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军老师《人格》学习笔记(2)

            出生(1)

出生印刻:出生过程是人生第一次遇到的重大事件,出生本身以及出生的经历,刚出生时的外在环境,他人对新生儿的态度和反应等,都将在新生儿的心灵上印下深深的印记,这印记将附加在原始印刻之上,我们把这部分被出生过程附加在原始印刻上的印刻称为出身印刻。


  出生激发了死亡原型。出生把我们从伊甸园驱赶出来,这对新生儿来说是一种丧失。这种丧失可能会带来一种非常原发的悲哀感,所以新生儿一出生就哭了!面对这样巨大的丧失,我们终生都有一种下意识的渴望,渴望有一天能回到子宫中生活。我们的这种执着于过去的胎内生活,幻想没有离开子宫或者又重新回到子宫,就激发了死神原型。这个原型有两个看似矛盾的倾向,一个是害怕死亡,另一个是向往死亡。对出生过程(“胎儿之死”)的恐惧回忆,使我们害怕死亡;死亡会让我们离开出生后的人生,让我们感到也许我们会有机会再度回到子宫中的那种生活,这就是向往。简言之:出生如同一次对死亡的经历——由于这个经历,人可能会害怕下一次的死亡;也可能会渴望回到这一次的死亡之前。在前一种情况下,死神原型让我们感到恐惧;在后一种情况下,死神原型是一种回归平静的诱惑。在前一种情况下,人的心理能量执着于现在的生活;在后一种情况下,人的心理能量执着于未出生之前的过去的生活。死神原型在个体心中的不同呈现方式,塑造了我们不同的人生模式。

  出生是无条件的爱的丧失。通常在子宫里,即便环境不够好,胎儿的基本感觉也是安全、恒常和具足的。而且他还是这个安全世界的中心,整个世界都在供养他。而出生之后无论环境多么好,世界也是无常的。在出生之后的世界里,他再也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了,他永远的失去了在胎内的安全、恒常、具足,以及“整个世界都是我自己的感觉”。出生剥夺了一个人最原始的自我中心的感觉,这导致了原始自恋的损伤。在孩子永远的失去了现实子宫之后,他和亲生母亲的那种深刻的心理连接还遗留着,因此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宁愿继续在亲生母亲身边受苦,也不愿意离开亲生母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即使在亲生母亲身边的生活有痛苦,至少这个痛苦是他所习惯的,也是他从一有生命开始就忍受着并且忍受过很久了的。而改变习惯就像是要离开熟悉的子宫来到陌生的世界上一样不安全。因此,再完美的养母都无法成为新生儿的失去的另一部分自己,无法使得新生儿重新获得自我完整感。无论养母的条件有多好,离开亲生母亲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剥离和丧失。因为胎内的环境对胎儿来说就是世界,是无条件的,离开这个无条件的痛苦,可以抵消其他方面很多条件的改善。因此在人类的集体潜意识中,母亲原型被赋予了无条件的包容,无条件的爱和无条件孕育的基本特质,而这些基本特质就是所有人类心中关于好母亲的共同感受。

  我与世界的关系的早期基本印刻。随着出生过程的开始,伴随着剧烈的宫缩,我们原来一直恒常稳定的世界,突然之间变得地动山摇,我们的第一个情绪反应是震惊,于是在以后的人生中,每一次面对类似于出生情景的突如其来的丧失,我们的第一情绪反应都是震惊。剧烈的宫缩过后,我们的身体就开始被产道毫不留情地挤压、排斥,我们的身体感到痛苦却无力为能,这让我们感到悲哀、愤怒和恐惧——这就是人类最基本的三种消极情绪悲哀、愤怒和恐惧的来源。接着我们被卡在产道中继续承受痛苦,承受自己想要控制环境,却发现自己无能为力的挫败感——于是人类最早的挫败感就产生了。之后我们终于被分娩出了母体,那一刹那,环境的压迫、排挤和我们的挫败感戛然而止,而被我们身体一瞬间滑落的失重感而取代那一刻我们本能的出现了恐惧——仿佛要失掉生命的强烈恐惧,以及一瞬间的没着没落、无处安放自己的悬空感,这两种感受,在以后的个体生命经验中就构成了焦虑的核心感受。紧接着我们被一双温暖的大手接住的时候,我们有了瞬间的焦虑被缓解的快乐感。先前的那种强烈的痛苦被骤然减轻之后的轻松感。接下来,面对这个新的冰冷的、刺眼的、嘈杂的环境,除了对我无能的再次确认, 并产生了随之而来的被抛弃感。对于这个新的环境,我不甘心也无济于事,我对一切都无能为力,这个世界比我更强大,它可以让我痛苦,而我却必须要依赖它,这让我开始感受到一种从未体验过的自我劣等感,并最终成为每个人心底隐秘的自卑情结。伴随着这次出生的全新经历,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被激发的这些人类最基本的情绪,接着我感到孤独,开始对环境不信任,有不安全感和自我存在感有关的焦虑情绪,出生这个事件还无可避免地带来了原始自恋损伤。出生,把原来的“好我好世界”变成了“坏我坏世界”。这个被出生经验所印刻的信念,会经由我们出生后的挫折经验不断的得到验证和强化。


 

/

你可能感兴趣的:(朱建军老师《人格》学习笔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