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焦虑是怎么来的?

孩子刚出生,什么都不懂,就知道睡了吃吃了睡,穿插时间拉屎拉尿,只能是你看着他傻乐,他对你没啥反应。

今天大便否?大便干否?稀否?尿否?睡的时间够否?饿了否?7*24小时的高度警惕待命,操碎了心。

等到慢慢长大,会笑,会抓,会坐,会爬,会站,会走……小家伙带来的就愈发的多起来了,欢乐多了,操心依旧。辅食吃好了否?过敏否?便秘否?

有时候感冒了,时刻牵挂有好转吗?烧退了吗?精神状态好吗?终于长到了一天,他会说话了!他说,我饿了,他说,我热,他说,我不舒服……激动的泪水流下来了,他还以为你难过了,委屈的捧着你的脸问你怎么了,那心里的幸福与得意,难以自持。

终于,有一天,有人问了句话,准备送他去哪儿上学啊?闷头一棍。做父母的,总想给孩子最好的(哪怕榨干自己)。

受教育是公平的,也是不公平的。抛开进入教育机构受教育本身这件事的成本,相对于我们来说,更大的难度是这个城市的户口(出生)+房子(钱)。这都不是三五十万能解决的问题了,成千上百万都可能不能解决户口的问题,谁叫我们,不是土生土长,不是高精尖人才。这一下好似自己就把孩子给“坑”了。

每到幼升小的升学月,各种牛娃新闻霸占网络头条,四五岁的大班幼儿园的孩子,各个身怀绝技,看得我感觉比我们这些个上了十几年学的“土老帽儿”都不知道高了多少个level,高技能的琴棋书画播音主持什么的都只是标配了,编程高数英文原著样样精通,我一页都能描述完自己的简历,四五岁的牛娃们,得十几页演讲ppt,估计再讲个三十分钟不在话下;还有三个月就会说话,一岁半就能背诵《弟子规》的,回头想想,我眼里的小可爱,一岁半说的话怕是只能自己家人能听懂,我还屁颠儿屁颠儿乐的不行。自己不够牛,我怎么要求娃牛?

本来已经学会了淡然的接受自己的资质平平毫无天分的人生,无奈这居然还拖了娃的后腿!怎么能不羞愧啊。网络畅通的时代,当了父母的,神经就时刻被撩拨着。

当一波波的牛娃霸占热点新闻的时候,慨叹于自己的“低资质”,影响了孩子,要怎么样才能尽量的培养他,让“后天的努力”将“先天的落后”的影响减少到最低;当疫苗事故再次被重提的时候,看到《疫苗之殇》的短视频,胆战心惊的纠结要打还是不打?必打(不打不能上学的)的就关闭纠结的门,非必打(不打不影响上学)的,就开始摇摆不定,折磨内心。不打,折磨,打了,也要被担惊受怕一阵的观察一阵时间,完好无损,才能大口喘气;当看到幼儿重病的新闻,泪眼婆娑,只求孩子健康成长;当有孩子拐骗丢失的新闻,又恨不得孩子7*24小时的在自己的眼皮子低下活动,完全不能想象哪些家庭,是否还能称之为“家”。

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最终是那些花儿一样的孩子们的,每一个孩子都会成长,年少,青春,年富力强,最终慢慢老去。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于孩子的关注,无论是个体家庭还是社会,都远远高于对类比夕阳的老年群体,虽然他们也曾是孩子,也曾青春年少,也曾努力的为社会为家庭做出贡献,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相对于做家长的,那年少的生命,他们的未来的充满的极大的未知,所以永远都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家庭里的希望,生的希望,所以,任何的风吹草动无法避免的会引起全家最大的焦虑。

你可能感兴趣的:(育儿焦虑是怎么来的?)