过好几次。

不同的是,这一次,我不再强迫自己,一定要理解她。哪怕,这种角度看起来,是如此地正确和应该。

人,总是得先关怀理解到自己,才能有心力为别人。

说了这么多,我究竟理解到什么呢?我好像看到一个疯狂旋转的陀螺,外面没有鞭子没有风,它自己内部的什么,驱使着它,不断旋转。仿佛一停下来,就会死掉一般。

钱,被赋予了等同于生死的位置。生存,就是所有。没有时间温情,没有机会休闲,没有权利幸福。人,就成了一个存钱罐,还是个露底儿的,没有装满的可能。

如果不拼命努力,就会死啊。不是如今年轻人为了梦想的拼搏,而仅仅就是活命。哪怕,事实早已不是不拼命就会挨冻受饿的局面,孩子们也都过得不错。她还是想驱使他们,更优秀,更出人头地。

记忆重播。她和她的丈夫小时候受的苦,不愿在孩子身上继续。没有地位,没有亲人帮衬,带着不好的成分,有了凄惨的童年。局势变好了,可以靠劳力挣钱,有了钱,就不会受欺负,别人就不会看不起。

第二句。最近越来越发现自己,不能容忍不同与自己的声音了。以往是超级不自信,所以拼命地“解释”,以获得认可。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拿到去做自己的事情的权利。慢慢意识到,为什么跟别人要授权,这分明就是我自己的事情啊。于是,慢慢有了相反的态度:自己的事,不容许别人有任何不同和反对的意见。一定是抗争到底的。

我在由讨好,向指责的进行中啊。幸好还比较有边界,不去指导别人的事情。这点儿清明,才没有一点点成为一个招人烦的人哇。

温和地坚持自己。

有很多事情,只与自己相关,自己知道就好。

我不需要授权,我不需要认可,我不需要讨好,我不需要抗争。

你可能感兴趣的:(【丹妖心经】151《允许我们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